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上 12.3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同步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九上 12.3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同步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23 08: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3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昼夜温差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的热量比沙石的热量大????????????????????????????????????D.?水的内能比沙石的内能大
2.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3.由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炒花生或栗子时,通常要往锅里放一些沙子(或粗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使炒锅的温度更高???????????????????????????????????????????????B.?使花生或栗子受热均匀且避免与锅底直接接触时间过长 C.?让沙子(或粗盐)吸收一些水分,使花生或栗子更加干酥脆????????D.?让沙子(或粗盐)吸收部分热量,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花生或栗子变焦
5. 关于水的比热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kg 水在l℃时的热量是4.2×10 3 J??????????????????????B.?1kg 水每升高 1℃ 放出的热量是4.2×10 3 J C.?1kg 水每升高 1℃ 吸收的热量是4.2×10 3 J?????????D.?1kg 水每降低 1℃ 吸收的热量是4.2×10 3 J
6. 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7.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哪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的(?? )
A.?北方冬天,用热水供热???????????????????????????????????????B.?用水来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C.?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D.?夏天在教室里洒水会感到凉爽
8.苏州属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 C.?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9.小明阅读了比热容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4.2×103J/(kg·℃)
干泥土
0.84×103J/(kg·℃)

2.1×103J/(kg·℃)

0.39×103J/(kg·℃)
煤油
2.1×103J/(kg·℃)

0.13×103J/(kg·℃)
水银
0.14×103J/(kg·℃)
砂石
0.92×103J/(kg·℃)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10.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半杯酒精(?? )
A.?比热容变小,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 C.?比热容、热值都为原来的一半?????????????????????????????D.?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1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沿海地区不像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化那么大,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 )
A.?体积????????????????????????????????????B.?密度????????????????????????????????????C.?比热容????????????????????????????????????D.?质量
12.如图是干早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凝固点较低 B.比热容较大 C.沸点较高 D.质量较小
二、填空题
13.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本领强弱的物理量。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物理意义是________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________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
14.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是因为水的________大;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________大
15. 生活中,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________?;冬天下雪后,常在桥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________;在锅中隔水蒸菜,打开锅盖时,看见锅中的水在沸腾,但浮在水上的碗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________?.
16.用电水壶烧水时,如果将壶内20℃的水的温度升高60℃,水吸收的热量是5.04×105J,那么壶内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此知识的地方,请举出一个实例:________?。
17.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在1标准气压下,10kg水温度由50℃升高到100℃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若对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8.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________的________较大.
19.小雨要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 秒表和温度计
实验步骤
________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________?
20.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000t,若水温平均升高0.8℃,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若这些热量被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水)c沙),则砂石升高的温度________0.8℃(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水=4.2×103J/(kg?℃)]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实验小组用两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水和某种液体同时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和该液体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
15
16
17
18
19
20
某液体的温度(℃)
15
17
19
21
23
25
(1)从上表中可得出结论:两种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一般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附:几种物质的比热〔×103J/(kg?℃)〕
物质

酒精
煤油

比热容
4.2
2.4
2.1
2.1
(2)设该种液体的比热容为C1 , 水的比热容为C2 , 则C1:C2=________,查上表可知这种液体可能________.
(3)已知水的质量为0.2kg,在5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
(4)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这种探究方法叫________.
2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
升温20℃所需时间/s
升温30℃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选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23.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取________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某小组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物质,吸热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物质.(选填“甲”或“乙”)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四、综合题
24.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1)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________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是20℃.
(3)在同样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25.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小明家住上了新楼房,新楼使用的是天然气.小明想:将一壶水烧开究竟需要多少天然气呢?他通过实践收集如下数据:水壶里放入2000cm3、20℃的水,大火加热直至沸腾.又在物理书中查到天然气热值为8×107J/m3 . [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1)烧开这壶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如果小明家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40%,烧开这壶水,需要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 :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 故选B.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
2.【答案】C
【解析】 题目中所出现的现象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较小,所会出现题目中所说的特殊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海边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海边地区比沙漠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3.【答案】D
【解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改变,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4.【答案】B
【解析】 A. 放入沙子(或粗盐),对火焰的燃烧并没有影响,不能改变炒锅的温度,A不符合题意。 B. 放入沙子(或粗盐)后,就会使被炒的食品与沙子(或粗盐)混合起来,使得花生或栗子受热均匀且避免与锅底直接接触时间过长,可以避免栗子变焦,B符合题意。 C. 即便是不加沙子(或粗盐),花生或栗子中的水分在高温的环境下,同样会蒸发掉的,所以加不加沙子,并不是食品更加干酥脆的根本原因,C不符合题意。D. 加入沙子后,的确可以吸收部分热量,但是对于锅中被炒物体的温度来说,并没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沙子炒干果可以使物品受热均匀.
5.【答案】C
【解析】 水的比热容是4.2×10 3 J/(kg℃),表示的意义是: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00J. 故答案为:C. 【分析】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单位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6.【答案】B
【解析】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石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故河水是凉凉的,而石头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 故选:B. 【分析】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
7.【答案】D
【解析】 :A、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防冻,要向稻田里灌水,不符合题意; D、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水分的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即蒸发吸热.
8.【答案】B
【解析】 :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故选B. 【分析】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
9.【答案】D
【解析】 比较水银、干泥土和铜的比热容可知,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故此题选D。 【分析】由表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得多,因此在同样吸热或放热的情况下,水温变化小,而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沿海地区水多,而沙漠地区以砂石为主,故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选项A正确。比较水和冰的比热容可知,选项B正确。由表可知铜的比热容比铅的大,由公式Q吸=cm(t-t0)可知,在m和(t-t0)相同时,c越大,Q吸越大,故选项C正确。比较水银、干泥土和铜的比热容可知,选项D错误。
10.【答案】D
【解析】【分析】比热容和热值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解答】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剩下另一半时,比热容和热值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和质量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考查了比热容的概念和燃料热值的特点,学生要牢固掌握.
11.【答案】C
【解析】
【分析】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小的物体与比热容大物体吸收同样的热量,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升高的快.
【解答】“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我国新疆某些地区都是沙漠或沙石,没有水,沙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石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快,故中午温度很高;同样,沙石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温度降低的也很快,故夜晚和早上温度很低,需穿皮袄. 跟体积、密度和质量无关. 故选C。
【点评】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12.【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玉米利用水调节自身的温度,所以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特点,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有助于调节玉米植株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植株造成损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关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等等.
二、填空题
13.【答案】1 kg;1℃;4.2×103J
【解析】【解答】(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故答案为:1 kg;1℃;4.2×103J. 【分析】根据比热容的概念解答即可.
14.【答案】比热容;硬度
【解析】【解答】(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2)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故答案为:比热容;硬度. 【分析】性质决定用途,关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等等.
15.【答案】比热容大;降低;碗中的水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
【解析】【解答】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 (2)冬天下雪后,常在桥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使水不易再结冰; (3)因为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碗内的水也达到沸点.碗内的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但由于锅中的水和碗内的水温度相同,不再发生热传递.所以碗内的水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比热容大;降低;碗中的水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 【分析】(1)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多. (2)当水中含有杂质时,其凝固点会降低; (3)沸腾的条件有两个: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液体才能沸腾.
16.【答案】2;大;汽车发动机里用水做冷却剂等
【解析】【解答】Q吸=?,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 【分析】比热容。
17.【答案】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2.1×106;不变
【解析】【解答】水的比热容的表示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在1标准气压下,10kg水温度由50℃升高到100℃所吸收的热量是Q=cmΔt=4.2×103J/(kg·℃)×10kg×50℃=2.1×106J;加热到100℃时,达到沸点,再继续加热,水会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2.1×106;不变. 【分析】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及物理意义;水达到沸点时,在水沸腾的规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18.【答案】水;比热容
【解析】【解答】解:沿海地区多水,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昼夜温度变化不大. 故答案为 水,比热容.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
19.【答案】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②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并填入表格;③放入装置,分别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④每隔30s记录一下水和煤油温度记入表格,并计算出温度的变化量;
【解析】【解答】解:(1)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实验器材:水、煤油、烧杯、铁架台、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秒表、温度计;(3)实验步骤: 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②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并填入表格; ③放入装置,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④每隔1min记录一下水和煤油温度记入表格,并计算出温度的变化量. 分析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后温度的变化量,温度变化量越小的说明其吸热能力强. 故答案为:见上述过程. 【分析】在研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我们必须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必须用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来比较,即看它们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大小,或比较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热量的多少均可.
20.【答案】3.36×1010;大于
【解析】【解答】Q=cm△t=4.2×103J/(kg?℃)×1.0×107kg×0.8℃=3.36×1010J;因为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根据公式△t= 可知,热量相同时,沙石升高的温度高,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大于0.8℃。 故答案为:3.36×1010 , 大于. 【分析】运用Q=cm△t进行解答,因为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热量相同时,沙石升高的温度高.
三、实验探究题
21.【答案】(1)不同 (2)1:2;煤油 (3)4.2×103 (4)控制变量法
【解析】【解答】解:(1)由Q=cm△t可知,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不同;(2)因两种液体的初温和质量相同,并且吸收相等的热量,所以Q水=Q液 , 因为Q水=c2m(t2﹣t0),Q液=c1m(t1﹣t0), 所以c2m(t2﹣t0)=c1m(t1﹣t0), 代入数值4.2×103J/(kg?℃)×(16℃﹣15℃)=c1(17℃﹣15℃) 则c 1=2.1×103J/(kg?℃), 则 = = ;由表知,该液体是煤油.(3)Q水=c水m(t2﹣t0)=4.2×103J/(kg?℃)×0.2kg×(20℃﹣15℃)=4.2×103J;(4)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不同;(2)1:2;煤油;(3)4.2×103;(4)控制变量法. 【分析】(1)已知用两只同样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同时加热,由表格可知两种液体的温度变化;(2)液体的比热容为c1 , 水的比热容为c2 . 结合热量公式Q=cm△t进行求解;(3)根据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4)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控制别的因素,只让一个因素变化,用到控制变量法.
22.【答案】(1)加热时间 (2)大于 (3)沙子
【解析】【解答】解:(1)实验采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加热时间越长,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就多,因此实验中用吸热时间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2)因为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根据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根据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可知,沙子的温度变化的大.故答案为:(1)加热时间;(2)大于;(3)沙子. 【分析】(1)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时间越长,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就越多;(2)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和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比热容大的 吸收的热量就多;(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利用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即可判断.
23.【答案】(1)相同;加热时间 (2)乙;甲
【解析】【解答】解:(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所以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样加热1min,甲升高4℃,乙升高8℃时,乙升温较快;若两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加热更长的时间,即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故答案为:(1)相同;加热时间;(2)乙;甲. 【分析】比较物质吸热能力实验需要应用控制变量法,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答题;用相同的热源对液体加热,液体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质量相同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越多,液体吸热能力越强.
四、综合题
24.【答案】(1)A (2)质量 (3)2.1×103
【解析】【解答】解:(1)油比水的比热容小,说明质量相同的油和水在温度升高相同度数时,油比水吸热少,或质量相同的油和水吸收相同热时,油比水温度升高的多.(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质量相同的水和油.(3)由Q水吸=Q油吸得,c水m水(t水﹣t0)=c油m油(t油﹣t0),代入数据得, 4.2×103 J/(kg?℃)×m水×(25℃﹣20℃)=c油m油×(30℃﹣20℃), 其中m水=m油 , 可以约掉,解得c油=2.1×103J/(kg?℃); 故答案为:(1)A;(2)质量;(3)2.1×103 . 【分析】(1)由于物质吸热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应控制它们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比较它们吸热多少(加热时间长短),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大;或控制它们的质量和吸热多少相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升高的温度高,比热容小.(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3)相同条件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水和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是已知的,根据公式c水m水(t水﹣t0)=c油m油(t油﹣t0)解方程得出油的比热容.
25.【答案】(1)解:已知水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公式可求水的质量,还知水的初温你和末温,根据公式Q=cm△t可求水吸收的热量.烧开这壶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4.2×103J/(kg℃)×2kg×80℃=6.72×106J; (2)解:根据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40%,利用Q=Vq可求得需要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炉具效率,解得V=Q/q=0.21m3.
【解析】【分析】利用比热容,根据比热容计算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结合燃料的利用率和燃料的热值计算消耗的燃料的多少. 此题是热学常见的综合题,考查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