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 上册 《认识图形》
1课时(40分)
学习分析:
学生在前面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折、剪、拼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分类与命名,及其间的联系与变换。
2.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的观察、发现、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多边形及感受其间联系的活动过程,学会将一些物体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四边形、五边形的分类与命名。
2. 感受图形间的联系与变换。
教具:多媒体课件、钉子板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图片、若干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谈话: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图形(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在哪些地方见过),(课件出示)看看你们认识它们是什么图形呢?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你们从没去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那里有神奇的图形精灵。大家想不想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探索新知、提炼建模。
1) 认识四边形
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图形王国”,猜猜我变出的是什么形状?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建立概念模型,体会到可以根据图形的边的数量来命名,为后面的学习五、六边形巧舍伏笔。)
2)小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就像兄弟俩,他们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呢?你们知道吗?猜猜看?
3)指名几个同学猜一猜。板书:四边形。
过渡语:他们为什么称自己四边形呢
(三)、辨认四边形
1)用手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
小结:由四条直直的边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四边形。
2)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
(四)、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1)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同学拿出手中的一张长方形图纸,先折一个角,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看能剪出个什么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
3)小组交流,老师参与活动中。
4)数一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叫做几边形。板书:五边形
5)再将另一个角折入。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利用四边形的经验自主迁移,从而建立五、六边形的概念。)
提问:这又是几边形? 板书:六边形。
(五)火眼金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在钉子板上用橡皮圈圈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数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
3)观看课件思考:依次折一折,每次折出的是几边形。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
(六)小组讨论、动手实践。
1)摆一摆,填一填。小木棒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不仅使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深刻、更清晰,也使学生对图形间的联系和变换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想想做做第5题。
(七)欣赏图形,感受图形。(课件出示)
用多边形还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画!
(设计意图:知识源于生活,知识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之美、数学之美、生活之美。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