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课时作业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小明准备为希望工程捐款,他现在有20元,以后每月打算存10元.若设月后他能捐出100元,则下列方程中能正确计算出的是( )
A. B.
C. D.
小郑的年龄比妈妈小28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郑的5倍,小郑今年的年龄是( )
A.7岁 B.8岁 C.9岁 D.10岁
甲、乙两班共有98人,若从甲班调3人到乙班,那么两班人数正好相等.设甲班原有人数是x人,可列出方程( )
A. 98+x=x﹣3 B. 98﹣x=x﹣3 C. (98﹣x)+3=x D. (98﹣x)+3=x﹣3
程大位是我国明朝商人,珠算发明家.他60岁时完成的《直指算法统宗》是东方古代数学名著,详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法.书中有如下问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
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下列求解结果正确的是( )
A.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B.大和尚75人,小和尚25人
C.大和尚50人,小和尚50人 D.大、小和尚各100人
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受方由密文—明文(解密)。以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对应a+1.2b+4.3c+9.列如明文1,2,3对应的密文2, 8 ,18。如果接受方受到的密文7 ,18, 15 ,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
A.4,5,6 B.6,7,2 C.2,6,7 D.7,2,2
一个教室有5盏灯,其中有40瓦和60瓦的两种,总的瓦数为260瓦,则40瓦和60瓦的灯泡个数分别是(??? )
A.1,4 B.2,3 C.3,2 D.4,1
相传有个人不讲究说话艺术常引起误会。一天他摆宴席请客,他看到还有几个人没来,就自言自语:“怎么该来的还不来呢?”客人听了,心想难道我们是不该来的,于是有一半客人走了,他一看十分着急,又说:“不该走的倒走了!”剩下的人一听,是我们该走啊!又有剩下的三分之二的人离开了,他着急地一拍大腿,连说:“我说的不是他们。”于是最后剩下的四个人也都告辞走了,聪明的你能知道开始来了几位客人吗? ( )
A.15 B.16 C.18 D.24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将若干本书放入若干个抽屉中,若每个抽屉放4本书,则有3本书无抽屉可放;若每个抽屉放5本书,则只有一个抽屉无书可放,其它抽屉正好放满,则这批书有 本.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购置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共100台,已知笔记本电脑的台数比台式电脑的台数的还少5台,则购置的笔记本电脑有 台.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4本,则还缺25本,那么这个班有学生_______________.
2005年,兄妹两人的年龄分别是16岁和10岁,那么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应是__________年.
几个同学共同种一批树苗,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3棵树苗未种,如果每人种6棵,则缺4棵树苗,则参与种树苗的同学人数为__________.
某公司积极开展“爱心扶贫”的公益活动,现准备将6000件生活物资发往A,B两个贫困地区,其中发往A区的物资比B区的物资的1.5倍少1000件,则发往A区的生活物资为 件.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我市某校组织爱心捐书活动,准备将一批捐赠的书打包寄往贫困地区,其中每包书的数目相等.第一次他们领来这批书的,结果打了16个包还多40本;第二次他们把剩下的书全部取来,连同第一次打包剩下的书一起,刚好又打了9个包,那么这批书共有多少本?
为了防控冬季呼吸道疾病,我校积极进行校园环境消毒工作,购买了甲、乙两种消毒液共100瓶,其中甲种每瓶6元,乙种每瓶9元,如果购买这两种消毒液共花去780元,求甲、乙两种消毒液各购买了多少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生态保护,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49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比市县级多5个.问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各多少个?
某“希望学校”修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6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3道门(两道大小相同的正门和一道侧门). 安全检查中,对这3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2分钟内可以通过400名学生,若一道正门平均每分钟比一道侧门可多通过40名学生.
(1)求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降低20%. 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这3道门安全撤离. 假设这栋教学大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问:建造的这3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为什么?
列方程解应用题.
(1)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的,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之和为13800m3,问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多少(单位:m3)?
(2)加工一批零件,张师傅单独加工需要40天完成,李师傅单独加工需要60天完成.现在由于工作需要,张师傅先单独加工了10天,李师傅接着单独加工了30天后,剩下的部分由张、李二位师傅合作完成,这样完成这批零件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答案解析
、选择题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要列方程,首先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由题意可得到:小明现有的钱+以后存的钱=他捐出的钱,知道了该关系列方程就不难了.
解:设小明以后存了x月,则x月存10x元,又现在有20元.因此可列方程10x+20=100.故选A.
【点评】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正确的等量关系.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小郑今年的年龄是x岁,则小郑的妈妈是(28+x)岁,根据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郑的5倍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解:设小郑今年的年龄是x岁,则小郑的妈妈是(28+x)岁,由题意,得
5x=28+x,
解得:x=7.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一道年龄问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年龄问题的数学市级问题的运用,解答时根据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郑的5倍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设甲班原有人数是x人,根据甲、乙两班共有98人,若从甲班调3人到乙班,那么两班人数正好相等可列出方程.
解:设甲班原有人数是x人,
(98﹣x)+3=x﹣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设出原有人数,根据调配后人数相等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根据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正好分完.大和尚一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一个得到等量关系为:大和尚的人数+小和尚的人数=100,大和尚分得的馒头数+小和尚分得的馒头数=100,依此列出方程即可.
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
根据题意得:3x+=100,
解得x=25
则100﹣x=100﹣25=75(人)
所以,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以和尚数和馒头数作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加密规则:“明文a,b,c对应的密文a+1,2b+4,3c+9.”把7,18,15分别代入这三个式子,计算即可.
解:由题意知a+1=7,2b+4=18,3c+9=15,
解得明文a=6,b=7,c=2,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明文和密文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已知的密文推出明文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是一个找到等量关系的过程,把握题目当中基本等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设40瓦的灯泡有x个,则60瓦的灯泡有(5-x)个,根据总瓦数可以列出方程40x+60(5-x)=260求解得x=2,5-x=3,
故选B.
【点评】此题关键是利用等量关系,要注意如设40瓦的灯泡的个数为x则60瓦的个数就是5-x.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可以设原来有x人,第一批走了 x,第二批走了 (x- x),剩下四人,以人数为等量关系可列方程求解.
解:设原来有x人x+(x-x)+4=x
x=24
∴开始来了24个客人.
故选D.
【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填空题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有x个抽屉,根据这批书的总量不变列出方程并解答.
解:设有x个抽屉,依题意得:
4x+3=5(x﹣1),
解得x=8,
则4x+3=35.
即这批书有35本.
故答案是:35.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购置的笔记本电脑有x台,则购置的台式电脑为台.根据笔记本电脑的台数比台式电脑的台数的还少5台,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解:设购置的笔记本电脑有x台,则购置的台式电脑为台,
依题意得:x=﹣5,即20﹣x=0,
解得:x=16.
∴购置的笔记本电脑有16台.
故答案为:16.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列出方程x=(100-x)-5.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是关键.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 可设有x名学生,根据总本数相等和每人分3本,剩余20本,每人分4本,缺25本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书的总量相等可得:
3x+20=4x﹣25,
解得:x=45.
答:这个班有45名学生.
故答案为:45名.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该班人数表示出图书数量得出等式方程是解题关键.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可以设n年后,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则n年后哥的年龄为16+n,妹妹的年龄为10+n,根据2倍关系可得到方程,求方程的解即可得解.
解:设n年后,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根据题意得:
16+n=2(10+n),
解得:x=﹣4,则应该从2005年倒推4年,即为2001年时,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
故答案填:200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参与种树苗的同学有x人,根据题意由树的总棵数不变,可得出等式方程从而求出答案.
解:设参与种树苗的同学有x人.依题意:5x+3=6x-4,解得x=7.答:参与种树苗的同学有7人.故答案为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由种树的总棵数不变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发往B区的生活物资为x件,则发往A区的生活物资为(1.5x﹣1000)件,根据发往A.B两区的物资共6000件,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设发往B区的生活物资为x件,则发往A区的生活物资为(1.5x﹣1000)件,
根据题意得:x+1.5x﹣1000=6000,
解得:x=2800,
∴1.5x﹣1000=3200.
答:发往A区的生活物资为3200件.
故答案为:320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题
【分析】设这批书共有3x本,根据每包书的数目相等.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设这批书共有3x本,
根据题意得: =,
解得:x=500,
∴3x=1500.
答:这批书共有500本.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每包书的数目相等.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买甲种消毒液购买了x瓶,乙两种消毒液购买了(100﹣x)瓶,根据购买这两种消毒液共花去78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买甲种消毒液购买了x瓶,乙两种消毒液购买了(100﹣x)瓶,根据题意得:
6x+9(100﹣x)=780,
解得x=40,
100﹣40=60(瓶),
答:甲种消毒液购买了40瓶,乙两种消毒液购买了60瓶.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有x个,则省级自然保护区有(x+5)个,根据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49个,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设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有x个,则省级自然保护区有(x+5)个,
根据题意得:10+x+5+x=49,
解得:x=17,
∴x+5=22.
答:省级自然保护区有22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有17个.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设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可以通过x名学生,则一道侧门可以通过(x-40)名学生,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2)我们先求出这栋楼最多有学生,再求出拥挤时通过学生的时间,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
解:(1)设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可以通过x名学生,则一道侧门可以通过(x-40)名学生解方程式 2(x-40+x)=400 得x=120,x-40=80?答:略(2)因为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路降低20%,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可以通过120·(1-20%)=96名学生,则一道侧门可以通过80·(1-20%)=64名学生该楼最多容纳4×6×45=1080名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通过3道门安全撤离需要1080/(2×96+64)=4.2…,小于5分钟所以 建设的这3道门符合安全规定
【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设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m3,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m3,根据题意所述等量关系得出方程,解出即可得出答案.
(2)可设完成这批零件共用x天,根据工作总量为1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1)设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m3,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m3,
依题意得:x+x=13800,
解得x=11500,
则x=2300.
答: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2300m3,11500m3.
(2)设完成这批零件共用x天.
根据题意,得:10÷40+30÷60+(1÷40+1÷60)(x﹣40)=1,
解得:x=46.
答:完成这批零件一共用了46天.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根据题意所述等量关系得出方程,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