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十八节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课件(13张幻灯片)+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十八节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课件(13张幻灯片)+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7-22 22:33:47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高一年级第十八节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聆听两首音乐片段,谈谈你的感受。片段1片段2片段3片段4片段5标题音乐标题音乐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又有一个综合性音乐形式。
“标题音乐”往往与“纯音乐”(非标题音乐)相对应。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完成于1830年,它有一个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这个艺术家实际上就是作曲家自己。因而这是一部自传式的标题交响曲。
《幻想交响曲》由五个乐章组成,而且每个乐章都有自己的小标题。分别是:“梦幻与热情”、“舞会”、“田野景色”、“赴刑进行曲”和“妖魔夜宴之梦”。
《幻想交响曲》作曲家对爱尔兰女演员史密荪一见钟情,暗恋着她,他把自己的全部恋情写进了作品。
为了便于阐述作品的文学构思,柏辽兹在总谱扉页上增加了一段文字说明:
写在扉页上的话 一个具有病态的敏感和丰富的想象力的青年音乐家,因失恋在绝望中吞服鸦片自杀。由于服用的剂量过少而没有丧命,但他却像梦见各种怪诞不经的幻想一般昏睡不醒。这时,在他昏睡的脑海中,他的感觉、情绪和记忆都变成了音乐的意向和乐思。他心爱的女人在他看来也变成了一支曲调,像一种固定乐思一样,到处都可以看到和听到他。曲调固定乐思固定乐思《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 片段3 片段1 片段4 片段2 片段5豪华的节日宴会喧哗声中,他在舞会上遇见了心爱的人。你眼中的柏辽兹是怎样的?作者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刻意的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青年那种“精神上的病态”。
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很多人物如出一辙。如:法国作家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英国作家德昆西的《一个吞服鸦片的英国人的自述》。
标题音乐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标题音乐就是在非标题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题音乐使听众能够更直接的了解作曲家的意图,理解乐曲更方便。标题音乐的开山鼻祖当属法国作曲家柏辽兹。
由于我们只听了《幻想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不得不引述作者的另一段话:如果单独演奏这部《幻想交响曲》,而不是同它的续集——抒情独角戏《列里奥》连在一起上演的话,这里提供的文字说明就非绝对必须,只要保留乐章的标题就行。这就是说作者更希望音乐本身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不是依靠戏剧情节的构思来诠释音乐。
拓展: 根据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 音乐创编的迪斯尼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