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21 11: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政权
时间
地点
纪年
其他
意义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政权
时间
首都
纪年
其他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1月1日
南京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民国 公元


+1911
—1911
2018年是民国几年?
民国38年是公元几年?
年号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

民国107年
公元1949年
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
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末代皇帝·溥仪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退位优待
尊位不废,仍以君主之礼相待,岁用400万两白银由民国拨款,暂居皇宫,侍卫人等,照常留用,唯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大清皇帝原有之私产受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
文前此所云于清帝退位时,即辞临时大总统之职者,以袁世凯断绝清政府一切关系,而为中华民国之国民,斯时乃可举袁为总统也。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2月15日
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
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等奏派袁世凯扩练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渐为清廷所倚重。
武昌起义爆发后,被清政府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率北洋军镇压革命,革命党节节败退,武汉三镇被攻下两镇。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

英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利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它担心公开站在清政府方面与革命军为敌,势必有丧失它的巨大利益的危险。……帝国主义国家都决定采取在“中立”的幌子下加紧扶植袁世凯,胁迫革命方面向袁世凯妥协的办?法,利用袁世凯取代清王朝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近代史》李侃、李时岳著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合作探究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原因?
(1)外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事政治大权

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2)内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
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民主共和是历史的潮流,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实行假共和真专制。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孙中山的政治局限性。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孙中山通过哪些措施来约束袁世凯?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新总统到南京宣誓就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暗地里指示亲信部队在北京制造“兵变”,纵火抢劫,造成混乱。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内容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
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逼清帝退位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