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 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分清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准备:ppt课件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小朋友们,你们一定玩过积木吧!你们都想认识积木中的一些物体吗?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些东西,看哪些小朋友学得快学得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页。课件出示课题:六 认识图形(一)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意思。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玩完后,我们应该将积木整理好下次再玩,你能帮他们整理一下吗?
2. 同桌讨论,怎样才能将积木整理得整齐一些?课件出示:分一分, 参与讨论。
3. 全班交流,重点交流按形状分类整理的方法。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4. 看一看,摸一摸。
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分别出示按形状分出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各形体的名称、特点。学生说出教师所画的图形,感知认识这些形体。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说说各个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这种形状?(独自完成,课件出示连线结果)
2.“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仔细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课件出示结果)
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演示结果)
教师相机补充问题,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又交到了哪些好朋友?你都认识他们的样子吗?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一)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