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 一亿有多大 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 一亿有多大 教案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3 08: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活动,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
2.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了解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初步渗透由部分推算整体的数学思想。
3.学会用生活周围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
4.经历与他人合作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1亿有多大”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综合与实践。学生已经认识了亿以上的大数,学习了计算器,认识了一些常用的计量单位且会进行简单的换算等,为探究“1亿有多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储备。但大数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比较少,数感还需进一步培养与提升。
教材分析
? ? ? “1亿有多大”属于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了这个综合应用的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互联网搜索等可想象的素材充分体验、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
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了解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10亿多杯?1亿是多大?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力图带领学生向更深一层探索。
数一数,从时间中感受1亿的大小。
1、猜想。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数单位,知道1亿是一个很大的数。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猜想数1亿个作业本需要多长时间?究竟是不是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呢?我们需要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验证?
【设计意图】初步渗透推算思想。
2、活动实验。
师:你认为怎样验证?(可以先计算数出一部分本子的时间)你们明白他的意思吗?先测量小数量,再计算大数量。
师:那一部分应该是多少?
3、小组讨论、活动、展示交流。
(1)小组上台展示。介绍小组活动成果。
结论:1亿个本子需要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数将近3年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实验、推理、对照,使学生充分从时间上感受1亿的大小,从而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
(2)请大家对照这个小组研究成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东大郊小学大约有100名学生,如果每人每年使用20个作业本,那么一亿个作业本够使用多少年?
学生计算、汇报。
【设计意图】针对这1亿个作业本的作用进行延伸,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感知加深,进一步感受知识的生活价值。
三、摞一摞,从高度中感受1亿的大小。
师:我们洛阳的最高建筑龙塔高369米,1亿枚面值1角的硬币摞在一起的高度会有它高吗?(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来帮助我们想象1亿有多大。)
学生大胆猜测,小组活动,填写活动表格,反馈推算结果:约
900多个。
师:为什么小组推算的结果不尽相同?
生:有误差。
对比之前的猜想,学生谈感受。
师:全国大约有1亿名在校小学生,如果每个小学生每天节约1枚1角硬币的话,那么每天就能节约多少角?相当于多少元?如果1000元可以帮助一名贫困儿童完成学业,那么全国小学生每天节约下来的钱可以帮助多少名贫困儿童完成一年的学业?
学生计算,谈感受。
【设计意图】针对这1亿枚硬币的意义进行延伸,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感知加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读一读,从生活中感受1亿的大小。
师: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和1亿有关的例子。出示课件:
1、一分钟如果是90次心跳,一亿次心跳大约要有2年多。
2、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3、1亿粒大米约重2500千克,相当于100名二年级小学生的体重。
4、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1亿粒大米可供一个人吃17年。
5、地球是一个年轻的星球,她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
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优良品质。
五、信息回归,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重回顾广告词: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10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
地球3圈。
师:再看这条信息,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通过让学生对比课前和课后对同一条信息不同的感受,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师拿出一个香飘飘奶茶的杯子:一个杯子看起来很短,但是10亿多个连起来就不容小觑了,竟然可以绕地球3圈。“亿”这个单位真的很大。
师:请一位同学来摸一摸奶茶杯子的材质。
生摸杯子。
师:这个杯子是用什么做的?你还在哪儿见过类似这样的材质的容器?
生:一次性纸杯、桶装方便面、一次性饭碗……
师:那你知道这些纸质的容器是什么做的吗?(树木)
师:想知道纸杯对树木的危害吗?出示课件:
每年造一次性筷子需砍伐树木2500棵!而且这些树木必须年龄在50—60年!但这些筷子的用处并不大,只是为了用餐。餐后,它便没有用了!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正因为这样,鸟儿没有了家。
学生思考,谈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互联网资源和交流性评价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六、梳理反思,全课总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