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同步练习题、期中、期末复习资料、补习资料:07《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选修4-4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同步练习题、期中、期末复习资料、补习资料:07《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选修4-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2 21: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
【学习目标】
1. 理解坐标系的作用,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2. 了解极坐标的基本概念,会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3. 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表示的极坐标方程.
4. 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5. 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椭圆的参数方程.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向量的有关概念
1.极坐标系
平面内的一条规定有单位长度的射线,为极点,为极轴,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角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就构成了极坐标系。
2.极坐标系内一点的极坐标
平面上一点到极点的距离称为极径,与轴的夹角称为极角,有序实数对
就叫做点的极坐标。
(1)一般情况下,不特别加以说明时表示非负数;
当时表示极点;
当时,点的位置这样确定:作射线,使,在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使得,点即为所求的点。
(2)点与点()所表示的是同一个点,即角与的终边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在极坐标系中,点与其点的极坐标之间不是一一对应而是一对多的对应,即,
, 均表示同一个点.
3.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当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在特定条件下(①极点与原点重合;②极轴与轴正半轴重合;③长度单位相同),平面上一个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有如下关系:
直角坐标化极坐标:;
极坐标化直角坐标:.
此即在两个坐标系下,同一个点的两种坐标间的互化关系.
4.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1)过极点倾斜角为的直线:或写成及.
(2)过垂直于极轴的直线:
5. 圆的极坐标方程:
(1)以极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2)若,,以为直径的圆:
要点二:参数方程
1. 概念: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某个变数的函数:
,并且对于的每一个允许值,方程所确定的点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间的关系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相对于参数方程来说,前面学过的直接给出曲线上点的坐标关系的方程,叫做曲线的普通方程。
要点三: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
1.直线的参数方程
(1)经过定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其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有,即表示直线上任一点M到定点的距离。(当在上方时,,在下方时,)。

(2)过定点,且其斜率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为为常数,);
其中的几何意义为:若是直线上一点,则。
2.圆的参数方程
(1)已知圆心为,半径为的圆的参数方程为:
(是参数,);
特别地当圆心在原点时,其参数方程为(是参数)。
(2)参数的几何意义为:由轴的正方向到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半径所成的角。
 
(3)圆的标准方程明确地指出圆心和半径,圆的一般方程突出方程形式上的特点,圆的参数方程则直接指出圆上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
3. 椭圆的参数方程
(1)椭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
(2)参数的几何意义是椭圆上某一点的离心角。如图中,点对应的角为(过作轴,交大圆即以为直径的圆于),切不可认为是。
(3)从数的角度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实际上是关于椭圆的一组三角代换。椭圆上任意一点可设成,为解决有关椭圆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4.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5.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为(是参数)。
参数的几何意义为:抛物线上一点与其顶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
例1.在极坐标系中,点关于极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 ,关于极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
【思路点拨】画出极坐标系,结合图形容易确定。
【解析】它们依次是或;;().
示意图如下:
【总结升华】应用数形结合,抓住对称点与已知点之间的极径与极角的联系,同时应注意点的极坐标的多值性。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点,则点
  (1)关于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
  (2)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 。
【答案】(1) 由图知:,,所以;
   (2) 直线即,所以或()
例2. 化下列极坐标方程为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1) ;    (2) ;
(3) ;    (4) .
【思路点拨】依据关系式,对已有方程进行变形、配凑。
【解析】(1)方程变形为,
∴或,即或,
故原方程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分别为1和4的两个圆。
(2) 变形得,即,
故原方程表示直线。
(3) 变形为, 即,
整理得,
故原方程表示中心在,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4)变形为,
∴,即,
故原方程表示顶点在原点,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总结升华】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关键是依据关系式,把极坐标方程中的用x、y表示。
举一反三:
【变式1】把下列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们是什么曲线.
(1);   (2), 其中;
(3)     (4)
【答案】:
(1)∵ ,∴即,
故原方程表示是圆.
(2)∵, ∴,
∴,∴或,
∴或
故原方程表示圆和直线.
(3)由,得即,整理得
故原方程表示抛物线.
(4) 由得,
∴,即
故原方程表示圆.
【变式2】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代入方程得.
例3.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1)过极点,倾斜角是;(2)过点,并且和极轴垂直。
【思路点拨】数形结合,利用图形可知过极点倾斜角为的直线为.过点垂直于极轴的直线为;或者先写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再转化成极坐标方程。
【解析】(1)由图知,所求的极坐标方程为;

(2)(方法一)由图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
(方法二)由图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
【总结升华】抓住图形的几何性质,寻找动点的极径与极角所满足的条件,从而可以得到极坐标方程.也可以先求出直角坐标方程 运用所得的方程形式,可以更简捷地求解.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则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是______。
【答案】:。
(方法一)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则原点(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是

(方法二)直线是将直线绕极点顺时针旋转而得到,易知,极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变式2】解下列各题
(1)在极坐标系中,以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的方程为_____,平行于极轴的切线方程为_____;
(2)极坐标系中,两圆和的圆心距为______ ;
(3)极坐标系中圆的圆心为________。
【答案】(1)(方法一)
设在圆上,则,,,,
由余弦定理得
即,为圆的极坐标方程。
其平行于极轴的切线方程为和。
(方法二)圆心的直角坐标为,
则符合条件的圆方程为,
∴圆的极坐标方程:
整理得,即.
又圆的平行于(轴)极轴的切线方程为:或,
即和
(2)(方法一)的圆心为,的圆心为,∴两圆圆心距为.
(方法二)圆即的圆心为,
圆即的圆心为,
∴两圆圆心距为.
(3)(方法一)令得,∴圆心为。
(方法二)圆即的圆心为,即.
类型二: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例4.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1) (,为参数); (2) (,为参数);
(3) (,为参数); (4) (为参数).
【思路点拨】
(1)将第二个式子变形后,把第一个式子代入消参;
(2)利用三角恒等式进行消参;
(3)观察式子的结构,注意到两式中分子分母的结构特点,因而可以采取加减消参的办法;或把用表示,反解出后再代入另一表达式即可消参;
(4)此题是(3)题的变式,仅仅是把换成而已,因而消参方法依旧,但需要注意、的范围。
【解析】(1)∵,把代入得;
又∵ ,, ∴,,
∴ 所求方程为:(,)
(2)∵,把代入得.
又∵,
∴ ,. ∴ 所求方程为(,).
(3) (法一):,
又,,
∴ 所求方程为(,).
(法二):由得,代入,
∴(余略).
(4) 由 得, ∴,由得,
当时,;当时,,从而.
法一:,
即(),故所求方程为()
法二: 由 得,代入得,即
∴再将代入得,化简得.
【总结升华】
1. 消参的方法主要有代入消参,加减消参,比值消参,平方消参,利用恒等式消参等。
2.消参过程中应注意等价性,即应考虑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来说应分别给出、的范围.在这过程中实际上是求函数值域的过程,因而可以综合运用求值域的各种方法.
举一反三:
【变式1】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
(1)(t为参数) ; (2)(t为参数).
【答案】:(1)由得,代入化简得.
∵, ∴,.
故所求方程为(,)
(2)两个式子相除得,代入得,即.
∵ ,故所求方程为().
【变式2】(1)圆的半径为_________ ;
(2)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为( )。
A、双曲线一支,且过点 B、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
C、双曲线一支,且过点 D、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
【答案】:
(1)
 其中,,∴ 半径为5。
(2),且,因而选B。
【变式3】(1)直线: (t为参数)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2)为锐角,直线的倾斜角(    )。
A、 B、 C、 D、
【答案】:
(1),相除得,∴倾斜角为,选C。
(2),相除得,
∵,∴ 倾角为,选C。
【变式4】在极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答案】1
【解析】先把点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再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变式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试求直线与曲线C的普通方程,并求出它们的公共点的坐标.
【答案】C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消去参数后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①
同理得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 ②
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它们公共点的坐标为,
例5.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常数)。
(1)当为常数(),为参数()时,说明曲线的类型;
(2)当为常数且,为参数时,说明曲线的类型。
【思路点拨】通过消参,化为普通方程,再做判断。
【解析】(1)方程可变形为(为参数,为常数)
取两式的平方和,得
   曲线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2)方程变形为(为参数,为常数),
两式相除,可得,即,
曲线是过点且斜率的直线。
【总结升华】从本例可以看出:某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完全相同,但选定不同的字母为参数,则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表示不同曲线。因此在表示曲线的参数方程时,一般应标明选定的字母参数。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点的极坐标为
,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答案】.
【解析】依题已知直线:和点可化为:和,所以点与直线的距离为.
【变式2】已知圆锥曲线方程为。
(1)若为参数,为常数,求此曲线的焦点到准线距离。
(2)若为参数,为常数,求此曲线的离心率。
【答案】(1)方程可化为
消去,得:
∴曲线是抛物线,焦点到准线距离即为。
(2)方程化为,
消去,得,
∴曲线为椭圆,其中,,,从而。
类型三:其他应用
例6.椭圆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由椭圆的对称性知内接矩形的各边平行于两轴,只需求出其中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用来表示面积,再求出最大值。
【解析】设椭圆上第一象限的点,则
当且仅当时,取最大值,此时点.
【总结升华】利用参数方程结合三角函数知识可以较简洁地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求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及相应的点的坐标。
【答案】:设到的距离为,则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为,此时点,即。
【变式2】圆上到直线的距离为的点共有_______个.
【答案】:已知圆方程为,
设其参数方程为()
则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即
∴或
又 ,∴,从而满足要求的点一共有三个.
【变式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C的参数方程为.在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直线l的方程为
(Ⅰ)求圆C的普通方程及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求m的值.
【答案】(Ⅰ) ,;(Ⅱ) .
【解析】
试题分析:(Ⅰ)将圆的参数方程通过移项平方消去参数得 ,利用,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Ⅱ)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
试题解析:(Ⅰ)消去参数t,得到圆的普通方程为,
由,得,
所以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Ⅱ)依题意,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即
解得
【巩固练习】
1.极坐标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   )。
A、双曲线 B、椭圆 C、抛物线 D、圆
2.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则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是______。
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
A、x2+(y+2)2=4    B、x2+(y-2)2=4    C、(x-2)2+y2=4   D、(x+2)2+y2=4
4.圆的圆心极坐标和半径是(   )。
A、    B、
C、    D 、
5.直线和直线=1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平行     C、相交但不垂直     D、无法确定
6.已知点P的极坐标为(1,),那么过点P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
A、    B、  C、   D、
7.直线的参数方程是,则过点(4,-1)且与平行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是 .
8.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则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
9.曲线x2-y=0的参数方程是(   ).
A、        B、
C、      D、
10.设椭圆+=1内接四边形ABCD,其中A(4,0), C(0, 5),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
11.点P位于第一象限且在椭圆上,O为原点,A(a,0),B(0,b),求四边形OAPB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已知点的极坐标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且点在直线上.
(1)求的值及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圆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试求直线与曲线C的普通方程,并求出它们的公共点的坐标.
14.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C的极坐标方程为.
(I)写出C的直角坐标方程;
(II)为直线上一动点,当到圆心的距离最小时,求的直角坐标.
15. 实数、满足,求(1),(2)的取值范围.
16. 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把C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Ⅱ)求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表示圆,变到只是极角的旋转,所以曲线形状仍为圆。
2.答案:。
解析:(方法一)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即可求出;
(方法二)若能抓住是将绕极点顺时针旋转,易知,极点到距离为。
3.答案:B.
4.答案:C.
3.答案:B.
解析:将极坐标下的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再来求这两条直线的关系。
6.答案:C
解析:如图,在所求的直线上任取(),则OP=OAcos∠POA,即1=),
7.答案:-4
8.答案:
9.答案:D
10.解:设椭圆上一点,直线AC方程为5x+4y-20=0.
设P到AC的距离为d.
则d==.
∴=, =,
∴ SABCD=|AC|(+)
=.
11.解:设,

当时,SOAPB有最大值.此时,P点的坐标为.
12.解:(Ⅰ)由点在直线上,可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可化为
从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Ⅱ)由已知得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所以圆心为,半径
以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13.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消去参数后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①
同理得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 ②
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它们公共点的坐标为,
14. 答案:(I);(II).
解:(I)由,
从而有.
(II)设,则,
故当t=0时,|PC|取最小值,此时P点的直角坐标为(3,0).
15. 解:(1)由已知,
设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
(2)
∵,∴.
16. 解:将消去参数,化为普通方程,
即:,将代入得, ,
∴的极坐标方程为;
(Ⅱ)的普通方程为,
由解得或,∴与的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