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妙笔生花》(湘美版2014秋)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巧,体验笔墨变化做创作中的运用。
2学生能运用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笔墨变化,表现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3.感受并初步了解水墨画的形式美,培养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笔用墨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笔墨技巧,创作作品
学具准备:毛笔、墨汁、宣纸、颜料、水桶,调色盘,毛毡
教具准备:课件、毛笔、墨汁、宣纸、颜料、水桶、调色盘、课本、印泥、印章等。
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作品,这幅作品是我国著名大画家齐白石先生的杰作,同学们想看吗?
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慢慢把这神奇的笔墨请出来吧!在打开的时候,同学们说一说你首先到了什么?( )在这幅作品中白石先生以花卉蔬果这些常见之物为题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将诗书画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借物寓意,它寓意着什么?( )。其实像白石先生这样的画家还有很多,他们运用一支毛笔,辅以水、墨、国画颜料,把花卉蔬果赋予了新的生命,真可谓妙笔生花呀!这节课我们就来像画家们一样(板书)妙笔生花。
讲述讨论
我们再来多看几幅作品,(PPT刘海粟荷花)这是刘海粟先生画的什么花(学生说 )这幅作品采用浓墨重彩来画荷叶、荷花,以遒劲有力的笔墨来画花茎 (PPT潘天寿作品) 这是潘天寿先生画的(学生说 ),这些作品如此漂亮,大家知道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还需要从他们的用笔用墨中去学习。
首先选一支笔,我选了一支中国传统的毛笔。考虑到画幅大小和表现内容的需要,选这只毛笔恰到好处。来,让老师也看看你们拿毛笔的姿态,很好,指实掌虚!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充满智慧的妙手。还需要一张宣纸。
3.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小视频,看看大师是怎样作画的看刚才老师画了什么?他的用笔速度一样吗?(不一样)有的地方中锋用笔,有的地方侧锋用笔。(课件出示中侧锋)哪位同学来画一下中锋侧锋用笔。(生画)
4刚才这位同学画的不错。接下来看老师来画一下,老师用笔尖蘸上一点墨,在宣纸上画一条线,同学们看像这样执笔端正,笔锋垂直纸面是中锋行笔,(板书中锋),除了中锋用笔还有侧锋,大家看,执笔偏侧,笔锋倾斜纸面来行笔,这就是侧锋(板书侧锋),同学们试着画一下中锋侧锋。老师通过将毛笔提起来按下去画出来的线条会有轻重之分,画的或快或慢也会使线条有缓急的变化,这是中锋中的轻重缓急,你能用中锋或侧锋来表现出轻重缓急的线吗?同学们练起来吧!同学们看,这位同学画的怎么样,你能给大家说说哪个地方是轻、哪些地方是重、哪里是缓、哪里是急的线条吗?(生说 )用什么锋?(生说 )哪位同学说说轻的线条有什么特点?重的呢?急的?缓的?(生说 )。同学们看这些作品,你能说说哪些地方用了中锋,哪些地方用的侧锋吗?( 请学生说, 枝干是用中锋,叶子是用侧锋),很好你们分析的很全面。
同学们看,这幅作品中两片叶子的墨色怎都不一样?( )你们看看是不是这样?笔中无水画出来的是醮墨,笔中加一点水画出来的是浓墨,再加一点水是重墨,再加水画出的是淡墨,加很多水是清墨,同样道理笔中的墨水的多少又会呈现出干湿的效果,这就是中国画中的用墨。(板书用墨)师示范浓淡干湿。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为什么有浓淡干湿的变化。(刚开始墨比较多,很浓,越来越淡。湿刚开始水分多,越画越干,水分越来越少,直到无墨可用。自然就会产生浓淡干湿。
6.老师想现场画一幅作品。大家想不想看。(想).老师画画的时候,首先要仔细观察它们的样貌,其次是细心揣摩怎样用笔墨表现,再是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边画边说( 老师先用中锋勾出 花头 ,再用侧锋 画出叶子 ,蘸上国画颜料 勾出枝干,叶筋)老师要签上名,,还要将自己精美的印章蘸上印泥。
7.大家在欣赏几幅作品,看这两幅作品(带有花、花瓶的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说用笔方法。同学们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动笔了,别急,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你想画什么?让我们看看作业要求(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宣纸用毛笔大胆涂画,让宣纸上生长出美丽的花卉蔬果吧!(你可以坐着画,如高人弹琴;你可以站着画,如苍松挂壁 ,你可以轻轻的画如细水长流,你可以默默的画如泰山压顶,)
(线为什么要那么直,弯弯扭扭才好玩,画画是一件自由的事,把你的约束都丢掉,玩起来!你会发现最自由最纯真的作品才会打动内心。)
8.好,请同学们暂时放下妙手中神奇的笔,看一看展台上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说理由 画中有浓有淡,全由一支笔画出。关键是全由心画出 )
如果白石先生在他会怎么说,我猜他会说你的用笔简练,色彩鲜艳,真是我红花墨叶派的传人啊!
同学们,毛笔蘸上墨彩,就像一位美丽的仙子一样在宣纸上挑起曼妙的舞蹈,她轻轻的脚尖所到之处都会留下漂亮的印记,这节课就让中国画文化的精髓留在你的心底,让我们用妙笔描绘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把毛笔涮一下,养成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