金陵小学六年级数学活动导学单
《观察的范围》
班级: 姓名: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借助画图、操作等多样化的互动,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会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学习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学习难点】
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知识链接 自主预习】
1、品读唐代著名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课件出示古诗,学生齐读)
2、思考: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需要“更上一层楼”呢?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活动一:做一做。
1、学生游戏:翻开数学课本立在桌面上,请将你的一支笔放到数学书的后面,请你坐直。你能看见这支笔吗?为什么?
2、不准移动你的数学书,不准移动你的笔,也不准变换自己的位置,你能想办法看见这支笔吗?为什么你用这个办法就能看见了呢?
活动二:画一画。
1、创设情境: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在墙外的树上向里张望。(课件出示课本第34页情境图一)
2、猜一猜:小猴爬到A,B,C三点哪一点看见的桃子最多?
3、教师鼓励学生先想象,然后实际动手画出草图,确定观察的范围。
(1)学生先想象小猴在A处时,看到哪些。地上的桃子都能看见吗?有没有办法确定小猴在A处时,到底能看到哪些桃子?
(2)学生通过画图确定小猴在A处时观察的范围,再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画法和想法。
(3)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方式独立确定小猴爬到B处和C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和C′,确定观察的范围,然后全班展示交流。
4、思考:为什么要把这样3点连起来?这条线怎么就和观察范围有关系了?
5、比一比:小猴爬到A,B,C三处时,在哪一处看到的桃子最多?
我的发现:小猴爬得越高,看见的桃子越( ),看到的范围就越( )。这说明,
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的范围也在变化。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 );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 )。
活动三:想一想。
1、创设情境: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课件出示课本第34页情境图二)
2、客车行驶到位置①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呢?你是如何确定的?
3、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建筑物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
4、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活动四: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观察范围的现象?与同伴说一说。
先分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应让学生用各自的方式说明其中的道理。
【自主测评 巩固提高】
1、小明站在阳台前眺望,这时小刚走出楼门(如图)。
(1)站在阳台上的小明能看见小刚吗?
(2)小刚走到什么位置时,小明才能看到他?请你在
图上标出来。
2、如图,在房顶的E处装有一台监控器,房子
前面有围墙,请画出监控器监控不到的区域。
3、如右图所示,乐乐站在墙前不动,小明站在
墙后,小明不想让乐乐看见,请画出小明活动的区域。
4、晚上,当你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会逐渐变( ),
当你远离路灯时,你的影子会逐渐变( )。
5、晴朗的日子里,从太阳出来到中午,树的影子越来越( )。
6、人越来越远离窗子时,看到的窗外的范围(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总结归纳 评价反思】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