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5同步练习题、期中、期末复习资料、补习资料:08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基础)--选修4-5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5同步练习题、期中、期末复习资料、补习资料:08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基础)--选修4-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2 21:5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得关系与基本不等式
【学习目标】
1.在复习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及其解法,平均值不等式及简单应用、证明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特别强调了不等式及证明的几何意义和背景,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的数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1 对称性:;
性质2 传递性:;
性质3 加法法则(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推论:.
性质4 乘法法则:若,则
推论1: ;
推论2:;
推理3:;
推理4:.
要点二: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设是一个实数,在数轴上||表示实数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表示实数对应的点与实数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
关于绝对值的几个结论
定理
对任意实数和,有
推论
1.;
2..
3. .
要点诠释:
(1)关于定理,可以把、、看作是三角形三边,很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理解便于记忆,此定理在后面学习复数时,可以推广到比较复数的模长,并有其几何意义,有时也称其为“绝对值的三角形不等式”.
(2)绝对值不等式|+|≤||+||或|-|≤|-c|+|c-|,从左到右是一个不等式放大过程,从右到左是缩小过程,证明不等式可以直接使用,也可通过适当的添、拆项证明不等式,还可利用它消去变量求最值.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的解集
不等式
>0
=0
<0
||<的解集
-<<
||>的解集
>或<-
R
和型不等式的解法
1. 先去绝对值符号,化为不等式组:
?;
?.
2.解关于的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法
1.将不等式两边平方,去绝对值:;
2.解不等式:.
含有两个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解法
一般有三种解法,分别是“零点划分法”、“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法”和“利用函数图象法”.此外,有时还可采用平方法去绝对值,它只有在不等式两边均为正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零点划分法”是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最基本方法,一般步骤是:
(1)令每个绝对值符号里的代数式等于零,求出相应的根;
(2)把这些根按由小到大进行排序,n个根把数轴分为n+1个区间;
(3)在各个区间上,去掉绝对值符号组成若干个不等式,解这些不等式,求出它们的解集;
(4)这些不等式解集的并集就是原不等式的解集.
要点三:平均值不等式
定理1 对任意实数,有(当且仅时,取“=”号).
定理2 对任意两个正数,有(当且仅时,取“=”号).
定理3 对任意三个正数,有(当且仅时,取“=”号).
定理4 对任意三个正数,有(当且仅时,取“=”号).
推广 对于n个正数,有
(当且仅当时取“=”号).
其中,、 叫作这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 因此这个结论也可以阐述为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
要点四: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的性质和基本不等式是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不等式的形式多样,因此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也很多.
比较法
有两种:
1.求差比较法:
任意两个代数式、,可以作差后比较与0的关系,进一步比较与的大小.
①;
②;
③.
2.求商比较法:
任意两个值为正的代数式、,可以作商后比较与1的关系,进一步比较与的大小.
①;
②;
③.
要点诠释:
(1)比较法通常是进行因式分解或进行配方,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来进行判断.
(2)若代数式、均为负数,也可以用求商比较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的两种常用的思维方法.
1.综合法
一般地,从命题的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及运算法则,经过演绎推理,一步步地接近要证明的结论,直到完成命题的证明,我们把这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
2.分析法
一般地,从需要证明的命题出发,分析使这个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逐步寻找使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寻求的充分条件显然成立(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或由已知证明成立,从而确定所证的命题成立的一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要点诠释:综合法的基本思路:执因索果;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执果索因.它们是思维方向互逆的两种推理方法.
放缩法
通过缩小(或放大)分式的分母(或分子),或通过放大(或缩小)被减式(或减式)来证明不等式,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称为放缩法.
要点诠释:放缩法的要求较高,要想用好它,必须有目标,目标可以从要证的结论中去寻找.
几何法
通过构造几何图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来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称为几何法.
反证法
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一般地,首先假设要证明的命题结论不正确,即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利用公理,已知的定义、定理,命题的条件逐步分析,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公理、定理、定义及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此说明假设的结论不成立,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反证法的基本思路:假设——矛盾——肯定
要点五:不等式的应用
不等式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而且也可以解决其他学科中以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应用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先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
②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③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
④写出正确答案.
【典型例题】
类型一: 绝对值不等式
例1.解下列关于的不等式:
(1); (2);
(3)|-4|-|2+5|<1; (4).
【思路点拨】去绝对值,转化为解一元一次(二次)不等式(组)的形式.
【解析】
(1)原不等式等价于,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解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
两边平方得,解得,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解法二:原不等式等价于,
表示数轴上与-1对应的点的距离;表示数轴上与1对应的点的距离.
由于数轴上0与-1对应的点的距离和它到1对应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若要使与-1对应的点的距离和它到1对应的点的距离相等,那么应满足:.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3)原不等式可化为:
当① ② 或③
解不等式组①得:<-8.
解不等式组②得:.
解不等式组③得:>4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8或>-}.
(4)
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1<3,恒成立,故解集为全体实数;
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即 ①
当时,不等式①的解为:;
当时,不等式①的解为:.
综上所述,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总结升华】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关键在于去掉绝对值符号,处理的方法通常是利用绝对值的定义与几何意义或平方等方法.对含多个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一般利用“零点划分”法,分类讨论.如本题(3)中,分别令-4=0, 2+5=0,得两个零点. 故分、和>4三种情况.
举一反三:
【变式1】集合中的最小整数为________.
【答案】-3.
/
【变式2】解下列关于的不等式:.
【答案】当时,得,无解
当,得 解得:
当时,得 解得: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变式3】解下列关于的不等式:.
【答案】
当时,即,因,故原不等式的解集是空集。
当时,即,原不等式等价于,解得:
综上,当时,原不等式解集为空集;当时,不等式解集为.
例2.(2018 中山市模拟)已知函数f(x)=|x-a|.
若f(x)≤m的解集为{x |-1≤x≤5},求实数a,m的值;
当a=2且0≤t<2时,解关于x的不等式f(x)+t≥f(x+2)
【思维点拨】(1)根据绝对值 不等式的解法建立关系即可求实数a,m的值;
(2)根据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进行分段讨论即可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
(1)因为f(x)≤m,所以|x-a|≤m,
即a-m≤x≤a+m,
因为f(x)≤m的解集为{x |-1≤x≤5},
所以a-m=-1,a+m=5,解得a=2,m=3;
(2)当a=2时,函数f(x)=|x-2|,
则不等式f(x)+t≥f(x+2)等价于|x-2|+t≥|x|,
当x≥2时,x-2+t≥x,即t≥2与条件0≤t<2矛盾,
当0≤x<2时,2-x+t≥x,即0≤x≤ ,成立,
当x<0时,2-x+t≥x,即t≥-2恒成立。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绝对值函数,考查解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进行分段讨论。
举一反三:
【变式1】若存在实数使|-|+|-1|≤3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可知,数轴上点到点与1点的距离的和小于等于3.由图可得-2≤≤4.
/
【变式2】(2018 贵州校级模拟)已知函数f(x)=2|x+1|+|x﹣2|.
(1)求f(x)的最小值;
(2)若a,b,c均为正实数,且满足a+b+c=m,求证:/+/+/≥3.
【解析】(1)∵函数f(x)=2|x+1|+|x﹣2|,
当x<﹣1时,f(x)=﹣2(x+1)﹣(x﹣2)=﹣3x∈(3,+∞);
当﹣1≤x<2时,f(x)=2(x+1)﹣(x﹣2)=x+4∈[3,6);
当x≥2时,f(x)=2(x+1)+(x﹣2)=3x∈[6,+∞);
综上,f(x)的最小值为m=3;
(2)a,b,c均为正实数,且满足a+b+c=m=3,
又因为/+/+/+(a+b+c)=(/+a)+(/+b)+(/+c)
≥2(/+/+/)=2(a+b+c),
当且仅当a=b=c=1时,取“=”,
所以,/+/+/≥a+b+c,
即/+/+/≥3.
【变式3】已知函数f()=|+|+|-2|.
(1)当=-3时,求不等式f/()≥3的解集;
(2)若f()≤|-4|的解集包含[1,2],求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本题第(1)问较简单,一般用零点划分法就可以转化,第(2)问容易犯直接求解f()≤|-4|的解集的错误,应该是利用[1,2]是其解集而将绝对值先去掉再转化为[1,2] [-2-,2-]这一问题,注意不要弄反.
【解析】(1)当=-3时,
当≤2时,由f/()≥3得-2+5≥3,解得≤1;
当2<<3时,f()≥3无解;
当≥3时,由f()≥3得2-5≥3,解得≥4;
所以f()≥3的解集为{|≤1}∪{|≥4}.(5分)
(2)f()≤|-4||-4|-|-2|≥|+|.[来源:学,科,网Z,X,X,K]
当∈[1,2]时,|-4|-|-2|≥|+|
4--(2-)≥|+|
-2-≤≤2-.
由条件得-2-≤1且2-≥2,即-3≤≤0.
故满足条件的的取值范围为[-3,0].(10分)
例3. 已知 ,求证
【思路点拨】利用绝对值的两个性质给予证明.
(1)

∴ (2)
由(1),(2)得:
【总结升华】在推理比较简单时,我们常常将几个不等式连在一起写。但这种写法,只能用于不等号方向相同的不等式。
举一反三:
【变式1】 求证:.
【证明】,
∴,
∴。
【变式2】若为任意实数,为正数,求证:
【证明】,而,
∴,得证.
【变式3】
【证明】因为
类型二:平均值不等式
例4. 若,求函数的最大值.
【思路点拨】适当拼凑,利用平均值不等式的定理求函数的最值.
【解析】,
因为,所以和都是正数,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该函数的最大值为.
【总结升华】(1)当若干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若干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求函数的最大值.
【答案】1.
因,所以首先要“调整”符号,又不是常数,所以对要进行拆、凑项,

∴.
当且仅当,即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时,。
【变式2】已知,且,求的最小值。
【答案】16.

当且仅当时,上式等号成立,
又,可得时, 。
类型三:不等式的证明
例5.设为正数,用综合法证明:.
【思路点拨】将不等式从左向右给予证明.
【解析】
/
【总结升华】本题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巧妙拼凑,利用平均值不等式的有关定理,进而证明结论,即“由因寻果”,运用了综合法这一基本的证明方法.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c均为正数,利用综合法证明:,并确定为何值时,等号成立.
【证明】
证法一:因为,,c均为正数,
所以, ①

将上式两边平方,得 , ②
将①②不等式两边相加,得 .
又, ③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当且仅当时,①式和②式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时,③式等号成立.
即当且仅当时,原式等号成立.
证法二:因为均为正数,由基本不等式得,
所以. ①
同理, ②
故. ③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当且仅当时,①式和②式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时,③式等号成立.
即当且仅当==c=3时,原式等号成立.
【变式2】设、、c三数成等比数列,而、y分别为、和、c的等差中项.
试证: 
【证明】依题意,、、c三数成等比数列,即 ,
由比例性质有: .
又由题设: ,
所以
原题得证.
例6.已知,用分析法证明:.
【证明】
/
【总结升华】分析法是由果索因,在用分析法证明问题时,一定要恰当运用“要证”、“只要证”、“即证”、“也即证”等用语.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函数.
若,且,用分析法证明:.
【证明】
要证 
即证明
只需证明
只需证明,
由于,故,
所以
故只需证明,
即证.
即证,
因为,且,所以上式成立.
所以.
【变式2】设,用分析法证明:.
【证明】
要证 ,
只要证 ,
即证 ,
也就是证 ,
只要证 ,
即证 ,
因为 >0,
也就是证 ,
由条件可知,显然成立.
故.
例7. 用比较法证明:..
【思路点拨】本题用比较法给予证明.
【证明】证法一:求差比较法:
/
解法二:求商比较法:
/
【总结升华】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商)—变形—判断符号(比较与1的大小)—下结论。
举一反三:
【变式1】设不等式|2x-1|<1的解集为M.
(1)求集合M;
(2)若a,b∈M,试比较与的大小.
【答案】(1)由|2x-1|<1,得-1<2x-1<1,
解得0<x<1,所以M={x|0<x<1}.
(2)由(1)和a,b∈M可知0<a<1,0<b<1.
所以(ab+1)-(a+b)=(a-1)(b-1)>0,
故ab+1>a+b.
当m>1时,y=logmX在(0,+∞)上递增,

当0<m<1时logmX在(0,+∞)上单调递减,
∴.
【变式2】设,试比较与的大小.
【解析】
/
∵,,
∴.
例8. 用放缩法证明:
/
【证明】
/
/
/
【总结升华】在不等式的证明中,“放”和“缩”是常用的推证技巧.“放”和“缩”的方向与“放”和“缩”的量的大小是由题目分析得出的.常见的放缩变换有变换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如上面不等式中k∈N+,k>1时,
/
举一反三:
【变式】函数,用放缩法证明: .
【证明】=1-


例9.已知,用反证法证明:.
【思路点拨】首先假设结论的否命题成立,以此为条件推出一个错误的结论.
【解析】
//
/
/ /
/
【总结升华】结论中若有“都是”、“都不是”、“至多”、“至少”等字眼,或直接从正面证明较为困难的问题,一般可以考虑使用反证法.
举一反三:
【变式1】试证一元二次方程至多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证明】假设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以上的实数根,且各不相 等。令为方程的三个相异实根,则:
/
这与各不相等矛盾。故原命题成立。
【变式2】若为自然数,且,则中至少有一个为偶数。
【证明】假定均为奇数,令,
/
类型四:不等式的应用
例10.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的经验表明,该商品每日的销售量(单位:千克)与销售价格(单位:元/千克)满足关系式,其中,为常数.已知销售价格为5元/千克时,每日可售出该商品11千克.
(1)求的千克;
(2)若该商品的成品为3元/千克,试确定销售价格的值,使商场每日销售该商品所获得利润最大.
【解析】(1)=5时,,解得=2.
(2)由(1)可知,该商品每日销售量,所以商场每日销售该商品所获得利润为:
当且仅当,即=4时取“=”号.
所以,当销售价格为4元/千克时,使商场每日销售该商品所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42元.
【总结升华】用平均值不等式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   (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正确写出答案.
举一反三:
【变式1】设计一副宣传画,要求画面面积为4840cm2,画面的宽与高的比为(<1),画面的上下各留出8cm的空白,左右各留5cm的空白,怎样确定画面的高与宽的尺寸,能使宣传画所用纸张面积最小?
【解析】设画面的宽为 cm,面积为S cm2,则
当且仅当,即取等号.
所以,当画面的宽为55 cm、高为88 cm时,宣传画所用纸张面积最小.
【变式2】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2的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菜园长、宽个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是多少?
【解析】设矩形菜园的长为 m,宽为y m,则y=100,篱笆的长为2(+y)m.
由可得,
∴2(+y)≥40,
当且仅当=y时等号成立,此时=y=10.
∴这个矩形的长、宽都为10m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是40 m.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2017 红桥区模拟)已知x>-2,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1 C 2 D 0
3.(2018 莱芜一模)已知直线ax+by=1经过点(1,2),则2a+4b的最小值为(  )
A./ B.2/ C.4 D.4/
4. 若实数、y满足,则有(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6 D.最小值6
5. 已知,则与1的关系是( )
A. B.
C.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6. 在用反证法证明“对任意实数,都成立”时,其假设是___________.
7. 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
8.(2018 徐汇区一模)设x、y∈R+且/=1,则x+y的最小值为  .
9. 若对一切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0.(2018 宜春校级模拟)已知函数f(x)=m- |x-2|,m∈R,且f(x+2)≥1的解集A满足[-1,1] A。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B;
(2)若a,b,c∈(0,+∞),m0为B中最小元素且 ,求证:a+2b+3c≥ 。
11. 已知,求证:.
12.(2018 衡阳二模)已知a∈(0,+∞),b∈(0,+∞),a+b=2.
(1)求/的最小值;
(2)若对?a,b∈(0,+∞),/|恒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13. 已知>0,,用分析法证明.
14.用放缩法证明:
/
15. 某企业拟建造如图所示的容器(不计厚度,长度单位:米),其中容器的中间为圆柱形,左右两端均为半球形,按照设计要求容器的容积为立方米,且.假设该容器的建造费用仅与其表面积有关.已知圆柱形部分每平方米建造费用为3千元,半球形部分每平方米建造费用为千元.设该容器的建造费用为千元.
(Ⅰ)写出关于的函数表达式,并求该函数的定义域;
(Ⅱ)求该容器的建造费用最小时的.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0,易知≥0是≥≥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2. 【答案】D
【解析】因为x>-2,则,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所以 的最小值为0,故选D。
3.【答案】B
【解析】∵直线ax+by=1经过点(1,2),
∴a+2b=1.
则2a+4b≥/=/=2/,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选B.
4.【答案】B
【解析】,则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5.【答案】B
【解析】放缩法
.
6.【答案】存在实数,使得.
【解析】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命题.
7.【答案】
【解析】零点分段法.去绝对值符号后,该不等式可化为
① ② ③
解不等式组①②③,取并集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8.【答案】16
【解析】∵/=1,x、y∈R+,
∴x+y=(x+y)?(/)=/=10+/≥10+2/=16(当且仅当/,x=4,y=12时取“=”).
9.【答案】
【解析】令,
则(.
表示数轴上x到点2和-3对应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值为5,即,
所以,.
10.【解析】(1)因为f(x)=m- |x-2|,所以f(x+2)≥1等价于|x|≤m-1,
由[-1,1] A知A是非空集合,所以1-m≤x≤m-1,
结合[-1,1] A可得m-1≥1,解得m≥2,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B= 。
(2)由(1)知m0=2,所以,
所以a+2b+3c= ,
即a+2b+3c≥。
11.【证明】
证法一:


证法二:


证法三:
即,
12.【解析】(1)∵a∈(0,+∞),b∈(0,+∞),a+b=2,
∴/,
∴/,此时/,/.
(2)∵/对?a,b∈(0,+∞)恒成立,
∴//或/或/
/或/或/,
/,∴/.
13.【证明】
由已知>0, >0,可知>0,
要证 ,
需证
即证 1+-->1,
只需证明 ,
即 ,
由条件可知,此式成立,故成立.
14.【证明】左式很难求和,可将右式拆成n项相加的形式,然后证明右式各项分别大于左式各项,叠加得出结论。
证明过程如下:
/?  ??
15.【解析】Ⅰ)因为容器的体积为/立方米,所以//,解得/,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为/=//,
两端两个半球的表面积之和为/,
所以//+/,定义域为(0,/).
(Ⅱ)因为
当且仅当,即时取“=”号.
所以米时, 该容器的建造费用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