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材第13-14页的例8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学会分析分数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连乘两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养成反思和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找准单位“1”的量,学会解答用分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2.难点:分析分数连乘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师生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纸张。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笔算。
××5 ××
2、先说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分别是什么?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再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白兔的只数相当于黑兔的。
( )×=( )
(2)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 )×=( )
师:如果黑兔有30只,白兔有多少只?怎样列式呢?
3、揭示课题。
之前我们已经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板书:分数乘法)
(二)教学实施。
1、教学例8。(课件出示)
(1)阅读与理解。
①学生读题,思考后完成“阅读与理解”部分的填写。
②学生汇报,集体纠正。
③追问:
怎样理解“其中的一半种各种萝卜”?(把这块大棚的面积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种各种萝卜)
怎样理解“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把种各种萝卜的面积平均分成4份,红萝卜地占其中的1份。)
揭示两句的单位“1”是谁,指出两个单位“1”的量不一样。
(2)分析与解答。
①引导:你能用直观图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吗?(折纸或画图)
教师引导,学生边思考边折纸,表示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加深理解题意。
②列式解答。
师:根据要求的问题,可以怎么样列式解答呢?
师生共同完成列式过程,教师板书。(随后课件演示板书并独立说出解答思路。)
③继续引导:红萝卜地和整个大棚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出这个关系?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演另一种解法。(随后课件演示板书并独立说出解答思路。)
④小结。
(3)回顾与反思。
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求出了红萝卜地的面积,那么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
检验结果正确,最后作答。
(4)课堂小结。
补充板书课题
2、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教师提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青年组合唱队有60人,老年组合唱队的人数是青年组的,华侨组合唱队的人数是老年组的,华侨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多少人?
2、请看:以“我运动,我快乐”为主题的广播操比赛正在进行,请选择正确答案。
五年级有90人参加比赛,三年级有75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的,二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四年级的,二年级有多少人参加?
A、90× B、75× C、75×× D、90××
(在此强调整理信息和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性。)
3、同学们想挑战自己吗?
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1)白菜有40千克;(2)黄瓜是萝卜的;
(3)萝卜是白菜的;(4)西红柿是黄瓜的。
(四)质疑问难,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1-3题。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例8
解法一:480×=240(m2) 240×=60(m2)
综合算式:480××=60(m2)
解法二:×= 480×=60(m2)
综合算式:480×(×)=60(m2)
检验:60×4×2=480(m2)或60×(4×2)=480(m2)
答:红萝卜地有6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