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22 08: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6.22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战》第22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第一目是全民坚持抗战,第二目是中共七大,第三目是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第四目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血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开始了一个伟大的转折。本课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在深刻研究本课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内容略做整合,将本课分为“众志成城——全民坚持抗战”“曙光终现——中共七大”“凯歌奏响——抗战胜利”“鉴史知今——战争反思”四大块。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和观看抗战影片中对抗日战争已有较多的了解,学习起来容易接受。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讲述。教师补充材料,让学生对今天的中日关系有所了解,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全民族各阶层抗战和中共七大召开的史实;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英雄的事迹;
2.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分析材料,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提升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收集资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提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具备求真、求实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战火烟消,七十载,依然如昨。忆往昔,八年抗日,艰辛苦卓。倭寇凶残兵马壮,神州落后积贫弱。南京人,卅万遭屠刀,全球愕。我将士,似山岳。众壮志,成城廓。全民族奋起,舍生拼搏。弹雨枪林无所惧,刀山火海有胆魄。顽敌降,华夏始称雄,普天乐。
——崔敬之:《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学生集体朗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及情感变化。
教师讲述: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再到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积弱的近代中国饱受日本的摧残。但是国难当头,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经过长达14年的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抗金英雄岳飞及其《满江红》较为熟悉和了解,用这首纪念抗战胜利的《满江红》导入较为贴合史实。另外采用集体朗读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及其变化,更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讲授新课】
(一)众志成城——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对华政策
材料一??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发表《关于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公开向国民党政府进行诱降。同年12月22日,日本政府发表了第三次近卫声明,进而提出:“日满华三国应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为内容的“三原则”。
——罗焕章、支绍曾主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材料二??相持阶段到来以后,日本逐渐转移其主力,对中共开辟的广大敌后根据地加紧进攻。”“同时,集中尽可能多的机动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反复进行长途奔袭,分进合击,分区扫荡。”
——丁则勤:《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侵华政策及其演变》
教师设问:阅读教材并结合教材思考,在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对华政策发生了哪些改变?为什么?(参考答案:变化: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原因: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教师小结: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日本倾其主力向中国进攻,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由于受到中国军队和广大人民前所未有的英勇抵抗,日本的军事和经济方面消耗都非常大,“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破产,日本侵略者不得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各方面改变其侵华政策。而“以华制华”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种险恶计谋,它千方百计的培植可以供它利用的力量,以便分裂中国内部,达到它的侵略目的。
2.全民族抗战
分组活动:日本侵略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并派一名代表汇报成果。小组1: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及顽固派;小组2:中国共产党;小组3:国共爱国将领;小组4:其他社会阶层。)
教师强调: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虽然有亲日派的叛变和顽固派制造的摩擦,但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众志成城,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在日本侵略面前,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持全民族的抗战。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过渡)抗战时期,大片国土的沦丧让我们悲痛,侵华日军的凶残暴行让我们愤慨。但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过6年的局部抗战,8年的全面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黑暗中的曙光。
(二)曙光终现——中共七大
1.中共七大的召开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齐世荣总主编,郭双林、李伟科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教师设问:阅读教材,谁能给大家描述下中共七大召开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
教师讲述:国民党于1945年5月5日至21日,在重庆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拒绝联合政府,坚持一党专政,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国民党六大决定的是坚持独裁、制造分裂的路线,这种路线违背世界潮流和全国人民的公意。与此同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中共七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中共七大的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归纳会议的主要内容。
材料四??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材料五??在中国面临着光明与黑暗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时刻,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这就是中共七大的任务,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党及全国人民的任务。
——《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著:《中国抗日战争史》
教师设问:
问题1:中国七大主要解决哪两个问题?如何解决?
问题2:材料二中中共指明的“光明的前途”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3:会议后,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两个问题,即如何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光明的前途”就是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教师总结:中共七大主要解决如何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中共指明的“光明的前途”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还通过了新的党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另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加强学生对中共七大内容的认识,从而实现对这一难点的突破。
3.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六??毛泽东在七大闭幕词《愚公移山》中总结道:“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中共七大实现了“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
——武星、王跃:《中共七大实现党内团结的三大要领》
教师设问: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怎样认识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中国七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和团结;且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教师小结:中共七大是对抗日战争和中国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会议。会上制定的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以及团结抗战、民主建国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具体主张,进一步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民主阵线的团结,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设计意图)中共七大的内容和意义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在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七大的内容后,从“团结”“胜利”两个关键词入手,更容易把握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过渡)中国七大召开后,中国军队不断发起攻势,加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援助,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举国欢庆。
(三)凯歌奏响——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无条件投降
多媒体播放视频《日本无条件投降》,并让学生展示课前任务:抗日战争大事年表,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
材料七
——龚奇柱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郝瑞庭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上册)
2.台湾胜利回归
材料八
台湾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郝瑞庭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上册)
教师设问:近代台湾是如何被日本占领的?(参考答案: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了台湾。)
教师讲述:台湾在被日本霸占50年后重新回归祖国。10月25日,日军第10军司令安藤利吉代表在台湾是日军向中国受降主官陈仪投降。同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光复,一举雪洗了中华民族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遭受的巨大屈辱,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又一伟大成果,是全民族的骄傲。台湾被割让到光复这段历史,同其他所有关于台湾的历史事实,都无可辩驳的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3.抗战胜利的原因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及搜集的资料,说明为加速战争结束,美国、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各采取的行动。
合作探究:“你认为促使日本最终投降,抗战最终胜利,中国人、美国人、苏联人,哪一方的功劳最大,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抗日战争中坚持时间最长、代价最大、抗敌最多、条件最艰苦的国家,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坚持长期浴血奋战。也要让学生认识到美苏采取的行动客观上为我国军民举行抗日大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设计意图)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全面、客观的认识历史,防止片面化和碎片化。分析日本投降的因素时要客观评价,中国全民坚持抗战才是迫使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通过合作探讨,实现思维的碰撞,在交流中加深对抗战胜利原因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认识。
4.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九?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一览表
材料十 ?1943年10月30日,中国与美、英、苏三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从而迈出了创建联合国的关键一步。这一宣言是继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后,中国再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签署的有关国际事务的重要文件,它使中国的大国地位得以进一步提高。
——《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著:《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十一 ?华侨是支援祖国抗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军。多年来因不堪受政治压迫或被生活所逼,漂泊海外定居的华侨,约有一千一百余万人。他们在祖国危难、民族存亡的关头,以对母亲的赤子之心,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义愤,同仇敌忾,团结战斗,从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对祖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罗焕章、支绍曾主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师设问: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抗日战争的胜利有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教师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适当的材料分析,帮助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也培养了学生养成史论结合的学史态度。
(过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是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式下取得的胜利。为此,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和巨大的损失。
(四)鉴史知今——战争反思
材料十二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齐世荣总主编,郭双林、李伟科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教师设问讨论: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是空前的,那么怎样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呢?中华民族又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后的感受。
多媒体播放《东京审判》,让学生认识到: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犯罪必定受到制裁。
教师设问: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如何对待中日两国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和平、爱好和平;同时,理性、客观对待中日两国的关系,居安思危,牢记历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课堂小结】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压迫,争取国家独立,改变贫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但是,这些英勇奋斗都在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买办阶级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的战争。日本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居安思危,理性而客观的对待中日两国的关系,不再让悲剧重演。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板书设计】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众志成城——全民坚持抗战
(二)曙光终现——中共七大
(三)凯歌奏响——抗日胜利
(四)鉴史知今——战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