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2节 水的组成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答案显示C(1)氢气;2∶1
(2)①氧原子、氢原子 ②无;无;无;液态;0;100(1)+;- (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燃烧;氢;20
(3)增强水的导电性 (4)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子;原子CDD答案显示D(1)①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中所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②液面上升;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 (2)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3)带火星的木条 (4)氢和氧答案显示(1)试管 (2)图略.(1)乙;产生氢气的体积大 (2)1∶2;1∶2
(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1)增强水的导电性 (2)已经进行一段时间
(3)打开弹簧夹,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
(4)便于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5)装置简便1.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
A.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C.氢和氧组成的
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2.电解水实验中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由氢和氧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约为2∶ 1
C.两玻璃管中均产生气泡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3.【2018·北京】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的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D4.【2018·吉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5.水的性质:纯净的水的颜色是________色, 水的气味是________气味,水的味道是________味道,水在常温下的状态是________。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 沸点为________℃。无无无液态01006.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a、b两玻璃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 氢气2∶1(2)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
化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
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原子、氢原子7.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请在图示括号中用“+”“-”号标出正负极,其中左为________,右为________。(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________,这是________气。若正极收集到气体10亳升,则负极可以收集到气体________毫升。+-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燃烧氢20(3)做该实验需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验证了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能再分,而________不能再分。增强水的导电性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子原子8.理论上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成功D9.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
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
①A、B管内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
管A和管B中所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②C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液面上升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带火星的木条氢和氧10.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请在乙图中做出修改。试管如图所示:11.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一段时间后,________(填“甲”或“乙”)管内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 min内甲、乙两管内排出水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O2、H2分子数之比约为________。乙产生氢气的体积大1∶21∶2(3)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气体,有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际操作中,O2、H2体积比常小于1?2,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12.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两种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水的导电性(2)图中显示表明,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未开始”“刚开始”或“已经进行一段时间”)。
(3)检验C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进行一段时间打开弹簧夹,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便于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5)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装置乙便于气体的逸出,所以更容易检验气体,且现象明显。装置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