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离 骚》(节选) 屈 原 同步练习(3份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离 骚》(节选) 屈 原 同步练习(3份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1 15:17:26

文档简介

《离骚》(节选)
培优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涉 江
屈 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根据你对屈原及其作品的了解,你认为诗中 “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应该比喻什么?
2.诗中“重华”是指古代贤君虞舜的名字。诗人为什么要与重华游仙宫?
3.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好/此奇服兮, 年/既老/而不衰。
B.带/长铗/之陆离兮, 冠/切云/之崔嵬。
C.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驰/而不顾。
D.哀/吾生/之无乐兮, 幽/独处/乎山中。
4.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江》叙写屈原从鄂渚(湖北)到溆浦(湖南)的一段行程。行程从渡江开始,故题名为涉江。
B.诗人自幼到老都好“奇服”,表明诗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品质,象征他的与众不同。
C.诗歌第四段列举古代贤士的种种不幸遭遇,抒发悲愤,表现不愿同流合污,将遵守正道,决不妥协的精神。
D.全诗叙事历历如见,抒情真挚深沉、激情澎湃,议论则合理警策,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愤世嫉俗、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眷恋国土的爱国情感。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5—6题。
村 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6.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7.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不吾知其亦已兮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C.背绳墨以追曲兮 D.长余佩之陆离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参考答案:
1.答案:比喻理想远大、德行高洁及行为忠贞。
2.答案:与重华——古代贤君虞舜——游仙宫,寄托自己的心志,表明理想的远大及对“美政”的执著追求。
【解析】:屈原的理想、德行是不容于世的,而其追求又是执著的,故常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来寄托。
3.答案:B
【解析】:A项,余幼/好此/奇服兮;C项,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驰/而不顾;D项,幽独/处乎/山中。
4.答案:B
【解析】:B项“奇服”比喻不同于世俗的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
5.答案:B
【解析】:B项,第二联联采用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所以“有时喧响”的说法不当。
6.答案:D
【解析】:全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悠然自得”说法不当,所以A项错。B项“由衷赞美与向往”说法不当。C项景物起反衬作用。
7.答案:C
【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B项被动句,D项定语后置句。
8.答案:D
【解析】:“楚辞”一个含义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发源于楚地的歌谣,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形成一种文学样式,不能说是屈原创制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刘向辑录的作品集,主要作品是屈原的,但还有宋玉等人的作品,所以不能说是屈原的作品集。
《离骚》(节选)
基础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后裔(yì) 摄提 (shè) 搴阰(bǐ) 皇舆(yú)
B.宿莽 (sù) 骐骥 (jì) 驰骋 (chěng) 孟陬(zhōu)
C.庚寅(yín) 昌被(pī) 謇謇(jiǎn) 纯粹(chuì)
D.踵武(zhǒng)申椒(jiāo) 蕙茝(chǎi) 险隘(ài)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皇览揆余初度兮 揆:揣度
B.日月忽其不淹兮 不淹:不淹没
C.来吾道夫先路也 先路:做前驱带路
D.夫唯灵修之故也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了屈原的诗作而成集。共有诗歌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
C.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D.后人还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我是古帝高阳的后代啊,我伟大的已故的父亲名叫伯庸。
B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我出生在寅年的正月里啊,庚寅日是我的生日。
C.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父亲观察揣度我出生时的情况啊,方赐给我一个美名。
D.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我的字叫正则啊,我的名叫灵均。
5.下面对课文的语言特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B.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的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C.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上下句组成,使全诗具有循环往复之美。
D.运用了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具有异彩纷呈之美。
6文学知识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_______。他在_______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名叫_______体或_______体,句式灵活,句子可长可短,多为_______言,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多用_______字,便于抒情。他的代表作还有《 》《 》《 》等。
(2)《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第二部诗歌总集,由______人编辑,收录了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 》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浪 主义的传统。
(3)《离骚》是我国古代_______的_______诗,也可说是诗人的自叙传;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在诗中诗人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高尚节操,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感。
参考答案:
一、1.D。【解析】A项中“阰”的读音是“pí”,上坡的意思;B项中“陬”是平舌音;C项中的“粹”也是平舌音。
2.B。【解析】“不淹”是不久留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
3.B。
4.D
5.D
6.(1)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屈原。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名叫楚辞体或骚体,句式灵活,句子可长可短,多为六言,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多用兮字,便于抒情。他的代表作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2)《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人刘向编辑,收录了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传统。
(3)《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可说是诗人的自叙传;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愁。在诗中诗人表现了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离骚》(节选)
提高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颛顼(zhuānfán) 孟陬(zōu) 揆余初度(kuí) 肇事(zhào)
B.扈江离(hù) 纫秋兰(rèn) 重之以修能(chónɡ)
搴阰(qiānpí) 宿莽(sù) 污秽(huì)
C.道夫先路(dǎo) 骐骥(qí jì) 纯粹(cuì) 申椒(jiāo)
D.窘步(jiǒnɡ) 险隘(ài) 踵武(zhǒnɡ) 荃不察(q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苗裔 摄提 零落 迟暮 B.驰骋 纯粹 菌桂 蕙茞
C.耿介 遵道 幽昧 皇與 D.谗言 踵武 捷径 败绩
3.下列各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皇考(大) 嘉名(美、善) 扈江离(被、披) 搴阰(攀折)
B.修能(长、美好) 抚壮(持,凭借) 纯粹(美德) 耿介(大)
C.踵武(脚步) 惮灾(怕) 中情(内心) 灵修(远)
D.羌中道(楚辞中特有的语气词) 齌怒(疾速) 捷径(邪出) 皇舆(喻国家)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B.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
C.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怨灵修之浩荡兮 D.亦余心之所善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5.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这种诗体人们称为“楚辞”。
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后人将它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C.《楚辞》是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作品的总集,由汉代刘向编成。宋人朱熹有《楚辞集注》。
D.《离骚》的意思就是“罹忧”(遭受忧愁),是屈原晚年被放逐到江南时期的作品。
阅读《离骚》选段,完成6—10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 (1) 。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2) ,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6.默写。
(1)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7.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高阳:传说中古代部落的首领颛顼,号高阳氏。苗裔:后代。屈原的始祖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因受封于屈发,故以屈为姓,而熊氏又是颛顼后代中的一支,所以屈原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语气词,相当今语气词“啊”。
B.朕:我,我的。皇:大、美。考:死去的父亲。伯庸:人名,屈原父亲的表字。
C.“摄提”两句:摄提:古代纪年的术语,相当于寅年。贞于:正当。孟陬:农历正月,即寅月。庚寅:古代以干支纪日,庚寅即寅日。降:音jiànɡ,降生。
D.皇览两句:皇:楚王。览:观察。揆:揣度。初度:初生时的姿态。肇:开始。锡:赐。嘉名:美名。
8.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日月匆匆运行不停啊,春秋两季交换变更。
B.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想到草木的凋零啊,担心心爱的美人会来到傍晚。
C.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何不趁年轻时摒弃污秽啊,何不改一改现行法制。
D.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骑上骏马纵横驰奔啊,我来把前路指引。
9.用四个字概括屈原的品质。
10.填空题。
(1)《离骚》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_________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_________诗。
(2)屈原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四言为主的《诗经》体的新诗体_________,因这种诗体的作品又以_________为最,又称_________。
(3)我国文学史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_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主义,“骚”指以_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主义。
参考答案:
1. 答案:A
【解析】:A项中“顼”应读“xū”。
2.答案:C
【解析】:C项中“與”应为“舆”。
3.答案:C
【解析】:C项中“踵”的意思应为“脚后跟”。
4. 答案:B
【解析】:B项“之”均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A项“余虽……”的“虽”字意为“唯,只是”;“虽九死……”的“虽”意为“即使”。C项“修姱”的“修”意为“修洁”;“灵修”合用,此指怀王。D项“余心”的“余”为“我的”;“谓余”的“余”为“我”。
5. 答案:C
【解析】:C项,《楚辞》中还包括宋玉等人的作品。
6. 答案:(1)纫秋兰以为佩 (2)朝搴阰之木兰兮
7. 答案:D
【解析】:D项,皇,父亲。
8. 答案:B
【解析】:B项应为“担心美人也将衰老”。
9. 答案:爱美而直。
10. 答案:(1)屈原 抒情
(2)楚辞体 《离骚》 骚体
(3)《诗经》 现实 《离骚》 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