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7-22 15: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案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1.1疆域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重点
难点
重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的四至以及邻国
难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导:学习方法
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中国疆域示意图”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学:自学内容安排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 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纬度地区,属于 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 以南的热带,没有 带。
3.海陆位置:位于 东部, 西岸,海陆兼备。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1.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最东边: ;最北边:
最西边: ;最南边:

2.用数字说明:
陆地面积: 仅次于 、 。 陆上国界长 。
海洋面积: ;大陆海岸线长 ;
陆上邻国有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个。
学习
研讨
交流
1. 结合课本P3,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和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有什么优越的地方?
2. 结合课本P3,分析我国的海陆位置和蒙古、日本相比有什么优越的地方?
3. 我国疆域辽阔,当帕米尔高原上是满天星斗时,乌苏里江畔是什么景象?冬季,当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时,黑龙江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点:精要点拨
半球位置: 半球 半球 大部分位于 纬度地区。
位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
置 大部分属于 带,少部分 带。
优 大陆东部或亚洲东部
越 海陆位置 海陆兼备
洋西岸,多岛屿
疆域辽阔: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居世界 位。
海 陆上邻国14个
陆 疆界绵长
兼 隔海相望的国家 个
备 濒临海洋:自北向南 、 、 、 海
沿海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 ,海南岛、 群岛、南海诸岛。
练:当堂训练设计
⒈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黑龙江省境内
B.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D.从经度来看,我国全属东经度,从纬度来看,我国大部分属低纬度
2.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属于五带中的( )
A.北寒带和热带 B.南寒带和热带 C.北温带和热带 D.南温带和热带
3. 我国三大半岛所在省和所临海搭配正确的是 ( )
A.辽东半岛——辽宁——黄海 B.山东半岛——山东——东海
C.雷州半岛——海南——南海 D.雷州半岛——广东——东海
4. 下列国家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
A.蒙古 B.印度 C.泰国 D.朝鲜
5. 下列国家中,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是( )
A.韩国、朝鲜 B.菲律宾、印度 C.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D.越南、文莱
6. 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 )
A.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B.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1. 中印边境问题(涉及领土争议12.5万km2)
西段:争议面积约33,000km2当前为中国实际控制。
中段:争议面积约2,000km2,争议地区均为印方所占。
东段;争议面积约90,000km2,均为印度所控制。
中日钓鱼岛事件
我们这一代缺少智慧,谈这个问题达不成一致意见,下一代比我们聪明,一定会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邓小平
补充材料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1.1疆域
课时
第2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维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重点
难点
重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
难点: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
导:学习 方法
记忆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及相对位置,除了以上方法外,必须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进行反复读图、填图或拼图练习,以练为主,达到“心中有图”的效果。
学:自学内容安排
1.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省级包括 、 、 。
县级包括 、 、 、 。
乡级包括 、 、 。
2.写出你的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___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学习
研讨
交流
1.读图1.7中国政区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以归纳为: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请在图中找出“两湖”、“两广”、“两河”、“两山”、“五江(疆)”、“二宁”分别指哪些省级行政区?
2.在图1.7中国政区图中指出:
(1)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2) 临海的省级行政区;
(3)江苏周围省级行政区
3.拼图游戏:每组准备5分钟后上台拼中国政区图。
4.竞猜答题:每组准备5分钟并根据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出六道题提问其他组同学,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
点:精要点拨
﹙自治区、直辖市﹚
34 全国行政区划 ﹙自治洲、自治县、市﹚
个 ﹙民族乡、镇﹚
省 个省
级 个自治区
行 34个省级行政单位 个直辖市
政 个特别行政区
区 首都: 市
练:当堂训练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 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
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 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
2.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广西——粤——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青——兰州 D.贵州——黔——贵阳
3.位于我国长江下游的直辖市是 ( )
A.北京市 B.上海市 C.天津市 D.重庆市
4.以下省级行政区有两个简称的是( )
A.广东、广西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贵州、云南
二、读下图完成作业:
1.四个省中,有热带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省名)
2.四个省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写省名)
3.②南临___________海,流经③境内的河流为_________.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1.记忆各省简称:
京津沪渝直辖市 苏浙皖赣在华东 蒙宁新藏桂自治 湘鄂豫 归华中 一国两制台港澳 华南还有粤闽琼 东北三省黑吉辽 川滇黔 归西南 冀鲁晋 归华北 西北还有陕甘青
2.关于撤乡并镇问题的思考。

补充材料
黔南自治州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三都水族自治县乡镇行政区划的请示》(黔南府呈〔2014〕71号)及附件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普安镇、大河镇、丰乐镇、合江镇、都江镇、周覃镇、廷牌镇、九阡镇、中和镇、交梨乡、拉揽乡、水龙乡、打鱼乡、坝街乡、巫不乡、羊福乡、塘州乡、三洞乡、恒丰乡、扬拱乡等21个乡(镇)建制,设置新的三合街道和中和镇、周覃镇、普安镇、大河镇、都江镇、九阡镇。新设置的三合街道和中和镇、周覃镇、普安镇、大河镇、都江镇、九阡镇所辖地域分别如下:   (一)新设置的三合街道辖原三合镇、拉揽乡和原水龙乡祥寨村、伟寨村,街道办事处驻尧人山社区。    (二)新设置的中和镇辖原中和镇、塘州乡及原三洞乡(除群力村外)和原水龙乡(除祥寨村、伟寨村外),镇人民政府驻中和村。    (三)新设置的周覃镇辖原周覃镇、廷牌镇、恒丰乡和原三洞乡群力村,镇人民政府驻新荣村。   (四)新设置的普安镇辖原普安镇、交梨乡,镇人民政府驻普屯村。    (五)新设置的大河镇辖原大河镇、丰乐镇、合江镇,镇人民政府驻怀所村。    (六)新设置的都江镇辖原都江镇、打鱼乡、坝街乡、巫不乡、羊福乡,镇人民政府驻上江村。    (七)新设置的九阡镇辖原九阡镇、扬拱乡,镇人民政府驻九阡村。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1.2人口
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说出我国目前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能说出我国的人口的基本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
重点
难点
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 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 人/平方千米。
4.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 ,西部人口密度
。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 ,西北部人口 。
学习
研讨
交流
根据图 1.10总结我国人口的特点。
2.讨论完成课本 P11?12 页活动 1、2
3.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4.讨论完成课本 P14 页活动 2。
点:精要点拨
人口特点:人口 大,人口增长 .

人 世界上人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给 和________
带来巨大压力。
口 的国家
人口国策: ,
基本内容是 , ;
具体要求是 。

人口 多 少 人口密度: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以 —— 为界,人口东 西
练:当堂训练设计
⒈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
A.12.95亿 B 11.95亿
C.10.95亿 D.13.95亿
2.下列负面影响是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引起的是( )
A.人均收入增加 B.人口分布不均
C.人均资源、增多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3.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积极发展人口 B逐渐增加人口 C设法减少人口 D实行计划生育
4.下例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D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5.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1.拓展延升
试分析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特点的原因?
2.关注印度人口
印度的人口为12.15亿人(2012年),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数世界排名第二。
3.关注身边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语。
补充材料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语:
山区人民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少生优生,靓丽人生?
花不在多在于香,子不在多在于强?
生男生女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
该扎不扎,见了就抓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多一口人多消耗一份资源
请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发展空间
10、珍惜土地,控制人口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1.2民族
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树立各少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重点
难点
重点:1.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难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我国大家庭中共有 个民族, 个少数民族。
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其他民族人口的比例是 %,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人口有 。
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不论大小, 。
4.我国汉族主要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区。
5、我国在给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设立
、 、 。
6.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学习
研讨
交流
1.除了汉族以外,其他的55个民族为什么统称为少数民族?
2.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美国有何异同?
3.如果到其他民族居住的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
4.完成课本p20页的活动1、2。
点:精要点拨
个民族 族占92﹪,少数民族中, 族人口最多

民 族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 。

家 傣族— 节、朝鲜族— 舞、蒙古族的 等。

族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_____地区。
民族分 各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
布特点 我国在给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设立
、 、 。
练:当堂训练设计
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汉族 B.苗族 C.壮族 D.蒙古族
2.泼水节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
A.回族 B.满族 C.汉族 D.傣族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
A.贵州 B.云南 C.广西 D.新疆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东北 B.西南、中南、东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华北、华南、西藏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关于未认定为国家单一民族的中国人穿青人
关于水族
补充材料
2014年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消息,从国家民委有关部门获悉,近期没有确认新的民族,我国现有民族数仍是56个。
今天有媒体报道,嫁到四川的贵州“穿青人”姑娘郭丹最近落户夫家,身份证民族一栏写的是“穿青人”。据悉穿青人作为56个民族之外的族群,是否属于汉族,一直没有定论。针对此消息,国家民委有关部门透露,近期没有确认新的民族。
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当前水族人口在三十四万人左右。操水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侗水语支。与古代“骆越”有渊源关系。
水族端午节习俗:水族喜欢糯米饭、粽子和用糯米做成的各种油炸食品,并作为赠送亲友的礼品,水族在端午节前夕吃素食,相传是因为一个小故事,据传水族的远祖从江西迁到贵州三都地区,在此开荒种地,创家立业。远祖为自己的庆祝丰收的时候,上楼取食物时不小心失足跌死,悼念死去的老人,后辈们决心在老人安葬之前不吃荤,而老人去世的日子,正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所以水族有在端午节前一天、或老人去世下葬之前不吃荤的习惯。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2.1地势和地形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在图中熟练填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山脉名称及山脉走向。
难点:我国地势特征对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五种地形:山地、 、 、 、
2.主要地形区
⑴四大高原: 、 、 、 ;
⑵三大平原: 、 、 ;
⑶四大盆地: 、 、 、 。
⑷概念:山区——
3. 主要山脉
⑴东西向山脉 北列:天山—— ;中列: ——秦岭;南列: 。
⑵东北——西南向 西列: ——太行山—— ——雪峰山;中列:长白山—— ;东列: 。
⑶南北走向 北列: ——六盘山;南列: 。
⑷西北——东南向 北列: 、小兴安岭;中列: ;南列:巴颜喀拉山。
⑸弧形山脉: 。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
读教材P23 图2.2 ,描绘一下不同走向的山脉。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秦岭
横断山脉
祁连山
喜马拉雅山
大致走向
简图
绘制
2.结合P25图2.6,找一找山脉之间的地形区,完成课本P25活动3。
互动二:山区面积广大
高原 % 平原 %
丘陵 % 盆地 %
山地 %
总结:我国地形特征 、 。
互动三: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讨论填表:
我国山区
有利条件(优势)
不利条件(劣势)
点:精要点拨
五种地形及比例:山地33%、   、    、    、   。
四大高原: 、 、 、
四大盆地: 、 、 、 。
三大平原: 、 、 。
发展优势:山区在发展 、 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优势 较大。
发展劣势:山区 不便, 难度大,易发生自然灾害。
练:当堂训练设计
1.下列和开发、保护山区不适应的做法是( )
A.陡坡耕种 B.植树造林 C.修疆挡土坝 D.退耕还林
2.我国的各类地形中,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 )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
3.下列不属于山区发展优势的是( )
A、交通 B、林业 C、旅游业 D、采矿业
4.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一组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天山 B.长白山、武夷山、昆仑山
C.武夷山、喜马拉雅山、祁连山 D.天山、秦岭、南岭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在学习中国地势和地势时,以主要山脉为骨架,将平原、高原、盆地填于其中,这样可以更好的记忆效果!
2.怒江溜索
补充材料
很久以前,傈傈族人受到彩虹的启发,拉起了怒江上的第一条溜索。从此,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便被两岸的人们广泛运用。,怒江上的溜索有两种--平溜和陡溜
平溜
平溜的溜索两头一样高,平越大江,来往都可过,但溜到江心后得双臂用劲,攀到对岸。陡溜有一定的倾斜度,一头高,一头低,自然滑向对岸,十分轻快。
陡溜
陡溜一般都是两根,倾斜方向相反,来回都很省力。为了安全,溜的构造除溜索本身外,尚有一块硬木或竹子做成的溜板和一根栓在腰间的麻绳。 过溜索是需要勇气的,当你把生命系在一根并不太粗的绳索之上,当你越过看一眼都头晕目眩的峡谷,当你听到溜索下那震耳欲聋的江水咆哮之声时,心中会不由生出几分怯意。当你看到那些男女老少在江面上自如地溜来飞去,特别是那些大妈带着孩子,背着山羊肥猪一起“从天而降”时,不能不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藤蔑做的溜索很容易磨损,所以过一段时间(短则二三个月,长不超过一年)就得更换一次。换溜时,两岸各选一个力气大的人,先用钓鱼线的一端拴一石子两岸对丢,待两个石子在江心钩边在一起时,便慢慢拉过对岸。而后把鱼线换成较粗的麻绳,这时再将溜索一端固定于一岸的溜桩或大树上,另一端则系在粗麻绳上拉过对岸,固定于彼岸的树上或溜桩上,并用木棍逐段绞紧,换溜就完成了。 今天,横架在怒江上的桥越来越多,但溜索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蔑索已变成了钢缆,溜板也被滑轮所取代,溜索越来越安全。有的溜索已成为当地人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的工具。有的举家大小一同过溜,其乐无穷。远道而来的游人,也可亲身感受一下这凌空飞溜的惊险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2.1地势和地形
课时
第2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我国的地势基本特征,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难点: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以及我国地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三级阶梯
(1)第一级阶梯: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 米以上,主要地形区是 高原,号称 。
(2)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 米左右,地形以 为主。

(3)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平均海拔 米以下,地形以 为主。
2.阶梯界线
(1)一二阶梯界线: 山脉—— 山脉—— 山脉。
(2)二三阶梯界线: —— ——巫山—— 。
3地势总体特征: 。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我国地势总体特征
阅读教材P27“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归纳我国的地势特征。
地形名称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海拔(米)
⑴找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并完成下表。
⑵观察下列两幅图,说说反应地势的不同之处并思考哪一幅更接近我国的地势?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东西部交通有什么影响?
(提示:气候、河流、交通)
互动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阶梯名称
主要地形类型
海拔(单位:米)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1.参照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p24图2.2我国地形分布填写下表:
2.为什么我国许多大型水电站都建在阶梯交界处?
点:精要点拨
地势总特点: 高 低,呈 分布。
地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
三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一二级界限:
势 阶梯界限 二三级界限:

练:当堂训练设计
1.下列地形区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江南丘陵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我国修建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位于 ( )
A.第一、第二阶梯之间 B.第一、第三阶梯之间
C.第二、第三阶梯之间 D.第一阶梯上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什么为主 ( )
A.盆地、高原、山地 B.高原、山地、平原
C.盆地、平原、丘陵 D.丘陵、山地、平原
4.下列山脉中,东西走向的是( )
A.武夷山脉 B.唐古拉山脉 C.秦岭 D.横断山脉
5.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一组什么走向的山脉(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1.温馨提示: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是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高东低的地势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世界上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
补充材料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电站全年累计发电98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4900多万吨原煤消耗,减少近一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如果每千瓦时电能对GDP的贡献按10元计算,三峡电站全年发出的清洁电能,相当于为国家带动创造了近一万亿元财富。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2.2气候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
重点
难点
重点:冬夏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难点: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1)冬季:南北温差 ,1月0℃等温线大致沿 一线分布,最冷的地方是 。
(2)夏季:除了 等地外,我国大部分地区 ,最热的地方是 。
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的主要影响素: 。
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主要的温度带有 、 、 、 、 和一个特殊的 气候区。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读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读图思考并回答:
1.从图中读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气温,由此可见,我国1月气温由南向北越来越_______。
2.我国在1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___℃,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______。
3.分析我国冬季气温这样分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0℃等温线东部大致穿过_______—_______一线, 观察此线在 (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试分析原因。 。
互动二:读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思考:
1.读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气温,我国7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
2.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_____,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这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_______,试分析原因 。
互动三:读图2.17《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读图回答:
1.在图中找出我国自北向南划分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我国的温度带划分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它与1月__℃等温线基本一致,通过________一线。
4.我们的家乡三都所属__________带。
点:精要点拨
冬——温差 (北寒南暖)
差异
南北气温 夏——温差 (普遍高温)

原因: 因素和 因素。
的差异
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高原气候区。
练:当堂训练设计
1.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 B.经度 C.地形 D.地势
2.贵州省位于什么温度带( )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3.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 漠河 B 青藏高原 C 新疆北部 D 帕米尔高原
4.冬季,一个坐火车外出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已装满了他一路上不得不脱下暂时穿不着的衣服.此人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哈尔滨 B.广州-----昆明 C.哈尔滨-----南宁 D.北京------乌鲁木齐
5.冬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 帕米尔高原 B新疆北部 C青藏高原 D漠河
6.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区 B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区
C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D我国夏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利用地图进行形象的记忆比直接记忆要好的多。在学习地理时,要练到手中无图,心中有图的境界。
2.大棚蔬菜
补充材料
大棚蔬菜是指在大棚上覆盖塑料薄膜所种植出来的蔬菜,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多数大棚种菜的农户调查来看,效益是比较明显的。
茄瓜类蔬菜早熟栽培是大棚栽培应用最普遍的项目。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收获。大棚栽培可提前在1─3月定植,3月下旬至7月收获。上市早、产量更高,开花结果期延长,经济效益明显。另外还可根据市场需要,提早播种苋菜、木耳菜、空心菜等喜温绿叶蔬菜,提早上市。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2.2气候
课时
第2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知道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
2.初步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重点
难点
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
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 ;降水最少的地方在 。
3.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该地区 和 的对比关系
4.四个干湿地区: 、 、 、 。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读图《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观察:
(1)读出广州、武汉、北京、乌鲁木齐、托克逊年降水量。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
分布特点或规律: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
(2)在图中找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和降水最少的地方: 。
(3)用彩色笔描出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
 ℃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 山脉和 _河.
互动二:读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
(1) 四大干湿地区植被分别是什么?
(2) 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毫米等降水量线。
互动三: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点:精要点拨
降水总趋势——从 向 递减。
湿润区——森 林
————界限 等降水量线
东西干湿 半湿润区——
差异显著 干湿区 ————界限 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区——
————界限      等降水量线
         干旱区——      
练:当堂训练设计
1.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 ②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等温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递减 B.从东向西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3.下列城市,既位于湿润地区,又属于亚热带的是( )
A北京 B兰州 C南京 D哈尔滨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1.温馨提示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湿润的地区,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划分了湿润地区和非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干旱的地区,根据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同的干湿地区,地表的植被差别很大。东部湿润区,水分充足,可生长高大茂密的乔木。过去这里是郁郁苍苍的森林,后来,人类的足迹来到了这片土地,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只剩东北地区和武夷山区还有大片原始林。
2.吐鲁番葡萄
补充材料
吐鲁番在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上,被称为“火洲”。是我国葡萄主要生产基地,总产量占全疆的52.84%,是全中国的五分之一。由于这里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因而瓜果丰茂,又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吐鲁番的地下水贮量丰富,所以水果中的含糖量非常高。通常说的“吐鲁番葡萄”主要指无核白葡萄,它生长力强,结果多。因其无籽,最适宜晾制葡萄干。吐鲁番的葡萄干是用特殊方式晾制成的,在吐鲁番处处都有用土块砌成的四面通风的花格建筑-——荫房。
利用荫房的热风,自然荫成的葡萄干,果粒色泽仍碧绿鲜艳,果肉柔软,食之酸甜可口,色味俱佳,为国内干果中之珍品,堪称“中国绿珍珠”。 吐鲁番在7月至10月有鲜葡萄上市,其余时间吃到的是葡萄干。葡萄干像葡萄一样,味甜,品种多,价廉物美,最经典的当数“无核白”晒成的葡萄干。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2.2气候
课时
第3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的大致范围
重点
难点
重点:我国气候特征
难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我国气候的两个特征: 、 。
2.主要的气候类型:东部地区由北向南依次是 气候、 气候、 气候;西部内陆地区主要是 气候;青藏高原主要分布着 气候。
3.我国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 、 、 、 的
南部和海南省。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和 等。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气候的两大主要特征。
互动二:完成P39的活动1、2、3.
互动三: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如何影响我国气候?
点:精要点拨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纬度位置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练:当堂训练设计
1.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以( )为主
A.季风气候 B.纬度差异 C.山地气候 D.海洋性气候
2. 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 )
A.地形复杂多样 B.领土辽阔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 )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C.东北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D.两广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4.我国冬季风的主要风向为(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由于本章节的知识点之间关联性很强,学生的学习时要做到温故而知新。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南为南方,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以北为北方,温带季风气候。淮河是一月零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而植物生长受光照和温差的影响,
补充材料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夏季,太平洋海面温度低,气流下沉,地面附近气压高,而亚洲大陆温度高,气流上升,地面附近气压低,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季风 冬季,太平洋海面温度高于陆地,所以海面气压低于陆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西北季风。 积极影响;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消极影响;夏季风带来大量的局部降水可造成洪涝。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可造成旱灾。冬季风带来寒潮,沙尘暴,降温天气。下雪等灾害天气。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2.3河流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掌握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分布。?
2、识记我国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名称、位置及水文特征。
重点
难点
重点:识记我国主要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名称、位置及水文特征。
难点: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区分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 ,?塑造了富饶的 ?,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2、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我国地势? ??,大多数河流? ,最后注入? 。西南地区有些河流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河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在我国内陆,有些河流最终流入 ,有些河流河水沿途 、 、最终消失于荒漠中。?
4、汇集河水的地域称为河流的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 ,?内流河的流域称为? 。?
5、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
。外流区约占全国面积的? ,水量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 ;?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水量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 。?
?6、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 。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大致分界线是什么?
互动二:我国夏季河流的一般水文特征是什么?
互动三:我国夏季河流的一般水文特征是什么?
互动四: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流经哪几个省、市,贯通了哪几大水系?
点:精要点拨
,称外流河
以外流河为主 ,称内流河
夏季: 。
河流水文特征
冬季: 。
练:当堂训练设计
1.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A.黑龙江、长江、雅鲁藏布江??????B.辽河、黄河、额尔齐斯河
C.海河、珠江、怒江??????????????D.淮河、珠江、辽河
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无结冰期?
B.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C.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多,有结冰期?
D.水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可能有结冰期??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描叙,正确的是(????)
?A.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B.夏季风盛行时,我国大部河流出现枯水期????
C.冬季风盛行时,我国大部分河流出现丰水期?
D.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京杭运河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京、津、冀、鲁、苏、浙??????B.津、京、冀、鲁、苏、浙?
C.冀、京、津、鲁、苏、浙??????D.京、津、鲁、冀、苏、浙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知识在于积累,厚积薄发。识记我国主要河流的最终流处就可以很快的判断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如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额尔齐斯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消失的罗布泊
东居延海涅槃重生
补充材料
消失的罗布泊
新中国成立后,兴起多次开垦浪潮,大批内地人迁移西部组成建设兵团,开展土地平整运动,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多座,盲目地用水像个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致使塔里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平方公里萎缩到1000平方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19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迅速干涸。到1972年,罗布泊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罗布泊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
东居延海涅槃重生
东居延海蒙语名苏古淖尔,是今日黑河下游的终端湖。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水域面积30多平方公里,北部最大水深4.12米。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平方公里,和1927年的水域范围相当。在生态系统遭受人为破坏之前,东、西居延海这对姊妹湖,环境优美、物产丰饶,堪称“大漠双璧”。由于黑河下游水量丰沛,在居延地区形成众多的湖泊,其中东、西居延海都是闻名遐迩并有源远历史的湖泊,也是居延绿洲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支撑点。当先民们享受着居延海带来的丰饶物产,陶醉于她优美的自然景观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片泽国水乡有朝一日会变成赤地千里的荒漠,而这种变化于不经意间就已经开始了。西汉移民垦荒,绿洲被开发,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埋下了土地沙化的隐忧。唐朝屯田,创造了“天下富庶无出陇右”的辉煌,也使黑河流域生态逐渐失去平衡。经过1000多年的广泛垦殖和元末明初战争对水源的破坏,古居延——黑城地区成为沙漠化的土地,曾经繁盛一时的黑城绿洲文明,于14世纪走到了终点。如今只剩下一座死城,像一具失去了灵魂和水分的木乃伊,兀立于大漠深处,任狂风吹打,任流沙雕塑。
尽管遭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黑河下游仍有大片水草肥美的三角洲,东、西居延海也分别保持了35平方公里和267平方公里的较大水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发展,对居延地区的影响迅速增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军民开荒屯田、大量砍伐修筑防空工程,对林草植被造成严重破坏。20世纪90年代初,乱采滥挖甘草、苁蓉等中草药材之风和草场超载过牧,加剧了绿洲沙漠化的趋势。人类对自然生态影响的加剧在黑河中游表现得尤为突出。黑河中游地区汉代仅有人口8万~9万人,灌溉土地面积约7万亩;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约55万人,灌溉面积103万亩;现在人口达121万人,灌溉面积发展为334万亩,呈几何增长态势。为了支持农业生产,黑河中游地区加快了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步伐。到1999年,黑河流域建成中、小型水库58座,其中蒸发、渗漏损失严重的平原水库40座,总库容2.55亿立方米。有固定引水渠66个,引水能力268立方米每秒,万亩以上灌区19个。中游引水能力大幅提高,耗水增加,使进入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根据水文资料统计显示:?狼心山20世纪50年代径流量为8.2亿立方米,进入90年代减少到3.47亿立方米,减少4.73亿立方米,递减57.7%。黑河支流上陆续修建水库拦河蓄水,使一些较大的支流也逐渐与干流失去联系
黑河奔向居延海的旅程,已经愈发的沉重和艰难,下游断流时间由20世纪50年代的约100天,逐渐延长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近200天。1961年,西居延海干涸,1992年,东居延海消亡。大漠明珠失去了生命中的最后一缕光泽,居延海成为我国西部继罗布泊之后的第二大干涸湖
2001年2月,国务院召开第94次总理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了黑河流域生态问题,决定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黑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经几年的努力再现居延海碧波荡漾的景象。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2.3河流
课时
第2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能说出长江的基本概况、各河段的划分、特征及其在水能、灌溉、
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2、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能力及学习地理的综合能力。
重点
难点
长江的源流概况、各河段特征和水能开发利用现状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源头是 河,全长 千米,是世界第 长河流,也是我国长度 ?、水量 ?、流域面积 的河流,有“ ? ”、“ ”之称。??
长江流经? ?、 、 、 、 、 、
、 、 、 和 (填简称)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 海。它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省的
和 ?省的 ?。
3.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 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 ?,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 ,其中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从 到 。我国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第 大的水电站。?
4.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通航里程近 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 ,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 ,自古以来就是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有“ ”的美誉。长江航线具有巨大的运输价值,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优点。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完成P49的活动1、2.
点:精要点拨
长江——发源于    、注入  、全长6300千米。
上、中、下游的划分——     、   。
贡献 水能宝库——集中在    河段。
长江     黄金水道——    以下四季通航。
开发
     上游: 加固防洪大堤
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生态问题   修建水库、截弯取直
中、下游: 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等
练:当堂训练设计
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和水量最大的河流
?B.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运输量居各河之首?
C .长江是我国水能蕴藏量最大的河流?
D.长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
A.太阳能资源???B.水能资源? C.煤、石油资源???D.森林资源?
兼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是(??)
?A.四川??B.江苏??C.湖北??D.江西
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区?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1.温馨提示
对于一个信息比较复杂的资料,将其整体记住往往不容易,此时何不如对其进行分解成几块,然后一块一块的啃!如关于长江的知识点把它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块,并在这三块上填上需要记住的信息即可。
关于长江源谜团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
补充材料
长江源谜团
长江源,即长江的源头,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环抱于号称“亚洲屋脊”的昆仑山脉和青海、西藏交界处的唐古拉山脉两大山脉之间。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少有人触及,是科学家、探险者和环保爱好者所神往的地方,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长江源头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
谜团一:沱沱河的泥沙量已有所增加。其原因是洪水流经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草场遭到了自然或人为的破坏,但沱沱河具体是否遭到了破坏以及具体原因还都不得而知。
谜团二:冰川逐年退缩。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长江源区的冰川正在逐年退缩,尤其是上万年前的古代冰川的范围正在缩减。但真正原因还在争论之中。
谜团三:高原湿地退化,2006年9月,原来的海子、沼泽等湿地已不复存在,可以说湿地变成“实地”,大部分地方都已盐碱化。当曲源头的湿地面积至少减少了一半。高原湿地的退化,对长江源来说是一个不幸的生态噩耗。高原湿地的逐步消失从当地来看并不是人为的,而是由于气候变干、降雨量减少造成的,但退化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草场沙化、荒漠化。由此,大量的黄土势必将注入长江,使长江变成“黄河”。谜团四:生态再受威胁。盗猎者与反盗猎执法者用枪对峙,盗猎者猎杀各种珍贵动物并使用氯化汞毒剂。氯化汞的使用意味着如今的盗猎团伙使用的盗猎工具已经变化,不再用容易暴露的枪支盗猎,而是用具有麻醉作用的毒剂来猎杀稀有动物,这给保护长江生态带来了更加严峻的问题。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因其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工程也被部分人反对。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2.3河流
课时
第3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能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了解母亲河的巨大奉献。?
2.理解黄河含沙量特别大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3.知道黄河的忧患,并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重点
难点
1.黄河含沙量特别大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2.黄河的治理措施。
导:学习方法
以旧带新,图文结合、交流合作、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自学内容安排
1.黄河概况?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呈巨大的___字型,注入___海,是我国第 长河。
(2)看P50页图说出黄河流经省区 、 、 、 、 、
?、 ?、 、 ??。(简称)??
(3)看P50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是 ,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是 。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 ,? 。?
2.黄河的忧患?
(1)黄河中游河段及其部分支流流经_________地形区,黄河携带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___量最多的河流,
(2)黄河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含沙量最大的河段是? ,“地上河”发生的河段是 。?
(3)治理黄河的关键是???????问题,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是治理黄河的根本。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是??? 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而不是是第二大河?
互动二:黄河被称为“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互动三:读图2.45“黄河的忧患”、图2.42“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分析完成下表。
河段
黄河忧患
治理措施
表现
成因
上游
中游
下游
治理黄河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精要点拨
概况:发源于    、注入   ,我国第二长河
       上、中、下游的划分——     、     。
黄河的治  贡献:发电、灌溉
理与开发  根本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 
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练:当堂训练设计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流入_______海。
(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①是____________,中、下游的分界②是_____________。
(3)黄河泥沙来自_______游的_______________高原。
(4)③是____________平原,④是______________平原。
(5)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就变成了“_______________”形态。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1.温馨提示
凌汛:是地处较高纬度北方地区河流的特有水文现象。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纬度低的河段气温高河流封冻晚或解冻早,纬度高的河段封冻早或解冻晚。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凌汛。
2.三门峡开闸泄洪 两岸民众疯狂捞鱼
补充材料
2015年7月9日,三门峡水库开闸泄洪,黄河出现流鱼现象,二十余公里的黄河两岸,几千名沿河百姓纷纷涌到岸边滩涂上用渔具冒险捞鱼,场面蔚为壮观。据了解,每年三门峡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期间,由于黄河主河道泥沙大,水流急,水中供氧不足,导致鱼儿翻出水面,形成“流鱼’奇观。

图为河南省三门峡市,在黄河两岸捞鱼的群众。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2.4自然灾害
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初步了解自然灾害及其主要类型。
了解自然灾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重点
难点
重点:常见的自然灾害?
难点:自然灾害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 。?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等。?
3.气象灾害主要有 ?、 、 、 等灾害。?
4.地质灾害主要有 、 、 ?等灾害。?
5.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 、 ?。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是怎么形成的?
互动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互动三:完成P55-P56的活动1、2.
互动四:完成P58的活动1、3.
互动五:对于相应的自然灾害,我们有哪些防灾减灾措施?
点:精要点拨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常见的?????????????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
自然灾害????????????????? 台风灾害:东南沿海?
特点:种类多? 干旱灾害:华北地区?
????????????? 分布广 ?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
????????????????????????? 滑坡和泥石流:西部及西南地区等
练:当堂训练设计
能够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A.台风????B.旱灾????C.涝灾????D.寒潮?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地震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有关方法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科研人员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2.2008年汶川地震
补充材料
5·12汶川地震是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1]?,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的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及中国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重点
难点
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自然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
难点:辨别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
导:学习方法
分析、比较,讨论、作图等方法!
学:自学内容安排
1.这些___________中对人类活动有___________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___________。?
2.自然资源分为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___资源。?
3.常见的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非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_______利用,并注意______________,便能够
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_______________。?
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__________,人均___________。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阅读课本P63-64活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再生资源有哪些?非可再生资源有哪些????
(2)你是如何判断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的????
(3)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互动二:阅读课本P64-65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有哪些自然资源居于世界前列????
(2)为什么我国大多数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
点:精要点拨
可再生
利用
非可再生

自 总量____________?
然 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资 人均____________
源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节约和保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练:当堂训练设计
1.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空气????B??阳光????C??土地????D??小麦?
2.以下一组全部是自然资源的是(????)
A??阳光、森林、土地????B??水能、钢铁、天然气????
?C??土地、阳光、电灯????D??金矿、空气、棉花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一切东西都是自然资源?
B??阳光是一种自然资源?
C??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D??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以下一组全部是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森林?????B??森林、石油??????
C??太阳能、煤矿???D??天然气、水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1.温馨提示
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从学习与生活有用的地理入手,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切忌死搬硬套,读书读成呆子!
2.假如石油突然消失,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
补充材料
假如石油消失!
石油消失第1天:各大加油站前瞬间排起了长龙——对民众来说,这也许是给“大众”“宝马”加油的最后机会。如果你是一位爱美的女士,你会发现,大部分化妆品已经售罄,如口红。
。。。。
石油消失5个月后:由于燃油供应量极低,因此人们开始自己想办法做点什么,而不是坐等政府来解决问题。大家各自凝心聚力在车库或者地下室里研,他们混合甲醇和从废弃物中取得的其他化学物,通过蒸馏自行提炼燃料,几乎个个都成了化学家。。。。
石油消失1年后:世界各国变得越来越孤立,也许这次生离,下次见面就是死别了。。。。
石油消失10年后:。。。。
。。。。。。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3.2 土地资源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重点
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分布差异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农业用地包括 、 、 。
建设用地包括 、 、 。
难利用地包括 、 、 。
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 世界平均水平。耕地占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 %。
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 在 。
南方耕地以 为主,北方以 为主。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
难利用地主要分布在 。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读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分析
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哪几种?说明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呢?
读出各类型土地所占比例?哪几种土地占比例大?哪几种土地占比例小?
互动二: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为什么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而草地却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说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
互动三:完成P70的活动2.
点:精要点拨

类 农业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
土 建设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齐全
地 型 难利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 耕地比重小
人均占有量低
资 分 林地、耕地: 后备耕地不足
源 草地: 地区分布不均
布 难利用地: 西北内陆
练:当堂训练设计
1.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
??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每个科目都有其相应的学科特点,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地理就应做到看图、想图、知图、用图,心有所图,方能大展宏图!
2.《谁来养活中国?》与袁隆平
补充材料
《谁来养活中国?》
1994年,有一个叫做莱斯特·布朗的美国学者写了一篇文章《谁来养活中国?》,声称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最终会影响到全球的安全。

袁隆平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3.2 土地资源
课时
第2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明确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2.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3.知道一些土地保护利用的措施
重点
难点
重点: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及保护
难点: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导:学习方法
分析、比较、讨论、作图等方法。?
学:自学内容安排
1.我国土地利用利用不当的表现有:城市扩张占用了大量_________;?放牧的羊过多,草场________;乱砍滥伐加剧___________;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__________。?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制定____________,加强土地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农耕地区,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牧区,建设____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易遭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造_______,治理_________。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阅读课本P71图3.11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图,回答问题:
图中土地资源遭到了哪些破坏?
我们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举例说明
互动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有哪些?
互动三: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互动四:完成P73-P74的活动1,2.
点:精要点拨
城市扩张,占用 。
存在问题 过度放牧,草场 。
土 乱砍滥伐,加剧 。
地 不当排放,造成 。
基本国策: 。
利 制定 加强 。
用 在农耕区 。
保护措施 在农牧区
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练:当堂训练设计
1.为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利用田边、沟边植树造林????B.在西北地区建设人工草场??

C.在山区开垦梯田,发展种植业??D.在城市大力发展沼气生产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你喜欢旅游吗?那就学好地理吧?别问我为什么?
2.关于石漠化
补充材料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
“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在贵州的石漠化主要集中分布在六盘水、黔西南、黔南、安顺、毕节等地区。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3.3水资源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
难点
重点:水资源的概念及时空分布特点
难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通常把地球上的 称为水资源, 和
是我国的主要的淡水资源。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 ,大致以 为界,南方占全国的 ,北方 。
从时间分配看,我国 季节我国大部分大区降水丰沛; 季节降水少。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了我国南北农业土地利用分式的差异,南方以 田为主,北方以 旱地为主;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造成 频繁。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互动二:从时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互动三:完成P76的活动1,2.
点:精要点拨
空间分布: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分布:
影 响:南涝北旱,北旱南涝,水旱灾
害频繁
练:当堂训练设计
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很难发生干旱??
??B.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有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不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
??D.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 需要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学习一样东西时,当你感觉很吃力,不很懂又懂,不很会又会,恭喜你,再坚持一下!最后连你都会佩服自己。
2.2010西南特大干旱
补充材料
2010年的西南特大干旱,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西部、西藏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国家粮食储备与经济实力因素、干旱预警与应急管理技术落后、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等原因使得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西南大旱成为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有水库因旱灾而干涸,有河流干枯至断流。至2010年3月,长江上游的水位也大减。比如:黄果树大瀑布目前水流量减少到历史最低值。每天只在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少量放水供游客观赏,其余18小时处于断流状态。重庆嘉陵江合川段也干枯至露出河床。长江上游缺水引致中下游的鄱阳湖湖水倒流入长江,若情况不改善,鄱阳湖也有枯水危机。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3.3水资源
课时
第2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2.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难点: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有效措施之一是 。例如 、 等;解
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例如
、 、 工程。
读图3.16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南水北调工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调水路线,其中利用京杭运河的路线是_____线;把________水系的丰富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地区。
造成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人为原因,一是水资源利用率低, 惊人;二是 严重。所以, 和 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水库是如何调配水资源的?
互动二:为什么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点:精要点拨
季节(时间):新修水库
利用
地区(空间):
水资源
节约用水:农业、工业、家庭用水
保护
保护水资源:
练:当堂训练设计
1.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防止水污染
2.下列不符合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A.滴灌?????B.喷灌?????C.自流灌溉????D.推广耐旱作物?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即使不是为了考大学,打工也是需要学好地理的,至少你不会迷路。
2.以色列沙漠农业
补充材料
“让沙漠开满鲜花”节水创造农业神话
干旱缺水是以色列农业生产的大敌,因此“节约每一滴水”、“给植物灌水,而不是给土壤灌水”成为以色列农业的重要准则。以色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 400立方米,而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8800立方米,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就是在这块水资源奇缺的贫瘠土地上,以色列创造了奇迹 般的现代节水农业佳绩: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自建国以来,农产品产量增长了12倍。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4.1交通运输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了解现代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合理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重点
难点
重点:现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难点:学会按照各种运输的性质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现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 、 、
、 。
2.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 。
3.人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会根据 , 等,
考虑 、 、 等方面。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课本P85,完成下列表格。
运输方式
特点
优点
缺点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互动二:我们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需考虑了哪些因素?
互动三:完成P86的活动1,2.
点:精要点拨
长距,量大,笨重: 路
选择合适的 短距, ,鲜货: 公路
交通运输方式 长距,量巨大,笨重:
长距,量小,贵重:
练:当堂训练设计
1.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是(?????)?
A??农业?????B??工业?????C???旅游业????D??交通运输
2.根据下列情况,乘用哪种交通工具最合适?
A.火车?????B.飞机?????C.海轮?????D.江轮?
(1)从南京到西安去旅游 (??????)?
(2)从上海到重庆去参观 (??????)?
(3)从北京急赴广州开会 (??????)?
(4)从连云港到厦门去采购(??????)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飞快发展,高铁几乎可以飞机媲美,比如从贵阳到广州开会,不一定非得做飞机!你说呢?
2.中国高速铁路
补充材料
中国高速铁路?
始于2004年的中国铁路长远规划,2004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我国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高速转向架等九大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时速350公里和250公里两种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第一条即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据“铁总”的介绍?:到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9万公里(而快速铁路网将达4万公里以上)。
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四纵”干线已经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走向全球、友谊的名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高速推进,中国高铁正迅速崛起,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高铁”这一名牌在世界的认知度也正逐步的提升。李克强总理在英国、罗马尼亚、泰国、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国际贸易交流中,主动推介中国的高铁技术。“中国高铁”变成中国人手中的一张“王牌”,高铁的技术与需求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国际贸易战略大合作的力度,中国高铁也将趁此契机冲向世界。
导学案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4.1交通运输
课时
第2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站点。
重点
难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站点。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1.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 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2.从全国来看,我国东部铁路建设比较 ,发展比较 ,铁路网 ;?西部铁路建设比较 ,发展速度比较 ,铁路网 。
3.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 和 两大组。在铁路干线交会处,多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如 、
、 等。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熟悉铁路干线的命名方法有哪些?(结合铁路线: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南疆线。)
互动二:完成P88-P89的活动1,2.
点:精要点拨
东部铁路网密集
分布
我国铁路 西部铁路网
干线的分布 东西主要干线:
南北主要干线:
重要的交通枢纽:
练:当堂训练设计
1.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2.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处是( )
A、北京 B、徐州 C、郑州 D、兰州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贵广高铁
补充材料
贵广高铁
贵广铁路是贵阳至广州铁路,它是西南地区通达华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区际铁路通道,跨黔、桂、粤三省区,由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金阳高新区东侧的贵金线与中心环北线之间的大关区域新贵阳站引出,经龙里,穿斗篷山至都匀,而后由三都沿都柳江经榕江、从江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跨融江和焦柳铁路,经桂林后跨漓江、继经恭城、钟山、贺州进入广东省境内,再经怀集、肇庆、三水、佛山进入广州交通枢纽广州南站。
设计标准是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基础设施设计速度为300公里/小时的无砟铁路,全长857公里,广东境内207.5公里、广西境内348.5公里、贵州境内301公里。贵阳至广州的列车运行时间缩至4小时左右。桥隧共660多公里,其中桥梁210公里,隧道209个,总长度456.022公里,仅仅隧道就超过全长的一半,达到53.2%。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是连接“一带一路”,实现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中孟缅印经济走廊“互联互通”高速通道,缩短西南与珠三角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主备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审核(组长): 同意印制领导签字: 印数:
课题
§4.2农业
课时
第1课时
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教学
目标
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重点
难点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农业差异
导: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自学内容安排
农业主要包括 、 、 、 等部门。
我国人口众多,人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农业。因此,农业是
,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业比较 。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 与
、 与 的差异。
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 地位重要;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 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 和 天然林区,及 人工林区;沿海地区是我国 基地。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耕地多为 ,主种 、
等;以南耕地多为 ,主种 等。
学习
研讨
交流
互动一:分析农业有哪些部门?分别各产什么产品?
互动二:分析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表现为西部与东部、南部与北方差异的原因?
点:精要点拨
主要部门:
重要性:农业是我国国民的基础

种植业:
业 畜牧业:
地区分布 林 业:
渔 业:
练:当堂训练设计
1.我国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
A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5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在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景观应该是( )
A、牧场 B、林场 C、水田 D、鱼塘
X:“展示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
温馨提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将地理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不愁学生不喜欢地理,学不好地理了。
2.王昭君远嫁匈奴天天吃肉会习惯吗?
补充材料
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年—约15年),名嫱,字昭君,汉族,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宫女。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与其为妻,号为宁胡阏氏。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
匈奴饮食习惯
历史上的匈奴人的主要食物是肉类和乳类,部分(主要是考近西域和中原的部族)食用少量简单的面食。匈奴人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畜牧业是其最主要的生活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