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六课
《砖瓦和陶器、瓷器》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砖瓦和陶器、瓷器》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六课。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硬度、沉浮情况、韧性和吸水性等特性,基于此,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知识扩展与迁移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养成坚持探究物质世界的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陶器、瓷器精美图片。
(一)溯本追源,揭课题
1.师生谈话,认识砖瓦和陶器、瓷器
师: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土,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将它们制造成我们需要的各种材料。大家想不想认识它们?
2.揭示课题
?[设计说明:从材料的来源――“土”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望,渗透劳动教育,一举多得。]
(二)众说纷纭,促了解
师:有关砖瓦和陶器、瓷器,你们知道哪些知识?
[设计说明: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畅所欲言各种材料的“知识”。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质疑,相互补充,逐步完善,对砖瓦和陶器、瓷器有个“面”的了解,为本节课探究作好铺垫。]
(三)动手实验,寻规律
1.探究方法
师:硬度、吸水、沉浮和折弯——砖瓦和陶器、瓷器的这四个特性,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2.分组讨论
3.汇报方案
4.动手实验
5.交流反馈
砖瓦和陶器、瓷器
?
?硬度
是否容易吸水
?在水中的沉浮
是否容易折弯
砖
硬
容易吸水
沉
不易弯折
瓦
硬
容易吸水
沉
不易弯折
陶器
较硬
不容易吸水
沉
不易弯折
瓷器
较硬
不吸水
沉
不易弯折
?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这四种材料,砖、瓦、陶器较硬,瓷器很硬;砖很容易吸水,瓦和陶器比较容易吸水,瓷器不容易吸水;还知道,它们在水中都是沉的,都不容易折弯。
6.联系生活
??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用途和它们的特性是分不开的。我们正是利用砖瓦较硬,不容易折弯用来建造房屋;利用瓷器很硬,不容易吸水来盛放东西,作为器皿。
[设计说明:动手实验各种材料特性,学得深、看得透,既提升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比较等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自学课本,知变化
师:黏土是怎么制造成砖瓦和陶器、瓷器这四种材料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0页,看一看。
[设计说明:黏土变成砖瓦和陶器、瓷器,是一个神奇的知识,让学生自学课本,探究奥秘,了解变化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拓展延伸,陶情操
师:同学们,课前,你们欣赏到的陶器和瓷器美不美?像这样精美的陶器、瓷器,在我们德化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德化人从小热爱陶瓷,学做陶瓷。在我们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在学习陶艺。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我们学校小朋友做陶瓷的活动场景和一些作品的图片,请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感受一下陶瓷制作的乐趣。有机会欢迎大家到德化去体验陶瓷的乐趣。
[设计说明:感受陶瓷制作乐趣,激发制作欲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
砖瓦和陶器、瓷器
?
?硬度
是否容易吸水
?在水中的沉浮
是否容易折弯
砖
硬
容易吸水
沉
不易弯折
瓦
硬
容易吸水
沉
不易弯折
陶器
较硬
不容易吸水
沉
不易弯折
瓷器
较硬
不吸水
沉
不易弯折
?
教学后记:砖瓦、陶器和瓷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是比较广泛的。本课就在于通过对这些物品的观察,激发他们探究砖瓦、陶器和瓷器的兴趣。学生在前面四课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一定的观察材料的技能。遗憾的是,观察材料不够充分,使得探究活动完成情况不太理想。最后播放的多媒体课件,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孩子们不仅认识到了这些物品不同的制作过程,也明白了制作这些物品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