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教学难点: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三、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情景引入,滑滑梯的情景
揭示课题:看来,我们要知道滑梯多大的角合适呢?需要测量。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探究新知
1、自主量角
师:怎么量角的大小呢?
生:用量角器。(预设)
师:用量角器,同意吗?
生:同意。(预设)
师:(板书:量角器)都知道呵?那会量吗?
生:......
师:先试试看,好不好?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作业纸,我们先用量角器量一量∠1.
教师巡视,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1。
选一位量错了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不会量,很正常,还没学嘛!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
2、找角并认识量角器
A、学生在作业纸上找角,并用笔做好记号。(第一个纸量角器上)
请学生展示并介绍中心点和0度刻度线。
B、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60度的角,尽可能和同学画的不一样。
C、介绍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D、在第三和第四个纸量角器上分别画1度的角和158度的角。
课件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
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再次观察量角器看到了什么?
2.再次量∠1的度数。
3、学生上台展示,(最好找开始上来过的那位学生)
总结量角的方法: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用简洁形式表示50°。
4.请大家观察∠2,先不量,估一估,与∠1比一比,哪个角大?
你的判断对吗?量一量。
一样大,都是50°,那为什么有人说∠2大呢?
请同学们认真量∠3、∠4、∠5的度数。
体会量角的用处
通过放风筝比赛场景体会量角的好处。
出示椅子图片。椅子的靠背都是向后倾的,用于办公学习的椅子靠背向后倾斜8度,吃饭的椅子靠背向后倾斜9度,沙发的靠背一般向后倾斜11度。
那么滑梯的角度多大合适呢?我查找了有关资料得知,应该是40°--56°。
总结
通过出示长方形要知道其长、宽、面积怎么办?要知道一个角有多大怎么办?
看来要表达一个数量,先要找到一个度量单位,再数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大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shu)起源于数(shu),量(liang)起源于量(liang)”
作业
出示一幅三角尺分别量一量三个角的度数,再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 角的度量
量角器 中心点 0度刻度线 ?度刻度线
角 顶点 一条边 另一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