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6.2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6.2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案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1 11:5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数学上册四年级第六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并能够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探究活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类推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复习旧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下面我们来进行一组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口算
60÷20 90÷30 240÷40 180÷60 450÷90 240÷80 400÷50 630÷70 40÷20 320÷80
估算
师:看来同学们的口算除法掌握得挺扎实的,下面我们来进行一组估算练习
62÷20 184÷30 240÷37 420÷62 210÷39 93÷30 143÷20 632÷70 363÷40 103÷20
( )里最大能填几?
20×( )<81 50×( )<180 40×( )<98 30×( )<96 70×( )<412 60×( )<488
[设计意图:复习刚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可以为后面学习试商打下基础。]
揭示课题
师:看来,孩子们的口算掌握得挺扎实的。
(三)创设情境
师:我们学校12届读书节到了,等新舞台修建好后,还要进行经典诵读比赛呢,图书室的帅老师想把92本连环画分给一年级的小同学,,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课件出示: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怎样列式?(92÷30=)
师:这里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其实就是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
[本环节复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新试商做了铺垫。教师创设的读书节的情境是学生很熟悉的,这样引入新课,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自主探究,明白算理
(一)教学例1
自主尝试
用估算解决
师:同学们能估计一下,这些书大约能分给几个班吗?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并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
(2)用口算解决:92里面有3个30,所以92÷30=3个班还余2本。
(3)借直观展示
师:老师这有92根小棒,用92根小棒表示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谁能来动手画一画,表示出分给几个班?
(4)用竖式计算
师:这个问题,除了用口算和估算解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下面啊,就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来计算这道题,注意边算边想,刚才我们口算出来的3个班,3应该写在哪一位上?
汇报展示
让学生汇报是如何试商的,教师加以指导。
引导学生明白:92里面有3个30,所以商3,写在个位上。
[设计意图:在自主尝试这一环节,无论是引导学生进行估算,还是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图直观展示结果,都是为了学生能对商中3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学生不断加深对算理的认识,为知识的迁移夯实基础。]
数形结合
师:谁能结合小棒图,说一说为什么把3写在个位呢?
引导学生数形结合阐述算理。
[设计意图:通过将竖式计算过程与小棒图对应起来汇报,为学生说明算法、讲明算理提供直观支持,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你们觉得他哪些关键地方表述得好?你还有问题要问×××同学吗? 师:好了,刚才同学们都认真动脑筋做了这道题,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是怎么做的?来,你给大家讲讲?
师:其他同学看看你写的竖式和他一样吗?哪儿不一样?把你的拿过来给大家看看,那3应该写在十位呢,还是个位呢? ?师:刚才把3写在十位的同学,现在你认为3应该写在哪位了,错了的同学赶快该一下。
师:老师还要感谢这位同学,他能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给同学们说出来,而且还积极地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改了这道题,我们是不是应该送给他点掌声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老师来板书(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商3应该写在个位上。
放手尝试
(1)师:这样的题目你会做了吗?我们一起来试试课本73页,做一做(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师:图书室的帅老师还想把178本故事书发给我们四年级的同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出示问题:178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课件出示)
?指名读题,列式178÷30=
?这道题你会算吗?尝试计算,板演
?学生说算理,生生互动。
“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例2的探索,让学生独立经历“发现-尝试-验证-表达-质证”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与兴趣。]
练习应用,加深理解
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61 20×( )<84 40×( )<270
60×( )<378 70×( )<270 80×( )<330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75页第8题)
3.我会算
420÷60= 102÷30= 380÷70= 364÷90=
要运走48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590吨呢?(74页第7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50=6……34 440÷( )=6……20
( )÷40=5……28 500÷( )=7……10
6想一想,填一填
□=△+△+△
△+□=80
○=600÷△
△=( ) ○=( ) □=( )
[设计意图: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的技能,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和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练习的设计,难易适中,第1、2、3题是基础题,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第3题是思维训练提高题,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注意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梳理结构,概况提升
引导学生走上讲台梳理结构,建构体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用比较精炼的语言概括梳理出来,不但培养了学生梳理概括能力,更实现了学生学习方法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