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历史专题检测试卷: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历史专题检测试卷: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24 11:2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共产党宣言》两个时期的不同版本。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B.对大工业的认识发生变化
C.强调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D.不断变动,缺乏科学性
2.1852年,马克思曾说:“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马克思旨在说明(  )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B.无产阶级将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C.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D.马克思主义是对资产阶级学说的继承
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未来理想社会应该是:用统一的社会生产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别,使劳动成为人们需要,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放妇女。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
B.人们希望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D.阶级斗争学说开始活跃
4.对于巴黎公社的最终失败,马克思说:“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它们失去了宝贵的时机……去进行公社的选举,而组织公社的选举等等又花费了许多时间。”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B.巴黎公社的选举是不合时宜的
C.公社领导者缺乏斗争经验
D.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5.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它采取的许多原则对后世有深刻的启示。下面巴黎公社的措施中,最能够体现其人民民主原则的是(  )
A.公社职员都由选举产生
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C.建立国民自卫军
D.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6.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
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7.“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该材料推崇马克思的理由是(  )
A.马克思指导了法国巴黎公社运动
B.马克思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C.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马克思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8.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关键在于(  )
A.没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B.没有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C.没有提出要解放妇女
D.没有提出工人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
9.《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这里的“代替”是指(  )
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B.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
C.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D.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
10.1844年6月4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西里西亚织工创作了《血腥的屠杀》,这首民歌把资本家称作“刽子手”,工厂叫“受苦刑的牢房”,同时还揭露了法官和人道主义者的伪善面目。该材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
B.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起义斗争形式多样影响深远
D.工人阶级意识到阶级严重对立
1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巴黎公社革命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背景是(  )
A.都因为国际战争而引发
B.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C.均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都发生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12.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13.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最重要的表现是(  )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14.“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15.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四月提纲”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6.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17.“(俄国)既然国家落后、战争和经济破坏已经把国家推向灾难的边缘,而在社会中又蕴藏着巨大的革命潜力,就应当以革命的方式改变通常的历史发展顺序。首先要推翻不能保证国家进步的资产阶级,建立工农政权,”列宁在这里论证的是(  )
A.十月革命爆发的必要性
B.十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C.二月革命爆发的必要性
D.高度集中体制的必然性
18.长期以来,俄国二月革命被严重低估了。尤其是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更是千方百计贬低二月革命的作用和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二月革命(  )
A.不符合俄国历史发展规律
B.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
C.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
19.《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中写道:“(临时政府)宣布大赦政治犯,准备召开立宪会议,宣布言论、出版、结社自由,取消民族限制。(俄国)临时政府声明‘全体人民愿意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对临时政府颁布的措施评价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和欺骗性
B.是列宁决定武装夺权的导火索
C.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的反动性
D.揭示了俄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20.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1.1918年,美国国务卿兰辛说:“他们以恐怖的手段获得政权,对自由、财产的破坏远远大于法国革命……我们不要去理睬这些危险的理想主义者,而且不与他们发生直接往来!”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谋求夺取世界霸权
B.俄国二月革命引起美国恐慌
C.美、俄意识形态存在严重对立
D.美国否定法国大革命及其思想
22.俄(联)共布代表大会教育水平百分比
代表大会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家庭识字
八大(1919) 23.9 24.9 37.0 14.1
九大(1920) 9.4 23.4 32.1 10.6
十大(1921) 7.7 23.3 48.4 7.4
十一大(1922) 8.6 21.0 47.0 11.2
十二大(1923) 未统计 29.4 49.7 未统计
十三大(1924) 6.6 17.9 66.8 8.8

上表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苏(俄)联(  )
A.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不断下降
B.高级知识分子日益受到重视
C.各阶层代表分布渐趋于均衡
D.工农群众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23.普列汉诺夫在1918年写的《在祖国的一年》一文中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容纳不下现代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时,资本主义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让位给社会主义,但是对俄国来说则是遥远的事。作者意在强调当时俄国(  )
A.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
B.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
C.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
24.列宁曾多次强调:“(俄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是容易的,而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却比欧洲各国困难。”列宁作此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俄国落后,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不充分
B.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将会受到欧洲干涉
C.社会主义是个新生事物,没成功经验可借鉴
D.告诫同志做好思想准备,革命路还长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5题20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4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卧在床上,面孔也永远不动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威廉·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
材料二 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材料三 德国《明镜》周刊进行的一次民调显示,有2/3的东德人和56%的西德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好的思想,只是迄今为止实施得较差”。德国学者希克尔和诺尔特认为,“作为社会理论家,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并勾画出一个现代社会发展的远景。这些在过去都非常吸引人,现在仍令人神往”,“马克思改变了世界”。并且说:“在21世纪初,我们需要像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的形势。”
——摘编自《德国专家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2005年9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恩格斯说“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4分)
(2)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列宁)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的?(6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西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评价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这种评价的依据。(1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委员会内部实际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布朗基主义者,他们主张暴力夺取政权,对敌人实行专政,不注重对社会经济的改造。当时,法兰西银行存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没有将其没收,却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银行资产被搬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公社虽然宣布了“把土地交给农民”的主张,并且提出要免除农民的战争负担,但始终没有建立工农之间的联盟。1871年5月28日,凡尔赛军占领了整个巴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战争使工厂缺乏原料和燃料,工人没有面包。1917年5月,全国有108家工厂倒闭。7月4日早晨,参加示威的群众不下五十万人,各工厂都举行了罢工。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也加紧调集军队镇压示威,哥萨克部队从前线调回来了。4日傍晚,士官生(多为贵族、地主、官僚子弟)和哥萨克(中亚的少数民族,以野蛮著称)开始射击示威群众。列宁在分析国内局势时写道:“现在俄国革命已经没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了,历史提出的问题是:或者是反革命完全胜利,或者是重新发动革命。必须暂时收回‘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因为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操纵下的苏维埃已经成了反革命的帮凶。”——摘编自《苏联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起义失败的必然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月革命期间列宁革命策略发生的变化及原因。(1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历史表明我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式,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的。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四 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利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应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4分)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了上述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2分)
(3)材料三、四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24:AADCA ACDBD ADBBD CACAA CDBA
25.答案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2)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代表工农民众利益的新政权;开辟了一条与资本主义道路迥异的社会发展新模式的道路;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创了新局面。(言之成理即可)
(3)基本评价: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依据:马克思的理论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构想“令人神往”;“马克思改变了世界”;马克思主义仍是分析当今资本主义形势的有价值的理论。
26.答案 (1)因素:巴黎公社领导人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可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程度。
(2)变化:从和平夺权转为暴力革命。
原因:二月革命结束后至七月流血事件前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同时临时政府反革命性尚未暴露,列宁主张和平夺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七月流血事件暴露了临时政府的反革命面目,所以列宁主张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7.答案 (1)内容:暴力夺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2)说明:巴黎公社实现了暴力夺权,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认识:都主张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
理由:无产阶级的斗争条件有了变化;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使用普选权进行斗争。
(4)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