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
课前小测
1、2018年5月11日,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的2018年“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C.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D.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2、某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2.6
15.3
20.0
25.0
38.2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0℃时,15.9g M溶于150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
C.若要配制200.0g 25.0%的M的饱和溶液,对应温度必须是60℃
D.80℃时,138.2g 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小于20.0g
3、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中含有少量X,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Y
B.t2℃时饱和的X、Y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Y>X
4、将100g10%的蔗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加入10g蔗糖 B.蒸发掉50g水
C.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D.加入12.5g蔗糖
5、向盛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降右升,该固体和液体试剂不可能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生石灰和水
C.硝酸钾和水 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6、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知识精讲
知识点一 物质的结晶
1、晶体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如硫酸铜、云母、食盐等。
2、结晶: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结晶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蒸发溶剂法,它适用于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沿海地区“晒盐”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得到晶体的原理:由于在较高温度下先制成饱和溶液,当降低温度冷却时,该物质溶解度减小,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溶 质减少,原来溶解在里面的溶质就能以晶体形式结晶析出。
通常是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综合使用:加热使溶液蒸发浓缩(减少溶剂),再冷却结晶。
3、制备硫酸铜晶体:
(1)准备一杯热饱和硫酸铜溶液(要澄清,若浑浊,用脱脂棉代替滤纸,趁热 过滤,速度要快)
(2)静置(避免震动)、冷却(速度要慢)、结晶 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3)方法:选择几颗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用线把一颗硫酸铜小晶体绑好, 悬吊在已准备好的热饱和硫酸铜溶液里,线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静置过夜。 反复操作几次,晶体越长越大成大晶体快
(4)制备条件:晶种少,晶形完整,防震防尘,降温要缓慢
知识点二 几种常见的分离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沉淀法:
常用的凝聚剂:明矾、活性炭
活性炭:(过滤)吸附作用,滤去不溶性物质并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
3、过滤:
a.主要仪器:漏斗、烧杯、 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等
b.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引流),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
端紧靠烧杯内壁。
4、蒸馏法: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
a.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越到下面温度越低,冷凝效果要好;
b.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瓷片:防止液体爆沸。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蒸馏水、结晶水合物)
粗盐提纯(蒸发结晶、冷却结晶)
a.结晶适用: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b.蒸发结晶原理:通过蒸发溶剂,使溶质以晶体析出的分离方法
c.主要仪器: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
d.步骤
溶解:把粗盐放入盛有一定量的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滤去盐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蒸发:①把滤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②用玻璃棒快速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③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 热蒸干。注: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洗涤:用玻璃棒将固体食盐移入一个洁净的过滤器里,用饱和食盐水均匀冲洗。目的是把固体食盐表面的可溶性杂质洗掉。
注:玻璃棒的用途:①溶解:搅拌,加速溶解;②过滤:引流;③蒸发:搅拌, 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6、自来水厂水的净化
(1)物理阶段: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法除去水中的固体颗粒
(2)化学阶段:通入氯气或漂白粉等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杀菌是化学变化,而沉降、过滤和吸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物质分离的方法:结晶法(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方法
适用范围
操作
作用
举例
蒸发溶剂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 影响不大的物质
溶解、过滤、 蒸发、结晶
分离可溶性固 体物质和液体
粗盐提纯
冷却热饱和溶液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显著增大的物 质
加热并饱和、 冷却
分离可溶性固
体物质和液体
硝酸钾提纯(混有少量实验)
沉淀法
分离液体中混有的
不溶性固体
加入明矾、活
性炭等凝聚 剂,搅拌后静 置
使水中悬浮微粒凝聚成大颗 粒而沉淀
泥水净化
过滤法
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不溶性固体
溶解、过滤
除去水中悬浮
的微粒
粗盐提出
蒸馏法
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利用液体沸点 不同)
加热、蒸馏、
冷凝
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物质, 一般为液体
海水中分离水,
不纯净的水
优化提高1、分析所给数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氢氧化钙
0.18
0.15
0.12
0.11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A.将5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
B.30℃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8%
C.50℃时不可能配得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硝酸钾、氢氧化钙两种溶液
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2、20°C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C,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A.小于3克 B.等于3克 C.大于3克 D.大于等于3克
3、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100
甲溶解度/克
0.173
0.165
0.121
0.076
乙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246
A.20℃时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关系:甲大于乙
B.20℃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0克
C.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D.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5、如图试管中盛放的是室温时的硝酸钾、氯化钠、熟石灰的饱和溶液中的一种,现向烧杯内加入硝酸铵晶体,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晶体析出,则试管中盛放的溶液的溶质是( )
A.硝酸钾 B.氯化钠 C.氯化氢 D.熟石灰
6、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
A.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将丙溶液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5g
7、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恒温T℃时蒸发掉10g水,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B.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C.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
8、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NaCl
35.7g
35.8g
36.0g
36.3g
Na2CO3?10H2O
7g
12.5g
21.5g
38.8g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说法:①碳酸钠晶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②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20℃﹣﹣30℃之间 ④从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和MgO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40%,则NaOH和MgO的质量一定相等
B.某KNO3溶液在室温下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和b一定相等
C.一种溶液和一种固体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D.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稀硫酸,加水的质量等于所取浓硫酸质量
10、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2g、5g,第三份蒸干得到KNO3的晶体质量为12.5g,则每份溶液中所含水的量为( )
A.12.5g B.22.5g C.25g D.20.8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