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同步练习(3份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同步练习(3份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23 09:00:44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2.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辙骤然哄去。”这说明(  )
A.文字狱造成文化界百花凋零????????????????B.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
C.琴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D.北京百姓艺术欣赏品位较低
3.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  )
A.抑制民间商业活动????????????????????????????????B.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D.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4.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限于农业水利工程、时令、气象科技等,其他如机械、纺织、印刷等也有所发展,但都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长期处于正统地位
B.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与社会的和谐
C.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二、材料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
具体
科学
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农学(含博物学、本草学)
地理
制图学
化学和
炼丹术
物理学
工程水利、
冶金等
人数
56
36
62
35
33
6
12
45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重点表达了宋代科技文化发达的现实,而这一现象不是科技推动的结果,故A项错误;“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可得出国家政策对科技发展影响大,故B项正确;“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主旨在于强调国家的政策对科技文化发展的作用,故C项错误;“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强调政策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而没有说明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A项表述与题目中“好为秦声、罗、弋,厌听吴骚”不相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所好为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辙骤然哄去”得出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不足以表达“闻歌昆曲辙骤然哄去”,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秦声、罗、弋”“昆曲”均是中国优秀的艺术作品,故D项错误。
【答案】D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东川节度使禁止私人印刷日历的原因是因为司天台还未奏颁新历,地方印历就已出现,损害了中央权威,并不是为了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是对民间私人印刷日历的限制,无关对藩镇割据势力的打击,故B项错误;材料中东川节度使禁止私人印刷日历的原因是从中央权威出发,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故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答案】D
【解析】儒学教育培养科举人才,阻碍古代科技人才的发展,影响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关系,轻视对自然的探索,影响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科技交流,影响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缺乏经济动力,是其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5.【答案】示例1:
观点: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学、数学、地理制图学、T程水力及农学的研究。(3分,言之成理即可)
论述:中国占代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国古代科技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天文学在古代深受统治者重视,一方面出于统治者政治需要,另一方面为农业生产服务;要制定精确的历法,需精于计算,数学亦伴随天文学发达起来;中国幅员辽阔,政府为有效管理国家,历来注意掌握地方的疆域沿革、山川形势等情形,导致了地理学的兴盛;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决定了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从而导致对农学及水利丁程的重视。(9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观点:中国古代科学家学科分布不均衡。(3分,言之成理即可)
论述:中国古代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工程和农学方面的发展较为突出,在物理、化学方面相对薄弱。中国古代具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导致科学技术研究倾向实用,缺乏抽象推理的研究。(9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论证题,首先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从表格中提炼出中国古代科学家在科学技术成就及其特点方面提炼观点,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材料中提炼关于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构成特点提炼观点,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基础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各项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有(  )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了民族融合的加强????????????????????????B.丝绸之路推动了文化传播
C.反映了盛唐文化的包容性????????????????????D.外来文化冲击了汉文化的主体地位
3.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下列有关唐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出现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法 ②商人受鄙视的情形开始转变
③出现能合乐歌唱的“曲子词” ④制瓷业已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
4.下列古代四大发明中,便于远洋航行的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5.2017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被称为“中国火药王”。古代“火药”(  )
A.源自于道土炼丹的发现????????????????????????B.宋元时期开始用于军事
C.推动欧洲“地理大发现”????????????????????D.由西方殖民者传遍世界
6.四大发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图5直接相关的发明是(  )?
/?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
7.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药物学巨著是(  )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D.《本草纲目》
8.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是一个承袭和改进的过程。下列项中跟元代王祯无关的是(  )
A.《农书》中绘制水排鼓风冶铁图??????????B.发明辖轮排字盘
C.采用铜活字印制《旌德县志》????????????D.创制木活字印刷技术
9.王祯(1271—1368)是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下列发明成就属于他的是(  )
①发明水排 ②创制木活字 ③发明转轮排字盘 ④改进风力水车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10.史料记载唐代四川的益州“始有墨版。后唐方镂《九经》”此处的“墨版”(  )
A.采用活字排版????????????????????????????????????????B.由波斯传至欧洲
C.发明者是王祯????????????????????????????????????????D.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1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灿烂辉煌,下列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B.《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C.《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理论数学著作
D.《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著作
12.弗朗西斯·培根对古代中国的一些发明创造推崇备至,认为其中的三种分别在文学、战争和航海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航海上”的发明当指(  )
A.指南针????????????????B.运河开凿?????????????C.俞大娘航船????????D.海上丝绸之路
1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
A.《抱朴子》??????????B.《武经总要》???????C.《萍洲可谈》??????D.《梦溪笔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医学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而宋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还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宋朝编辑出版了大量医药书籍,传播医药文化。仁宗时,两次集中校刊医书。1026年编辑出版了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并在汴京刻石。978年,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一百卷,按1792种症状,收集16834份处方,分1670门类编排,在992年和1088年先后出版。太宗雍熙年间,贾黄中等人编辑《神医普救方》达一千卷之多。徽宗时,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二百卷,收录药方二万多个,已雕板而不及付印,北宋亡。全军占领汴京时取走书板,后在金、元刊刻。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金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3)我们应如何认识宋金时期的医学?(5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6分)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曲辕犁是唐代时期发明的,因而不能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促进作用,故①错误;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修建,能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②正确;翻车是曹魏出现的,能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③正确;《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出现的,能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解析】材料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反映出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加强,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丝绸之路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传入中原地区,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少数民族文化出现在唐诗和唐三彩中,反映了盛唐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但没有体现出冲击汉文化的主体地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
【解析】转轮排字盘法是西汉元朝时期,故①错误,符合题意;商人受鄙视的情形开始转变是在宋代,故②错误,符合题意;出现能合乐歌唱的“曲子词”是在唐代,故③正确,不符合题意;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故④正确,不符合题意;选择C项符合题意。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解析】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绘制水排鼓风冶铁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元代王祯成功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元代王祯用木活字、转轮排字盘试印6万余字的《旌德县志》,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D
【解析】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故①错误;王祯创制了木活字,故②正确;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故③正确;明清时期才出现风力水车,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始有墨版”,推断它是唐代雕版印刷术,而非活字排版,故A项错误;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故B项正确;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与雕版印刷术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故D项错误。
【答案】D
【解析】《石氏星表》是由《石氏星经》发展来的,其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星表,而不是世界,故A项错误;《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故B项错误;《九章算术》是应用数学著作而不是理论数学著作,故C项错误;《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著作,故D项正确。
【答案】A
【解析】指南针在开辟新航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系加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故A项正确;运河开凿属于内河航运,故B项错误;唐代商船中有所谓的“俞大娘航船”,其航船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每年往返一次,获利可观,据此可知俞大娘航船只是在中国沿海航行,故C项错误;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故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抱朴子》东晋葛洪所撰,指南鱼是北宋发明的,故A项错误;《武经总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同时介绍了指南鱼和火药配方,故B项正确;《萍洲可谈》是中国宋代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等的笔记体著作,没有记载火药配方,故C项错误;《梦溪笔谈》中没有介绍指南鱼,故D项错误。
14.【答案】(1)特点:注重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官府设立医药卫生等机构推动医学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医学著作和众多的医学流派;重视实践和临床经验;某些领域成就较为突出。(12分,答出四点即可)
(2)原因:科技进步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府对医药事业的管理和重视;民族融合促进医药知识在全国推广;医学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8分)
(3)认识:宋金时期的医学发展为当时人们就医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灿烂辉煌的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5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宋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得出注重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根据材料一中“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得出官府的推动,根据材料一中“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得出在医学著作,医学流派方面成就显著,根据材料一中“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得出在某些领域成就突出。
(2)根据材料二中“宋朝编辑出版了大量医药书籍,传播医药文化。仁宗时,两次集中校刊医书。1026年编辑出版了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并在汴京刻石”得出政府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大量医学书籍的刊印,主要得益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根据材料二中“978年,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一百卷,按1792种症状,收集16834份处方,分1670门类编排,……贾黄中等人编辑《神医普救方》达一千卷之多。徽宗时,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二百卷,收录药方二万多个”得出医学家的个人的努力,根据材料二中“……全军占领汴京时取走书板,后在金、元刊刻”得出民族融合。
(3)主要从医学发展有助于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人们就医水平的改善和有利于推动古代科技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
15.【答案】(1)作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4分)
关系: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2分)
(2)理论来源: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2分)
新发展:创立温病学说。(2分)
实践效果: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2分)
(3)相互作用: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4分)
【解析】(1)第一小问作用,从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可知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是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第二小问关系,从材料一“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可知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是二者是呈正比关系。
(2)第一小问来源,从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可知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从材料二“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可知明清时期的新发展是创立温病学说;第三小问效果,从材料二“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可知实践效果是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
(3)结合材料内容,运用辩证分析的史学理论,归纳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B.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
C.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
2.汉朝虽已发明了造纸术,但两汉官方书写的材料主要还是简帛,直到东晋末年,官方才明确下令用纸代简。官方书写材料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东晋末年(  )
A.简帛退出了书写领域????????????????????????????B.造纸技术的不断进步
C.书写原料来源的广泛????????????????????????????D.实现了书写材料革命
3.《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出。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现此可知(  )
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唐化四川地区印刷术最发达????????????????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4.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5.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砲,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
C.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D.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6.宋代出版中心散及全国四面八方,形成官刻坊刻及私刻的印刷局面,印刷品内容也扩展到儒释道及诸子百家所有领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宋代(  )
A.活字印刷术得到普及????????????????????????????B.印刷术的进步和推广
C.《农政全书》的畅销??????????????????????????????D.市民文化的广泛传播
7.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创造等……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的“祖传秘方”。据材料可知(  )
A.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不能继承财产????????B.古代政府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C.民间知识产权主要靠家族内保护????????D.我国古代科技应用不够广泛
8.下图所示技术装置的发明者,还发明了(  )?
/
A.雕版印刷技术????????????????????????????????????????B.胶泥活字印刷技术
C.木活字印刷技术????????????????????????????????????D.铜活字印刷技术
9.医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被称为“仁术”;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故有“十儒九医”之说;范仲淹也曾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古代科技具有强烈实用性????????????????????B.科技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
C.古代医学受西方科技影响????????????????????D.古代知识分子学识较广泛
二、材料题
10.版权保护历来被认为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舶来品,其实我国是版权保护发源地,春秋时期就产生了朦胧的版权保护思想,至宋代已经出现了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的声明。(15分)
材料一 宋代中国社会私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引起了人们私有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南宋中期,四川眉州人王称在他所写的《东都事略》130卷中反映了版权保护思想。其牌记曰:“眉山程舍人(当时著名的刻书家)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对于翻版者要“追版劈毁,断罪施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文字。
——改编自冯翠银《中国古代版权保护历史演进》
材料二 1903年“版权”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光绪皇帝仍以敕令的形式保护《九通分类·总纂》的印刷专有权,而不及于所有的印刷出版物。正如清末叶德辉所言:“可见时一二私家刻书,陈乞地方有司禁约书坊翻板,并非载在令甲(法律),人人之所必遵”。版权观念虽已存在,但并未为人们普遍地认可、接受。叶德辉便认为“此等括帖之书,本无关于功令。当时干人门下,不过意图垄断渔利,假官牒文字遂其罔利之私。”中国版权观念虽然产生久远,但直到1910清政府才在日本人的协助下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但它比西方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晚了二百余年。
——改编自柳励和《中国古代版权保护略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版权意识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到清末版权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7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失传、《天工开物》未广泛推广,主要是由古代是自然经济决定的,故A项正确;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是其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也是其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是经济未发生质变的表现之一,故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纸地位日益重要,不能反映简帛退出了书写领域,故A项错误;因为造纸技术的进步,使纸张使用更加广泛,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书写原料来源更广泛,故C项错误;纸的使用更加广泛,不能叫“革命”,故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材料仅涉及印书,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北宋时活字印刷术出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印刷术的出现带来经籍的广泛流传,没有受战乱的影响绝迹,可知是印刷术带来了文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从材料“遂以为始于蜀出”,不能得出四川印刷术最发达,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印刷术,与造纸术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材料叙述了不同学者对《夏小正》内容和成书时间的认识,并未强调争论过大,故A项错误;由材料“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可知不同的研究视角会影响历史认识,故B项正确;《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故C项错误;历史认识和年代久远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不能推断出火药的广泛应用,因此不能说明当时进入热兵器时代,故A项错误;由材料不能推断出,南宋之前火药技术是否已经用于军事战争,没有体现出“开始”,故B项错误;由材料不能推断出该火炮是否来自西方,故C项错误;材料“忽放一霹雳砲”,导致“金军大败”,说明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故D项正确。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宋代印刷业的发展,但不一定是活字印刷术的影响,故A项错误;宋代印刷业的发展,体现出印刷术的进步和推广,故B项正确;C项出现在明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D项是这一现象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财产继承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政府对知识产权相关保护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创造等……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的‘祖传秘方’”可知,家族内的宗法保护是古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措施,故C项正确;材料中同样没有对古代科技应用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8.【答案】A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牵涉的是中国古代医术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西方科技,故C项错误;D项表述太过宽泛,并未表述到“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故有‘十儒九医’之说”,故D项错误。
10.【答案】(1)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宋朝重文,教育和科举考试向社会下层发展。(8分)
(2)特点:以禁令形式保护版权,立法滞后;国人没有形成普遍的版权保护意识。(3分)
原因:专制统治下法制意识淡泊;商品经济不发达;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任答两点4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宋代中国社会私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得出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一“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文字”得出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结合所学宋代的时代背景,得出宋朝重文,教育和科举考试向社会下层发展。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1903年‘版权’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版权观念虽已存在,但并未为人们普遍地认可、接受”得出以禁令形式保护版权,立法滞后;国人没有形成普遍的版权保护意识。第二小问原因,回答的角度是政治、经济、文化,这个问题转化成什么因素阻碍了宋到清末版权发展,得出专制统治下法制意识淡泊;商品经济不发达;儒家思想重义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