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提高+培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提高+培优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25 08:32:07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透镜》培优练习
单选题
1.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图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的像,则幻灯片应与哪种插法一致(?? ) /
A.?/???B.?/???C.?/???D.?/
2.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平面镜
3.如图甲和乙是八(1)班全体同学在食堂前面拍的合影,则从图甲到图乙,拍照者应该 (??? ) /
A.远离同学们,同时镜头向后缩 B.远离同学们,同时镜头向前伸 C.靠近同学们,同时镜头向后缩 D.靠近同学们,同时镜头向前伸
4.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 (?? ) /
A.?/???B.?/??C.?/??D.?/
二、实验探究题
5.如图,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 /
(1)应该选用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作镜头,选用________(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来呈接像.
(2)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________,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
(3)当用照相机照近处的物体时,应该________两筒间的距离?此时薄膜上的像_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凸透镜的主光轴上面的物点所成的像在主光轴下面的像点,下面的物点所成的像在上面的像点,即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应该是上下左右都互换,所以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钥匙像,幻灯片的插法应该是让钥匙的开口向左,尖端向下, 故答案为:C . 2.D
【解析】A、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A不合题意; B、屏幕做的粗糙,这样光可以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能够让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B不合题意; C、投影仪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C不合题意; 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故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屏幕远离透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3.D
【解析】图中从甲到乙,人像变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得,像距增大了,物距减小了,所以拍照者应靠近同学们,同时镜头前伸,增大像距。 故答案为:D。 4.D
【解析】图为筷子竖直插入盛水玻璃杯内的俯视图,A处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B射向观察者P处的一条光线.ON为过B点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即在B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上述光线则相当于在B处由水中射入空气中,图中的角i和角r分别为此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应有r>i.所以观察者在P处看到的筷子A的像A′的位置不是在A的实际位置,而是由其实际位置偏离杯中心的方向向杯壁靠拢一些,据此可知.以筷子竖直插入玻璃杯中时,其侧视图应该是图中的A或D图才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玻璃杯此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筷子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因此,观察到的筷子比实际粗些. / 故答案为:D. 5.(1)凸;半透明 (2)大于2倍焦距 (3)增大;变 大
【解析】(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所以应该选用凸透镜作镜头,为了方便观察所成的像,应选用半透明的膜来呈接像,因为透明的膜看不到像,而不透明的膜只能从前面观察到像也不行,而选半透明的膜,成像明显且能从后面观察到像。(2)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二倍焦距,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3)当用照相机照近处的物体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像距应增大,所以应该增大两筒间的距离,即增大半透膜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增大了,像会变大。
《生活中的透镜》基础练习
单选题
1.用焦距f=10cm的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脉时,叶片离放大镜的距离u应为(  )
A.u<10cm B.u=10cm C.10cm<u<20cm D.u>20cm
2.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
B.?用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可以解释“小孔为什么可以成像” C.?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特点??????????
D.?使用投影仪时,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
3.“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 /平面镜成像 /??B.?摄影 /光的反射 / C.?投影 /凸透镜成像 /??D.?倒影 /光的折射 /
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盛水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看书上的鹦鹉图片 /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 /,他所看到的像可能是(??? ) /
A./ B./ C./ D./
5.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6.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7.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平面镜
8.如图所示,透过放大镜,观察到邮票上熊猫正立、放大的像,则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 ) /
A.?小于放大镜的焦距??????B.?大于放大镜的焦距??????
C.?位于一倍至两倍焦距间????D.?等于放大镜的焦距
9.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这些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
10.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拍摄a时,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拍摄b时,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拍摄a与b时,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1.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可用屏幕放大器来帮忙.小军通过屏幕放大器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屏幕放大器是由哪种光学元件组成的(??? ) /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行玻璃砖????D.?平面镜
12.小朱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
A.?手机远离同学?? B.?手机靠近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D.?手机适当向右移
13.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 )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
二、填空题
14.如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很多光学仪器。 /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原理图,A′B′是AB的像.请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凸透镜一侧焦点的位置,用字母F表示. /
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放大镜的应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A
【解析】A、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B不合题意; C、近视镜是凹透镜,因此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合题意; 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3.C
【解析】A. 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A不符合题意;B. 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B不符合题意;C. 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C符合题意;D. 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A
【解析】玻璃杯竖着贴近鹦鹉图片时,起到放大镜的作用,鹦鹉图片通过玻璃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对于圆柱形的容器来讲,其放大的效果是横向变长,而纵向不变,故只有A显示的像是符合要求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D
【解析】A. 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 “倒影”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B不符合题意; C. 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会变小,C不符合题意; D. 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D
【解析】从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放大镜,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便于读数. 故答案为:D.
A 【解析】放大镜、照相机和幻灯机的主要元件都是凸透镜,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倒立放大的实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B
【解析】当凸透镜作为一个放大镜使用时,此时的物体应该在一倍焦距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B.
9.C
【解析】甲乙: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应使像变小,要使像变小,则必须使物距变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故乙正确,甲错误;丙:“补光”可以使照片更亮,但若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则像的背景更亮,而不是人像更亮,故丙错误.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故丁正确; 故答案为:C。 10.B
【解析】由图知,b的像比a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故答案为:B. 11.A
【解析】由图可知,屏幕放大器可看到正立放大了的图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该屏幕放大器为凸透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A
【解析】A、手机远离同学,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A符合题意; B、手机靠近同学,物距减小,像增大,B不合题意; C、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手机适当左移,右边的同学又不能出现在画面中,C不合题意; D、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手机适当右移,左边的同学更不能出现在画面中,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13.C
【解析】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景物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虽然没有光屏,但我们的眼睛相当于光屏。 故答案为:C. 14.凸;会聚
【解析】解:由图可知,当透镜靠近英文单词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应该是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生活中的放大镜和老花镜都是利用凸透镜做成的. 故答案为:凸;会聚. 15.解:如图所示: /
【解析】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通过像点画,与主光轴的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标出符号F,
《生活中的透镜》提高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 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 些,镜头往前伸一 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3.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 /
A.?/???????????B.?/?????????C.?/???????????D.?/
4.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二、多选题
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C.?使用凸透镜制成的幻灯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以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
6.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的是(?? )
A.放大镜看指纹 B.在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 C.海边看海市蜃楼 D.看电影
7.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报纸时,报纸应放在一倍焦距之内,要使观察的像更大而且清晰些,报纸要靠近放大镜 B.用投影仪放映物理试题时,要使银幕上所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应该让镜头下降些,同时投影仪远离屏幕 C.用照相机照人像照时,要使所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应该让拍摄对象靠近镜头,同时镜头前伸 D.用照相机照人像照时,要使所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应该改用长焦(即焦距更长的)镜头,同时镜头前伸
三、填空题
8.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___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__cm。 /
9.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
10.我校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在县区领先,这和我校配备的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无关系,它是利用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光线在屏幕上发生了________,使坐在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见屏幕上的像。①正在播放的投影仪屏幕,②正在播放的笔记本电脑屏幕,________是光源。
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就要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故应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故答案为:C . 2.A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故答案为:A。 3.B
【解析】解:凸透镜成像时,若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则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由图知道,乙相机的像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最小,像最小,所以照片B是用乙拍摄的. 故答案为:B.
4.C
【解析】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墙壁(相当于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一定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均是倒立的 . A、图中像距小于物距可得像比物小,故成像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A不合题意; B、幻灯机成的是放大的像,B不合题意; C、凸透镜成像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当光屏和物体不动时,将凸透镜向物体移动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像与透镜的大小和形状无关,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 5.A,C
【解析】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A符合题意; B、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凸透镜制成的幻灯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符合题意;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6.A,B,C
【解析】A. 用放大镜看指纹,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符合题意; B. 在岸边看到鱼在水中游,看到的是变高的鱼的虚像,B符合题意; C. 在海边看到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符合题意; D. 电影和投影仪是一样的,银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7.B,C,D
【解析】A.用放大镜观察报纸时,报纸应放在一倍焦距之内,要使观察的像更大而且清晰些,报纸要远离放大镜,A不符合题意. B.用投影仪放映物理试题时,要使银幕上所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应该让镜头下降些,同时投影仪远离屏幕,B符合题意. C.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用照相机照人像照时,要使所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应该让拍摄对象靠近镜头,同时镜头前伸,使像距变大,C符合题意. D.用照相机照人像照时,要使所成像更大而且清晰些,应该改用长焦(即焦距更长的)镜头,同时镜头前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8.凸;50
【解析】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已知物距u=1m,因为u>2f,所以它的焦距f< /u= /×1m=0.5m,即小于50cm。 故答案为:凸;50. 9.凸透;倒着;实
【解析】幻灯机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是中间厚、边缘薄,它是一个凸透镜,放映时,幻灯片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放. 故答案为:凸透;倒着;实.
10.凸透镜;漫反射;②
【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屏幕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做成,能使射向屏幕的光发生漫反射,即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光源是指自身发光的物体,投影仪屏幕是反射光的所以不是光源,笔记本电脑屏幕是光源。 故答案为:凸透镜;漫反射;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