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3节 水的浮力
第1课时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答案显示19D7.21×10812(1)甲、丙;F2;物体接触了容器底 (2)0.52C3D4D5C6C7B84.9;竖直向上;水;0.21011B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答案显示1314小;水的体积;袋内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的;塑料袋中水没有装满的C151. 下列物体不受到浮力的是( )
A.躺在“死海”水面上看报的人
B.被慢慢压入水中的空矿泉水瓶
C.在水中下落的石头
D.被打入水底泥中的木桩D2.电解水实验中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由氢和氧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约为2∶1
C.两玻璃管中均产生气泡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
和F4,则( )
A.F浮=F3-F1 B.F浮=F2-F4
C.F浮=F2-F1 D.F浮=F4-F1D4.关于浮力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B.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作用
C.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D.在不同液体中浮力方向会不同D5.【2018·桂林】小关与同学们去游览桂林两江四湖,登上游船后,船会下沉一些,那么( )
A.船的重力将减小
B.水对船的浮力将减小
C.水对船的浮力将增大
D.水对船的浮力将保持不变C6.【2018·内江】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C7.一长方体铁块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点拨】当铁块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水的密度不变,因为F浮=ρ液V排g,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而当铁块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铁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故选B。8.某立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若该立方体一半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1 N,则此时立方体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____N,浮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其施力物体为________。若将该立方体浸没(未接触容器底部),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为__________N。4.9竖直向上水0.29.【2018·菏泽】2018年5月13日早晨7时,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驶离码头进行海试,若该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为7×104m3(ρ海水=1.03×103kg/m3,g取10 N/kg),它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N。7.21×10810.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 N,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g取10 N/kg。求:
(1)物体的重力。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解:由题意可知,物体的重力G=6 N。F浮=G-F示=6 N-4 N=2 N。10.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 N,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g取10 N/kg。求:
(3)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物体的密度。11.【2018·海南】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F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点拨】气球是“浸没”在空气中的,因为体积相同,所以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F浮=ρ空气gV排可知,两球所受浮力相同。【答案】B1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 (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________的大小,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N。甲、丙F2物体接触了容器底0.513.【2018·扬州】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轻很薄)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_______,说明盛水的塑料袋
排开__________越大,受到的浮
力越大。小水的体积继续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
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缘故。塑料袋中水没有装满的袋内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的14.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体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图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江底前)。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
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料在t=20 s时开始浸入水中
B.石料的重力是1 400 N
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 N
D.石料完全浸入在水中后钢绳的拉力为900 N 【点拨】从图可以看出,石料在t=20 s时钢绳的拉力开始减小,故此时石料开始浸入水中,A说法正确;在t=20 s以前,石料没有浸入水中,钢绳的拉力F=1 400 N,可得石料的重力等于钢绳的拉力,即G=1 400 N,B说法正确;由图可知,在20~120 s之间,石料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C说法错误;图中可以看到当石料浸没水中后,钢绳的拉力为900 N,D说法正确。15.小明来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湖中盐水的密度(g取10 N/kg)。
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标记号;
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问:
(1)铁皮罐的体积有多大?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问: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问:
(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课件26张PPT。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 水的浮力
第2课时 物体沉浮的条件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答案显示167B漂浮;10;1×10-39A8<;5∶12D3D4B5C101415AB1611D12B13C1. 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
A.木块受的浮力大
B.石块受的浮力大
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B2.【2018·德阳】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3.【2018·湖州】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
A.ρ1>ρ2,F1>F2
B.ρ1<ρ2, F1<F2
C.ρ1<ρ2, F1=F2
D.ρ1>ρ2, F1=F2D4.【2018·黑龙江】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水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 )
A.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相等
B.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C.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B5.把重为5 N,体积为0.6 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浮,F浮=6 N
B.物体悬浮,F浮=5 N
C.物体漂浮,F浮=5 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 NC6.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
A.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C.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A7.【2018·泰州】把重10 N,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g取10 N/kg)漂浮1×10-3108.【2018·恩施州】将体积相等的松木(ρ木=0.5 g/cm3)和石蜡(ρ蜡=0.9 g/cm3)分别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松手静止后,松木受到的浮力F1和石蜡受到的浮力F2的大小关系为F1________(填“>”“=”或“<”) F2。此时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比V木露∶V蜡露=________。<5∶19.将一棱长是0.1 m的实心正方体,缓慢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内,待它静止时,从杯中溢出0.6 kg的水。(g取10 N/kg,ρ水 =1.0×103 kg/m3)
(1)求正方体受到的浮力。解:F浮=G排=m排g=0.6 kg×10 N/kg=6 N。9.将一棱长是0.1 m的实心正方体,缓慢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内,待它静止时,从杯中溢出0.6 kg的水。(g取10 N/kg,ρ水 =1.0×103 kg/m3)
(2)求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9.将一棱长是0.1 m的实心正方体,缓慢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内,待它静止时,从杯中溢出0.6 kg的水。(g取10 N/kg,ρ水 =1.0×103 kg/m3)
(3)判断正方体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悬浮、还是沉底,并写出判断依据。解:V正方体=a3=(0.1 m)3=10-3m3,
因为V排<V正方体,所以正方体静止时漂浮。9.将一棱长是0.1 m的实心正方体,缓慢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内,待它静止时,从杯中溢出0.6 kg的水。(g取10 N/kg,ρ水 =1.0×103 kg/m3)
(4)求正方体的密度。10.甲、乙、丙、丁四个形状体积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体,它们在水中静止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A11.2018年4月20日,我国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
A.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
C.浮力变大
D.浮力不变D12.体积为60 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 N,体重为450 N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和救生圈没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B.人和救生圈漂浮,部分露出水面
C.人和救生圈沉入水底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B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用细线连在一起放到盛水的烧杯中,恰好悬浮,甲球的重力大于乙球的重力,细线受到的拉力为0.1 N,若把细线剪断,两个球的情况是( )
A.甲、乙都上浮
B.甲、乙都下沉
C.甲上浮,乙下沉
D.甲下沉,乙上浮【点拨】由图可知,甲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之和与浮力平衡,所以浮力大于重力,因此若将细线剪断甲上浮。乙受竖直向上的浮力与拉力之和与乙所受的重力平衡,所以乙受的重力大于浮力,因此若将细线剪断乙下沉。【答案】C14.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 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点拨】鸡蛋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时,盐水的密度变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当鸡蛋开始露出液面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变小,直到浮力等于重力,最后始终漂浮,浮力不再发生变化。由以上分析知,浮力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保持不变。【答案】B15.如图所示为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在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
(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
上变______________。小(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5 m3,20 ℃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 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g取10 N/kg)(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确,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用热胀冷缩更明显的液体(或选用更细的金属链条,合理即可)解:F浮=ρ液gV排
=0.8×103 kg/m3×10N/kg×3×10-5 m3=0.24 N。16.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成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 m2,高5 m,密度0.7×103 kg/m3。(g取10 N/kg)
(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多大?解:未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是
F未=G=mg=ρ木Vg=0.7×103 kg/m3
×0.8 m2×5 m×10 N/kg=2.8×104 N。16.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成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 m2,高5 m,密度0.7×103 kg/m3。(g取10 N/kg)
(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1 m时圆木受
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解:当水深达1 m时,其浮力为F浮=ρ水gV排
=ρ水gSh′=1.0×103 kg/m3×10 N/kg×0.8 m2×1 m
=8×103 N。对池底的压力为F1=G-F浮
=2.8×104 N-8×103 N=2×104 N。16.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成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 m2,高5 m,密度0.7×103 kg/m3。(g取10 N/kg)
(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 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当水深达4 m时,不难证明,圆木漂浮
在水面上,故F浮′=G=2.8×104 N。课件32张PPT。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 水的浮力
第3课时 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答案显示156D10=;>;=(1)漂浮;等于 (2)水 (3)不均匀;大 (4)0.9×1032C3B41.0×103;上浮;小于7D8A9A11D12D131.【2018·昆明】为了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不饿着,每年都要用鸥粮喂它们。以前的鸥粮投入水中后一部分由于海鸥不能及时吃到而迅速沉入水里,既浪费粮食又污染了水体。2017年,一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
A.质量变大 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D2.【2018·怀化】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ρ甲<ρ乙 D.ρ甲>ρ乙C3.【2018·山西改编】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气球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水底(如图丙)。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
B.水球在冷水中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
C.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密度
D.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等于热水中所受浮力【点拨】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所以F浮冷=G球,在热水中,水球沉在杯底,说明F浮热<G球,由此推出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大于热水中所受浮力,故A、D错误;由于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F浮冷=G球,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水球在冷水中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故B正确;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说明ρ球<ρ冷水,在热水中,水球沉在杯底,说明ρ球>ρ热水,由此可以推出冷水的密度大于热水的密度,故C错误。4.小明同学将一只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悬浮,则此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切成大小两块(如图所示),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据此推断:若将大块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__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大块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小块的密度。1.0×103上浮小于5.小华在一根长16 cm的木棒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她将密度计分别放入水和某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甲、乙所示。
(1)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________状态,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漂浮等于(2)观察比较两图可以判断:________(填“水”或“未知液体”)的密度大。
(3)对比实验室用的密度计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的,且越往上,刻度间隔越________。
(4)图甲中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7.9 cm,图乙中密度计露出液面的长度是7 cm,则此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水不均匀大0.9×103解: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10 N。木块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gV木=1×103 kg/m3×10 N/kg×1.25×10-3m3=12.5 N;
木块浸没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F浮′=G木+F,
则压力F=F浮′-G木=12.5 N-10 N=2.5 N。7.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200 g水,则小球的质量( )
A.一定等于200 g B.一定大于200 g
C.小于或等于200 g D.大于或等于200 g【点拨】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
(1)若小球下沉,因为F浮<G球,即G球=m球g>m排g,
所以m球>m排=200 g。(2)若小球悬浮,
因为F浮=G球,即G球=m球g=m排g,
所以m球=m排=200 g。(3)若小球漂浮,
因为F浮=G球,即G球=m球g=m排g,所以m球=m排=200 g。
所以小球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00 g。
故选D。8.【2018·临沂改编】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 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当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大
B.乙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C.甲容器中物块受到的浮力大
D.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A9.【2018·德州】一块冰浮于盐水中,如图所示,那么当冰熔化后,其液面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10.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密度分别为ρ1、ρ2的液体。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两液体中,都漂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则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1________F浮2;两液体的密度ρ1________ρ2;两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1________F2。(均填“>”“=”或“<”)=>=11.【2018·杭州】“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30 m3,空载时质量约为22 t,最大荷载240 kg。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解:“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F浮=G空载=m空载g=22×103 kg×10 N/kg=2.2×105 N。11.【2018·杭州】“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30 m3,空载时质量约为22 t,最大荷载240 kg。
(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解:满载时需要下沉时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V船=30 m3,
此时F浮′=ρ海水gV排=1.0×103 kg/m3×10 N/kg×30 m3=3×105 N,12.【2018·黄冈】据史书记载,我国宋朝治平年间,在今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牛冲入了河底。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B.铁牛沉在河底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C.用两艘大木船并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
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点拨】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深度无关,所以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因为重力大于浮力,所以铁牛被冲到河里会沉到河底,此时铁牛受到重力、浮力和河底的支持力作用,故B错误;当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仍旧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增大了,浮力也随之增大,所以是为了增大浮力,故C错误;卸下沙子的过程中,木船重力减小,所受浮力也减小,由F浮=ρ液gV排知,此时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在减小,所以会上浮,同时把铁牛拉起,故D正确。13.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 cm2,总长为20 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
中的长度为8 cm,问:(g取10 N/kg)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牛?解:由于小筒始终是漂浮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G1=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0×10-4 m2
×0.08 m=0.8 N。13.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 cm2,总长为20 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
中的长度为8 cm,问:(g取10 N/kg)
(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解:当盘中放入最大质量的物体时:G2=ρ水gSh2,
此时放入物体的重力:G=ρ水gS(h2-h1),
此时放入物体的质量:m=ρ水S(h2-h1),
代入数据可得
m=1.0×103 kg/m3×10×10-4 m2×(0.2-0.08) m=0.12 kg。13.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 cm2,总长为20 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
中的长度为8 cm,问:(g取10 N/kg)
(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
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