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展馆展示(部分)世 博 传 奇 西班牙 立体主义画派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与一生穷困潦倒的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的耀眼光芒至今没有衰退。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是位多产画家,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毕 加 索“我不是在寻找,而是在发现。
我的每一幅画里都有我的血。”
1937年4月26日,在西班牙内战的高潮时期,德国纳粹空军帮助西班牙反动头子佛朗哥轰炸了西班牙北部故都格尔尼卡城。这次空袭是第一次对平民的恐怖轰炸,它杀害了数千名无辜的牺牲者,并立即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抗议。历 史 背 景?????? 毕加索为创作《格尔尼卡》,先后画了许多草图,这是他在创作初期画的两幅草图。从中不难看出画面上方有一个太阳,马没有出现,但人物的安排已初步确定。大约六稿时才把构图画成目前的样子。创 作 轨 迹1、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从而掌握从艺术家创作意图的角
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方法;
2、帮助学生增强美术鉴赏的兴趣,提
高美术鉴赏的能力。? 学习目标1.来自现实:对具体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2.来自艺术:阐明自己的独特主张。现实艺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这幅画是夏加尔为了表达对未婚妻蓓拉的爱意,运用了超乎想象的新形式,表达了他的梦想。画面比较梦幻幽默:妻子在帮他庆祝生日时,手捧鲜花,画家被突如其来的惊喜感动得大跳起来,回头搂住爱人亲吻,此画表达了画家愉快的心情和对美好爱情的赞美。 毕加索利用自行车把和车座形象组合,经现成品铸铜创作的《牛头》就是创造冲动和欲望的集中体现。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1、特定社会
2、文化环境
3、艺术家的个性、知识水平和家庭等 为什么相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创作意图呢?《离婚诉》 版画 1943年 古元《怒吼吧,中国》版画 1935年 李桦一身傲骨,一怀正气——精讲点拨徐 悲 鸿《愚公移山》中国画 1940年 徐悲鸿 简述我国1940年的社会背景,并体会这件作品的历史意义,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合作探究 《愚公移山》极具现实意义,是徐悲鸿画作中的神品,画作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技巧有机地融会一体,独创了他“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使之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非凡事件。它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作者借这个故事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在横长的构图中,挖山者左右横向排列,顶天立地,赤裸着身躯,高举铁耙,挖掘不止。
当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 素有“中国近代绘画之父”之誉的徐悲鸿,是我国近代画坛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学习诗文书画。1917年留学日本, 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7年回国。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徐悲鸿作品欣赏(中国画)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骄傲,但又不能缺乏骨气。生活中取得一点成绩不要沾沾自喜,也不要轻易向一点挫折低头气馁,乃至颓废不已。 你如何理解徐悲鸿的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结合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想法。 徐悲鸿的勇往直前、爱国爱民、刻苦努力,包括他生活中的节衣缩食、艰苦奋斗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徐悲鸿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本 课 小 结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特定社会文化环境艺术家的个性、
知识水平和家庭等现实艺术 对艺术家创作意图的理解可以引申到人生。什么是人生中的最美?有的人追求外表,有的人追求内在,有的人追求享乐,有的人追求奋斗,有的人奉献,有的人索取。总之形形色色的人生之路,刹那间的选择会决定一生。
人类在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只要社会的车轮前进,这种追求就不会停止,只要符合真善美,这样的人生就是最美的。创意短片——毕加索的《哭泣的女子》《哭泣的女人》
1937年作 布面油画60.8厘米×50厘米 英国伦敦塔特陈列馆收藏 立体主义画家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作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他们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重新组合的碎片型态展现目标。 观看完创意短片后,根据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特点,动手画一下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的脸,要体现“立体”和“重组”。课堂展示 请结合这两个作者的命运经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幅作品的?蒙克《呐喊》梵高《星月夜》课后巩固提升 梵高和蒙克的作品创作意图都是为解决撕裂他心灵的内心冲突,对生活中遭受的挫折的宣泄。他们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决不低头,用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使自己升华为一个伟大的人,为后世亿万人所敬仰。 我们现在的高中生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弱,我们必须设法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了解,性格决定了人生,但人的潜能却是无限的,在逆境中和巨大的压力中,有的人会被巨大的压力所打倒,而有的人却可以在巨大的压力下升华,我们要培养自己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使自己成长为伟大的人,而不是那个被压力和挫折所打倒的人。
假如生命是船,我希望我们同学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拼搏,活出最为精彩的人生。《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导学案
学习目标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某种意图的。
学习重点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不同。
课前导读
在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艺术大师罗丹的一尊巴尔扎克雕像。雕像身披宽袖长袍,头部微仰,双唇轻闭,额纹紧蹙,目光深邃,仿佛正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捕捉一个确切的词语。可是仔细一看,会发现雕像没有手。其实,罗丹最初雕塑这个作品时,雕像的双手是完好的。只是因为这双手雕塑得太出色了,以至转移了人们应该注意的视线——这尊雕像的脸部,因为罗丹的创作意图是为了表现巴尔扎克深思的神态。因此,当罗丹在雕像完成后,听到他的学生对这双手发出的赞扬声:“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这双手,它们简直像活了一样!”“老师,如果您不再创造别的,单凭这双手也足以使您永垂不朽了。”听了这些,罗丹不但不感到高兴,相反却怒气冲冲地抡起大斧,把“这双举世无双的完美的手”砍了下来。他严肃的告诉学生们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们已经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所以我不能不把它们砍掉。”任何艺术品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它每一部分的布局,都必须服从整体的需要,服从整个创作意图的需要。罗丹雕塑的这双手固然美,但它却冲淡了巴尔扎克雕像整体的意图,喧宾夺主,砍掉它是不足惜的。
新知探究
1、创作意图
即艺术家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应该说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有其创作意图,只不过可能有的意图明显,而有的不明显,即意图是隐藏在作品的形象或情节、形式之中。
2、艺术家神秘吗?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其实,艺术创作并不神秘,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只不过他们的产品是艺术,使用的手段是视觉语言,他们比一般人更具有视觉上的敏感性,他们是在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因此,一旦他们受到现实或是艺术的某种触动时,便会有感而发,激起表达的冲动与欲望。
3、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情境
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个性、知识水平、成长环境、家庭等
古元《离婚诉》和李桦《怒吼吧,中国》对比:李桦成长于国民党统治区,受到的是鲁迅传播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就意在以表现主义的风格揭露和批判现实。这幅作品概括了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迫下挣扎、觉醒并起而反抗的精神力量。而古元是成长于延安解放区的民主环境中,在毛泽东精神的指导下,他的作品则意在以朴实、平和的写实风格呈现和歌颂延安人民的生活景象。
精讲点拨
【一身傲骨,一怀正气】?? 姓名:徐悲鸿??? 出生日期:1895年7月19日??? 病逝日期:1953年9月26日??? 籍贯地: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 家人:父亲徐达章、前妻蒋碧薇、夫人廖静雯、儿子徐庆平、女儿徐静斐??? 身份: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代表作品:《泰戈尔像》、《奔马》??? 个人简介:徐悲鸿,自幼随父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美术作品。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及个人画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及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在绘画上,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实,提倡师法造化。“尽精微、致广大”。反对因循守旧,注重兼蓄并收,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练、准确,注重线与面的结合;油画长于人物、风景,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兼工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善画马,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他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教学上主张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材。代表作有:油画《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晨曲》、《泰戈尔像》、《奔马》等。有多种画集、研究文集出版。著有《徐悲鸿艺术文集》等。1953年9月26日卒于北京。???
合作探究
简述我国1940年的社会背景,体会这件作品的历史意义,深入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课堂展示 欣赏创意短片后,完成你所独创的“立体主义”作品。
课后提升 结合梵高和蒙克的命运经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幅作品的?
提示:
梵高和蒙克的作品的创作意图都是为解决撕裂他心灵的内心冲突,对生活中遭受的挫折的宣泄。他们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决不低头,用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使自己升华为一个伟大的人,为后世亿万人所敬仰。
升华:
我们要设法改变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弱的现状,要了解,性格虽决定人生,但人的潜能却是无限的。在逆境和巨大的压力中,有的人会被打倒,而有的人却可以得到升华,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使自己成长为伟大的人,而不是那个被压力和挫折所打倒的人。假如生命是船,希望大家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拼搏,活出最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