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4.我很周围的空气 单元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4.我很周围的空气 单元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23 13: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 4.我很周围的空气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固态氧为白色雪花状固体???????????????????????????????????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元素????????????????????????????????B.?碳元素????????????????????????????????C.?氢元素????????????????????????????????D.?氮元素
3.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阿伏伽德罗?????????????????????????????C.?拉瓦锡?????????????????????????????D.?道尔顿
4.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
5.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下物质中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物???????????????????????????D.?氮气
6.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五氧化二钒(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B.?+1???????????????????????????????????????C.?+3???????????????????????????????????????D.?+5
7.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O﹣﹣表示两个氧元素??????????????????????????????????????B.?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 C.?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表示钠离子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白色烟雾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9.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 ) ?? /
A.?HPO4-????????????????????????????????B.?2HNO3????????????????????????????????C.?CH4????????????????????????????????D.?HClO3
10.打火机的主要燃料是丁烷(C4H1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B.?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11.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氧气能提供呼吸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包装﹣﹣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稀有气体充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氧气用于气焊﹣﹣氧气具有可燃性
12.某同学用塑料瓶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
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可以用铁丝代替铜丝???????????????????????????????????????????D.?所用材料体现了资源利用意识
13.世博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使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的盛开。S-诱抗素的化学式为C15H20O4 , 下列关于S-诱抗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S-诱抗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S-诱抗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S-诱抗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5︰16 D.?S-诱抗素一个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5︰20︰4
二、填空题
14.请从①氢气、②氧气、③氮气、④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在炼钢、发射火箭、气割气焊时都用到的物质是________?;
15.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用表中的元素组成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填空。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C
O
S
Cl
Na
Ca
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
②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是________;
③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
16.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 (2)什么时候才能收集气体?________?; (3)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的原因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
17.已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kg,若A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求:(要写计算过程) ①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四、综合题
18.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二个氮原子________;
(2)+6价的硫元素________
(3)镁离子________.
19.用相应化学符号填空:
(1)氮气________???
(2)水________?
(3)碱式碳酸铜________?
(4)氧化镁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A.氧气有助燃性,所以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A符合题意;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B不符合题意; C.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故C不符合题意; D.氧气微溶于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可用作助燃剂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及固态的性质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分析。
3.【答案】 C
【解析】【解答】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正确,C符合题意;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来代替红磷,故错误;
B.红磷熄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大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否则造成测定结果偏小,故正确;
C.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所以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
D.通过此实验可知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错误.
故选B.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回到原来的温度等.
5.【答案】 D
【解析】【解答】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都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故选D
【分析】根据国家规定的空气污染指数项目分析解题,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6.【答案】 D
【解析】【解答】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 O的化合价为-2价,设钒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5=0,解得x=+5.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7.【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2O﹣﹣表示两个氧原子,故A错误;
B、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故B正确;
C、Ca2+﹣﹣表示一个钙离子,故C错误;
D、 /﹣﹣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8.【答案】 D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才能燃烧,故不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B说法不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没有雾只有烟,故C说法不正确 D.镁在空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故正确 故选D
9.【答案】 D
【解析】【解答】A、HPO4-表示1个磷酸氢根离子.故选项错误;
B、2HNO3表示2个硝酸分子.故选项错误; C、CH4表示甲烷,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1个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D、HClO3表示氯酸,氯酸由氢元素、氯元素、氧元素组成,1个氯酸分子,1个氯酸分子由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
10.【答案】 B
【解析】A、根据丁烷的用途判断. B、根据丁烷的组成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判断. C、根据丁烷的组成和化学式判断. D、根据丁烷的结构和化学式判断. 【解答】A、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所以正确. B、丁烷C4H10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一般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错误. C、从丁烷的化学式C4H10看,它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正确. D、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每个丁烷分子C4H10是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所以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提供呼吸,正确;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包装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充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正确;
D、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错误;
故选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蓝色石蕊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B、铜丝可以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正确;
C、因为铁和醋酸反应生成氢气,使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不纯,故选项错误;
D、所用材料体现了资源再利用,还比较环保.故选项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实验室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在本题中对二氧化碳的制法进行了改进,铜丝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考虑醋酸与铁反应,用塑料瓶和眼药水瓶代替了实验仪器,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还比较环保.
13.【答案】 B
【解析】【分析】A、根据S-诱抗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比较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S--诱抗素一个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S-诱抗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S-诱抗素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15=180,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0=20,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4=64,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S-诱抗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0):(16×4)=45:5:16,故选项说法正确. D、S--诱抗素一个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S--诱抗素一个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5:20: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
14.【答案】 N2 ;O2
【解析】【解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在炼钢、发射火箭、气割气焊时都用到的物质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 故答案为:N2;O2.
【分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氧气能支持燃烧.
15.【答案】 O2;CO;SO2
【解析】【解答】①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O2;
②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填:CO;
③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填:SO2。
【分析】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氢气和一氧化碳能够做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16.【答案】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防止试管温度降低,试管内气压降低,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解析】【解答】(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加热药品刚出来的气体中含有试管内的空气,立即收集,会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所以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 (3)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是为了防止试管温度降低,试管内气压降低,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分析】了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因素.
三、解答题
17.【答案】解:①由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x10﹣26kg, 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1 ②由A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设质子数为x,则中子数为x+1, 由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 则x+(x+1)=31 解得x=15 又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即核外电子数为15. 答: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核外电子数为15.
【解析】【分析】利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来计算;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来计算;
四、综合题
18.【答案】 (1)2N (2)/ (3)Mg2+
【解析】【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二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6价的硫元素可表示为: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
故答案为:(1)2N;(2) /;(3)Mg2+ .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19.【答案】(1)N2 (2)H2O (3)Cu2(OH)2CO3 (4)MgO
【解析】【解答】(1)氮气的化学式为N2;(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化学式为H2O;(3)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CO3;(4)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根据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