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朝花夕拾
一、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二、主要内容
作品名称 主要内容
《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调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文章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闷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虑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父亲的病》 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人命的实质。
《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谦、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三、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 性格特征及典型事例
藤野先生 性格:正直、热情、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事例:①添改讲义;②纠正解剖图;③关心解剖实习;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范爱农 性格:(1)外表冷漠,以白眼看人,冷静理智的背后是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决绝态度。事例:徐锡麟事件、同乡会争执。
性格:(2)内心热情,对师友、对知己有极深的感情,对改造社会,为天下苍生谋福利有极大热情。事例:①酒楼里叙旧;②范爱农之死。
长妈妈 性格:粗俗、迷信、守旧,但却善良、热心、忠厚、真诚。
事例:有切切察察的毛病;睡相不好,在床上摆一个“大”字;讲令人烦恼的规矩;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
寿镜吾 性格: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思想却开明。
事例:学生行礼,他在一旁和蔼地答礼;备有一条戒尺,定有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很是可爱。
四、艺术特色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的生动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擅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宇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朝花夕拾》练习
一、 填空
1.鲁迅原名 ,字 , 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和 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集,共 篇,是一部蕴含着 和 的作品。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 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 、 、 等孝道故事,揭示了 。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这个学堂四天教授 ,一天教授 ,因为感到“不合适”和“ ”,他随后又考入了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 ,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 》。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 ,父亲却要我 ,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 ,含蓄地批判了 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 ,黑无常又叫 ,人们喜爱的是 。
7.鲁迅在《 》一文中讲述了在 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回国后,他将 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二是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 。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 ,她的形象出现在《 》和《 》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 ,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 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是 。
10.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二、单项选择题
1.《藤野先生》中作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想拯救国民的精神 D.生活条件太差
2.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4.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5.下列事物中,哪一样不是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 ( )
A. 败鼓皮丸 B.一对原配的蟋蟀 C. 平地木 D.经霜三年的甘蔗
6.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 )被我们起了个“肚子疼”的绰号。
A.衍太太 B. 我母亲 C. 阿长 D. 沈四太太
三、简答
1.《藤野先生》中记叙了我和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情?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2. “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在《阿长和<山海经>》一文中,我对她的感情发生过哪些变化?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答案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 豫才 ,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和 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 温馨的回忆 和 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 妨害白话文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躲避流言和中伤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英文,一天教授中文,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 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着五猖会,父亲却要我 走的时候背《鉴略 》 ,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 无知 ,含蓄地批判了 封建教育制度 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 活无常 ,黑无常又叫 死无常 ,人们喜爱的是 白无常 。
7.鲁迅在《 藤野先生 》一文中讲述了在 日本仙台 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弃医从文 ,回国后,他将 先生的照片 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百草园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无常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收集图书 ,二是 苗绣像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二十四孝图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山海经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长辈馈赠 、 阿长买的 。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 衍太太 ,她的形象出现在《 父亲的病 》和《 琐记 》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 ,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 和蔼 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虚伪自私 。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是 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
10.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二、1. C 2. C3. D 4. C 5. D 6. D
三、1.修订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中国女人裹足的情况。
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2.我”平时叫保姆长妈妈“阿妈”。在“憎恶她的时候” 叫她“阿长”
我起初“实在不大佩服她”,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后来“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我的隐鼠被害死了之后,我便当面叫她阿长,表现对她的不满。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