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4.3氧气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4.3氧气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23 13: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 4.3氧气
一、单选题
1.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硫燃烧后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C.?炽热铁丝伸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D.?红磷在空气中不能自燃
3.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气体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放出大量的热??????????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4. 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D.?以上方法都可以
5.下列步骤为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
①将吸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②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③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④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④①???????????????????????????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
6.下列关于制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 D.?用排水法收集了氧气后,集气瓶瓶口必须朝上
7.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种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B.?一种物质可以是多个反应的催化剂 C.?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没有改变
8.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立即燃烧起来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气体
9.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发射前8小时开始向运载火箭加注液氧和液氢.其中液氧是(?? )
A.?助燃剂?????????????????????????????????B.?燃料?????????????????????????????????C.?冷却剂?????????????????????????????????D.?催化剂
10.几位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D.?反应容器的形状一定相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请回答: (1)写出物质②中的阳离子符号________?; (2)固态物质③俗称________?; (3)点燃条件下生成的物质④化学式是________?; (4)如图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5)实验室用物质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图A装置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利用的氧气性质是________。
(2)如图B所示,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3.欲收集40ml纯净的氧气,某兴趣活动小组决定从以下几种装置中选取一种. (1)你认为应选取________?  (2)若用C收集CO2 , CO2应从 ________? 端导入 (3)若C瓶集满了H2 , 欲将H2排出,水应从 ________? 端通入.
三、解答题
1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收集完毕,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15.如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请据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气体”)
(1)________;
(2)________。
16.老师在实验室给学生做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
(1)请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如果实验中取出燃烧匙时硫仍在燃烧,这时你认为应________
A.空气中继续燃烧????? B.立即放入水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氧气有帮助呼吸的作用可用于缓解高原反应或救急。
2.【答案】 A
【解析】【解答】A、木炭燃烧后不能生成黑色固体;
B、硫燃烧后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C、炽热铁丝伸入氧气瓶中能够剧烈燃烧;
D、红磷在空气中不能自燃.
故选A.
【分析】A、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B、硫燃烧后能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不能自燃.
3.【答案】 D
【解析】【解答】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光,A不符合题意;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不符合题意;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蓝色,放出大量的热,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燃烧的现象,只需要记住常见物质燃烧现象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故可用排水法收集,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所以不能用任何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C.
【分析】根据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判断,其依据是气体的性质,主要是溶解性、密度、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四项.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时,首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放入水槽,将饮料管插入集气瓶,并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然后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即可;
故选C.
【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回答.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不是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故A说法错误;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故B说法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C说法正确;
D、用排水法收集了氧气后,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集气瓶瓶口必须朝上放置;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A、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不是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D、用排水法收集了氧气后,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集气瓶瓶口必须朝上放置.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一种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如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氧化铜等均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种物质可以是多个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8.【答案】 C
【解析】【分析】A、在通常情况下,红磷不能燃烧;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解答】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不能燃烧.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不能产生蓝紫色火焰.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不能产生气体.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火焰颜色等方面的内容.
9.【答案】 A
【解析】【解答】向运载火箭加注液氧和液氢,点火时发生反应为2H2+O2 2H2O;
发射火箭就是利用液氢在液氧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中液氧支持燃烧,为助燃剂.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液氧由氧分子构成,分子相同,则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10.【答案】 D
【解析】【解答】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时,反应容器的形状不会对探究结果产生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时,只允许有一个变量,由于探究的是不同物质对同一个实验的催化效果,故变量只能是做催化剂的物质;
二、填空题
11.【答案】K+;干冰;Fe3O4;催化作用;2H2O22H2O+O2↑
【解析】【解答】解: (1)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钾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为阳离子,符号为K+; (2)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3)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4)过氧化氢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答案: (1)K+; (2)干冰; (3)Fe3O4; (4)催化作用; (5)2H2O22H2O+O2↑. 【分析】(1)根据氯酸钾的结构回答.; (2)根据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解答; (3)根据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解答; (4)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氯酸钾制氧气的原理解答; (5)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解答.
12.【答案】(1)2KMnO4 K2MnO4+MnO2+O2↑;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 Fe3O4
【解析】【解答】(1)高锰酸钾在解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利用的氧气性质是: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2)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及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相关知识解题。
13.【答案】B;a;a
【解析】【解答】解:(1)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要比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纯,由于空气的密度与氧气的密度相差不是很大,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氧气不是很纯.故排除C. 因为收集的氧气的体积是40ml,而A中的集气瓶没有刻度.故排除A. B中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40ml,即为所收集的氧气的体积.故选B. (2)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空气要从上端被排出,所以二氧化碳必须从a端进入.故答案是:a. (3)因氢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氢气排出来时,水应从a端通入.故答案是:a. 【分析】(1)根据排水法与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判断. (2)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如果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要从“长”的一端进,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要从“短”的一端进; (3)根据氢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水的入口端.
三、解答题
14.【答案】防止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管,炸裂试管
【解析】【解答】解: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若先熄灭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答案:防止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管,炸裂试管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四、综合题
15.【答案】(1)不易(或难)溶于水 (2)密度比空气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解答】排水法收集说明其难(不易)溶于水;瓶口朝上放置说明其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链接和选择。在气体制备时,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药品状态和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能否于水发生反应。
16.【答案】(1)硫+氧气 二氧化硫 (2)B;防止空气污染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 二氧化硫;(2)如果实验中取出燃烧匙时硫仍在燃烧,则生成的二氧化硫可能污染空气,故应该立即放入水中,选B。 故答案为:硫+氧气二氧化硫;B;防止空气污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性质,氧气能支持燃烧,而硫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环境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