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二章第二节《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第3课时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23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二章第二节《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第3课时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23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3 08:39:51

文档简介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B版选修2-3第二章《概率》的第二节的第三小节。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有关概率和统计的基础知识:等可能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以及分布列有关内容。二项分布是继超几何分布后的又一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而超几何分布在产品数量n相当大时可以近似的看成二项分布。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大量的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近似的的服从二项分布,实际应用广泛,理论上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一种模型的构建。是从实际入手,通过抽象思维,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认知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会对今后数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看,在必修3学生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本知识,知道一些概率的性质以及两类概率模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有关概率和统计的基础知识:等可能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以及分布列有关内容。已经掌握了二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相关知识。
从能力层面看,现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节课的以问题为引领的教学有一定帮助。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化生地组合的学生,所选组合偏理,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并且积极主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容易展开。但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合作创新的精神还有一定程度欠缺,需要老师引导和支持。
三、教学目标分析:
掌握n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模型,会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服从二项分布,总结二项分布问题的解题步骤并能应用到相应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具备从具体事例中归纳出数学概念并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能力。能让学生充分体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主动探究、自主合作、相互交流,获得探究式学习的经验。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本节课的学习中重点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的理解及应用二项分布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二项分布模型的建构。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赛规则:团队成员必须没人独立完成问题,团队中有一人获胜即为团队获胜。
诸葛亮:按照以往经验,我解出的把握有90%。
问题:假如臭皮匠老三解出的把握也只有60%,那么这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个能解出的把握真能抵过诸葛亮吗?
让学生大胆猜测,先不给出答案,带着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从谚语入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新知识,符合“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n次独立重复试验(伯努利试验)
在每次试验中,只考虑有两种可能结果A及 ,并且事件A发生的概率相同.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地做n次试验,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那么称它们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
数学文化:伯努利家族的贡献
提问: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关键在哪?需要把握哪几点?
学生给出独立重复试验模型的特征,定义的提出水到渠成,从而掌握判断的依据。




练习:判断下列试验是不是独立重复试验,为什么?
A、依次投掷四枚质地不均匀的硬币
B、某人射击,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相同的,他连续射击了十次。
C、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先后从中抽出5个球。
D、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
有放回的依次从中抽出5个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给出答案。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加深对n次独立重复试验概念的理解。




探究:
问题二:统计表明:姚明罚球命中率为80.9%; 结合课本例子,请你对姚明罚球作如下分析:
(1)列举4次罚球投中3次的所有可能情况;一共多少种?你能用所学知识作出解释吗?试计算姚明4罚3中的概率是多少(只需列出式子)?
(2)试研究姚明n次罚球投中k次的概率大小,并说明理由.
(3)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如果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前两个问题的铺垫,总结归纳得出一般公式。
将问题分解,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学生更易接受。
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合作、相互交流,使学生充分体现知识的发现过程。











如果在1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概率为p, 则在n次试验中,A恰好出现 k 次的概率为:
其中k = 0,1,2,···,n
引导学生通过上述解答过程。归纳总结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
让学生理解参数n,p,k的含义。
学生看到最后的结果,有一种“拨开云雾看清天”的感觉,这不就是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吗?学生热情高涨,课堂达到高潮,把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变成了对知识的探索 、发现、总结、创新的过程.




例1、在人寿保险事业中,很注意某一年龄段的投保人的死亡率,假设每个投保人活到65岁的概率为0.6,试问3个投保人中:(只需列出式子)
(1)全部活到65岁的概率;
(2)有2个活到65岁的概率;
(3)有1个活到65岁的概率;
(4)都活不到65岁的概率.
例2、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8. 求这名射
手在10次射击中。
(1)恰有8次击中目标的概率;
(2)至少有8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只需列出式子)
例3、将一枚均匀硬币随机掷100次,求正好出现50次正面的概率. (只需列出式子)
例4、某学生在最近的15次数学测验中有5次不及格。按照这个成绩,他在接下来的10次测验中(只需列出式子)
(1)全及格;
(2)全不及格;
(3)恰好5次及格的概率各是多少?
本环节主要是学生练习环节,学生先自行思考、讨论,然后教师提问,通过学生板书和投影仪展示学生答案。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回顾概念,熟练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使学生将本节所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
例1,例2,例3是对公式的熟练应用.
例4的选择目的在于告诉学生们在实际问题中有时不会告诉我们事件A的发生的概率p,需要我们根据题中所给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体现了统计在数学中的应用。




问题三:如果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p,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将事件A发生的次数设为X,试求X的分布列.你能说明为什么把这个分布列叫做二项分布吗?并解释参数的意义。
通过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的学习让学生先自行写出X的分布列。
让学生通过前面所学知识以及练习把握二项分布的本质。




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是X,且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是为:
其中k = 0,1,2,···,n
于是得到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如下:(q=1-p)
板书公式及分布列。
加深学生印象,熟练公式。




诸葛亮VS臭皮匠团队
设诸葛亮解出题目的概率是0.9,三个臭皮匠各自独立解出的概率都是0.6,皮匠中至少一人解出题目即胜出比赛,列出皮匠中解出题目人数的分布列,并计算诸葛亮和臭皮匠团队哪个胜出的可能性大?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将学生解答过程利用手机助手投影展示。
回扣本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考查学生对于二项分布模型的应用。




问题四:分析二项分布与二点分布的练习.
问题五:一个袋子里有6个白球和4个黑球,请你设计一个随机试验,分别满足下列要求:
(1)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
(2)随机变量X服从超几何分布.
课外探究作业:设计一个随机试验,满足随机变量X既不服从二项分布也不服从超几何分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研究讨论,给出结论,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完善补充。
加深学生对这几个模型的理解,并能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




回顾反思,总结提炼:
1、n次独立重复试验;
2、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及结构特点;
3、二项分布及参数意义.
学生先自行思考,然后两人一组相互概述本节课内容。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有反思才有进步,有提炼才能深化.本环节由学生完成,老师予以补充。




必做题:同步练习册49—50
选做题:课本58页习题B组
课外探究的题目富有趣味性且具有弹性,使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采用分层教学,作业布置突出本节课知识点、适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兼顾学有余力的同学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结语: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现,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也是收获满满,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高涨的热情探索数学的奥秘!
课件23张PPT。§2.2.3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情境导入我有90%的把握解出题目我们每个人都有60%的把握解出题目形成概念问题一: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练习:判断下列试验是不是独立重复试验,为什么?
A、依次投掷四枚质地不均匀的硬币.
B、某人射击,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相同的,他连续射击了
十次.
C、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先后从中抽出5个球.
D、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有放回的依次从中抽出5个球.不是是不是是构建模型 问题二:统计表明:姚明罚球命中率为80.9%;
结合课本例子,请你对姚明罚球作如下
分析:(1)列举4次罚球投中3次的所有可能情况;一共多少种?你能用所学知识作出解释吗?
试计算姚明4罚3中的概率是多少(只需列出
式子)?构建模型 问题二:统计表明:姚明罚球命中率为80.9%;
结合课本例子,请你对姚明罚球作如下
分析:(2)试研究姚明n次罚球投中k次的概率大小,并说明理由.构建模型 问题二:统计表明:姚明罚球命中率为80.9%;
结合课本例子,请你对姚明罚球作如下
分析:(3)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如果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计算公式.如果在1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概率为p, 则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A恰好出现 k 次的概率为:(其中k = 0,1,2,···,n )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 练习1、在人寿保险事业中,很注意某一年龄段的投保人的死亡率,假设每个投保人活到65岁的概率为0.6,试问3个投保人中:(只需列出式子)
(1)全部活到65岁的概率;
(2)有2个活到65岁的概率;
(3)有1个活到65岁的概率;
(4)都活不到65岁的概率.反馈练习练习2、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8. 求这名射 手在10次射击中.
(1)恰有8次击中目标的概率;
(2)至少有8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只需列出式子)反馈练习练习3、将一枚均匀硬币随机掷100次,求正好出现50次正面的概率. (只需列出式子)
反馈练习练习4、某学生在最近的15次数学测验中有5次不及格。按照这个成绩,他在接下来的10次测验中(只需列出式子)
(1)全及格;
(2)全不及格;
(3)恰好5次及格的概率各是多少?
反馈练习合作探究问题三:如果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p,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将事件A发生的次数设为X,试求X的分布列.你能说明为什么把这个分布列叫做二项分布吗?并解释参数的意义.此时我们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 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是X,且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是为于是得到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如下:(q=1-p)是(q+p)n展开式第k+1项吗?二 项 分 布诸葛亮VS臭皮匠团队问题:设诸葛亮解出题目的概率是0.9,三个臭皮匠各自独立解出的概率都是0.6,皮匠中至少一人解出题目即胜出比赛,列出皮匠中解出题目人数的分布列,并计算诸葛亮和臭皮匠团队哪个胜出的可能性大?诸葛亮VS臭皮匠团队探究深化问题四:分析二项分布和二点分布的联系问题五:一个袋子里有6个白球和4个黑球,请你设计一个随机试验,分别满足下列要求:
(1)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
(2)随机变量X服从超几何分布.你能结合这个例子分析这两种分布的区别吗?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1、n次独立重复试验;
2、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及结构特点;
3、二项分布及参数意义.总结提炼必做题:同步练习册49—50
选做题:课本58页习题B组课后作业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谢谢您的聆听,
敬请批评指正!评测练习
1.某班有50个学生,假设每个学生早上到校时间相互没有影响,并且迟到的概率均为0.05,试求这个班某天正好有4个学生迟到的概率.
2.某射手射击5次,每次命中的概率为0.6,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5次中有3次中靶;
(2)5次中至少有3次中靶.
3.在某售楼中心,最近的100位顾客中有一位买了某房产商出售的住房。根据这一比例,试问在接下来的50位顾客中.
(1)恰好一位;(2)至少一位;
(3)多于一位顾客买这个房产商的房子的概率各是多少?
4.计算我们班64名学生生日是15号的有2人及2人以上的概率.
5.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为0.8,求:
(1)5次预报中恰有4次准确的概率;
(2)5次预报中至少有4次准确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