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6.2 笔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6.2 笔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1 11:4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掌握了除法计算的笔算方法和基本的试商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用观察、归纳、迁移、类推、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知识的认知体验,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中迁移...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1.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
2.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准确书写商的位置。
四、教学难点
明确算理,准确计算。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看题直接说出得数。
1.抢答:80÷20= 60÷30= 240÷30= 350÷50=
2.估算:93÷30≈ 143÷70≈ 
师:细心的同学,发现它与前面的抢答题有什么不同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把两位数看做比较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143≈140,140÷70=2所以143÷70≈2)
(二)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真棒,快速而准确的答出了这么多题,你们想变得更聪明吗?想!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日”到了,我们去阅览室看看吧!
1.92÷30
(1)a(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获取的相关数学信息。
b出示例1(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指名让学生读题。
c引导学生列式92÷30,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就是看看92里面有几个30)
d放手学生:你能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与同位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寻找不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用之前学的知识,很快地说出结果。
(想乘法做除法 92÷30=3……2 30×3=90 90+2=92
估算 92≈90 90÷30=3 92÷30≈3
摆小棒 请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 理解算理 )
e引导学生交流,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竖式计算,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a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竖式计算92÷30,请一名学生板演。
B(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商是几?商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学生交流。
师:为什么商3?  
生1:刚才用小棒摆过了,分了3份,就是3个1,所以商3.  
生2:估算92≈90,92÷30≈3。  
师:刚好除完吗?  
生1:有余数,余数是2。  
生2:余下2本,不能再分给1个班了。  
生3: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了。 
师:商为什么写在个位?  
(生1:92里有3个30,而不是30个30,所以要写在个位。  
生2: 92里面1个30都没有,要多看一位,92里才有30。  
生3: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来除。  
生4:做除法要从高位除起,一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小,商1都不够,所以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总结:像这样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把商写在个位上。
2.140÷30
师:我们已经分完了连环画,再来分分故事书吧!
a出示例1(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列式140÷30
b谁能先估一估能分给几个班?(学生估算:30×( )=140 5个班需要150本,140本不够分。)
c (教师事先发给学生方格图)请同学们拿出手中方格图, 140个格就代表140本书,用红笔圈一圈,实际分分,验证一下。(理解算理)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图:140个方格,提问学生每30个方格为一份,能分出几份?能分4份,还剩下20个方格。也就说明140里面有4个30,所以,在个位上)
d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教师板书
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所以被除数要先看前两位。(拿出一张纸片,先遮住被除数的个位,让学生比较与除数30的大小)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14除以30不够商一)那怎么办?(看前三位)
教师把纸拿开,140除以30要商几?(商4)为什么商4,商5行吗?(①引导学生看方格图,分了4份,余下的20个格不够30个格一份了。商5不行。②30×4=120,120最接近140。 30×5=150,150比被除数140大。)
商要写在十位还是个位呢?(个位。分了4份,就是4个1。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120和20怎么来的?(30×4=120,还剩20)
总结: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时,要看前三位,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3.整理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92÷30与140÷30的竖式,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异: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同:除数都是整十数 )
讨论交流除数都是整十数时(课件出示)
a应该从哪里除起?
b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c商要写在那个数位上?
讨论后总结:
a从高位除起
b看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
c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4.巩固练习
a好,我们就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来计算。
交流订正,(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说一说第一题和第四题的计算过程。
b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基础上教学的。因为这是一节计算课,它本身就比较枯燥,而理解算理,正确计算又是它的重点,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兴趣。因此我利用李咏主持的“非常6+1”节目创设笔算除法“非常6+1”这样一个大的教学情境,以此为突破口调起学生胃口,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从整节课来看,这个情境创设还比较有效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问题与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复习口算除法,归纳复习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打好了基础,也为引导学生提炼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在新课的学习中我始终围绕“如何试商?商应该写在那个位上?为什么?”这一中心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用估算的方法思考可以分给几个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竖式探讨商究竟应该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师生共同分析,通过教师点拨,达到用笔算验证估算,体现出估算、口算、笔算之间的紧密联系,达到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儿歌的形式加深理解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