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盐与化学肥料
第 次课
教学目标
理解盐的概念,观察常见的盐晶体;
了解碳酸钠、碳酸钙、食盐等常见盐类的存在、性质及其用途;
3.使学生掌握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4.了解常见盐的溶解性,掌握利用复分解反应及盐的溶解性制取、提纯、鉴别某些盐的方法;
5.了解化肥、复合肥的概念,知道铵态氮肥的制法及鉴别方法,了解化肥中N、P、K元素的作用;
6.通过碱和盐的性质实验,认识常见盐的性质,学会硫酸根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重难点
化学肥料,常见盐的性质及制取、复分解反应;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个人修改记录
一、检查作业,评讲错题,解答疑问
二、知识梳理
1、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氯化钠
它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有咸味的固体,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⑴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
⑵酸+盐→酸+盐
⑶盐+碱→新盐+新碱(参加反应的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于水)
⑷盐1+盐2→新盐1+新盐2(参加反应的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对维持人体体液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烧碱、氯气、盐酸、漂白粉、纯碱等,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农业上的选种等用途。
碳酸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钙
它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还可作人体补钙剂。
碳酸氢钠
俗名小苏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用作发酵粉,可治疗胃酸过多等。
硫酸铜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俗名蓝矾或胆矾,是蓝色晶体,加热时能失去结晶水。而硫酸铜是白色固体,能溶于水,水溶液是蓝色,具有毒性。
1、制波尔多农药(含硫酸铜和氢氧化钙)。
2、用白色的硫酸铜来检验水的存在。
3、不能用铁桶盛装波尔多液
2、部分盐的鉴别
碳酸盐(CO32-)的鉴别──用盐酸和石灰水
如: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
盐酸盐(Cl-)的鉴别──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如:AgNO3 + NaCl = AgCl↓+ Na NO3
硫酸盐(SO42-)的鉴别──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如:K2SO4 + BaCl2 = BaSO4↓+ 2KCl??
铵盐(NH4+)的鉴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或与熟石灰研磨
如: 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
2NH4Cl + Ca(OH)2 = CaCl 2+ 2H2O + 2NH3↑
3.盐可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盐,常见的可溶性盐有K+、Na+、NH4+等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常见的不溶性盐有硫酸盐中的BaSO4、盐酸盐中的AgCl和大部分的碳酸盐。
4.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5.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发生条件是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6.有些盐是天然存在的,有些盐是化学方法制取的。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他发明的制碱方法被誉为“侯氏制碱法”。
7.化学肥料是用矿物、空气、水等做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
8.含有氮元素的称氮肥。含有磷元素的称磷肥。含有钾元素的称钾肥。化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称复合肥料。
9.氮肥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等。钾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长期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因此通常需要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三、典型精析
【例1】(2016?宁波)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m1:m2=3:7 B.m1﹣△M1<m2﹣△M2
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例2】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Mg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H2O溶解;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⑤蒸发;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⑦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A、②①③⑥④⑦⑤ B、②①⑥③④⑦⑤ 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③④⑤⑦
【例3】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含有硝酸钙、碳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钙 B.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钾C.营养液章一定含有碳酸钾 D.营养液中可能由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组成
【例4】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A )
甲:熟石灰;?? 乙:稀盐酸 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解析:由鉴别的流程可以看出:NH4HCO3、NH4Cl、KCl三种物质加入试剂甲两种铵盐放出氨气,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说明加入的是一种碱;两种铵盐加入乙后碳酸氢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碳酸氢根离子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则乙是一种酸。
A、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熟石灰是碱,稀盐酸是酸,故A正确B、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甲乙均不符合,故B错误;C、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乙不符合,故C错误;D、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甲乙均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
【例5】将等质量的CaCO3(块状)和Na2CO3(粉末),分别浸入一定量10%盐酸和10%硫酸溶液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CaCO3一定没有剩余 B.消耗HCl与H2SO4的质量比为73:98
C.消耗CaCO3与Na2CO3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产生水的质量不相等
四、能力训练
考点一、盐
1.(2018?嘉兴)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 ①?Mg B. ②?MgCl2 C. ③?H2SO4 D. ④?Mg(OH)2
2.(2018?台州)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 B.
C. D.
3.(2016?杭州)向一定质量的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的是( )
4.(2015?杭州)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在水中能直接解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减小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5.(2018?杭州)某化工厂利用含有1%~2%BaCO3的废料制取BaCl2(废料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和稀盐酸、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其部分流程如下:
滤渣必须经过充分洗涤,确保其中Ba2+含量达到规定标准才能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检验Ba2+的试剂可用____,洗涤滤渣的主要目的是____。
6.(2018?湖州)高锰酸钾是初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小明和小丽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升高,反应加快。
(1)根据这些资料,小明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小明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
(2)小丽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做了如下实验:
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试管,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2支试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 ? ?(填化学式)。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 ? ?(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
8.(2017?宁波)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能分解,它分解后产物是什么?小科进行了探究。
【猜想】Mg(OH)Cl分解后产物可能有:Mg、MgCl2、MgO、HCl气体、H2O、Cl2。
老师告诉他产物就是上述猜想中的其中几种,并提示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一】取少量的Mg(OH)Cl放入大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过程中观察到足量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沉淀不再产生,大试管口也没有液滴形成,管内有固体剩余,无其他现象。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有????气体,无其他气体。
【实验二】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
【实验三】再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
【结论】Mg(OH)Cl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9.(2017?宁波)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____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__。
(4)求表中m的值。
10.(2016?湖州)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俗称为苏打的碳酸钠后,得知它还有一个俗称为小苏打的“兄弟”,这个“兄弟”的性质是否和它相似?它们之间能发生转化吗?
小明查阅了资料,将相关信息整理如表:
俗名
苏打 纯碱
小苏打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构成微粒
Na+ CO32-
Na+ HCO3-
溶解度(常温)
21.5g
9.6g
两者的转化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1)用试管取适量NaHCO3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研究Na2CO3与NaHCO3转化时,小明觉得Na2CO3转化为NaHCO3过程中,由于NaHCO3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实验吧,实验会告诉你答案。”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起初无明显现象,继续不断地通入CO2,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这让小明很疑惑:NaHCO3溶于水,为什么还有白色沉淀呢?小明经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小明同学的带动下,兴趣小组又对NaHCO3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现两“兄弟”既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个性。从微观角度分析,造成两“兄弟”不同个性的原因是______不同。
考点二 化学肥料、复分解反应
1.(2015?绍兴)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施钾肥可免其倒伏,他应施加的化肥是(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2.(2018?台州)图甲是一个“火山爆发”模型。将碳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C6H8O7)干粉倒入火山模型内,火山模型内没有动静,慢慢注入水,两者就会剧烈反应(3NaHCO3+ C6H8O7=C6H5O7Na3+3H2O+3CO2↑),“火山”就会爆发出来。
(1)自然界中的火山是_______变动的表现。
(2)这个模拟实验为什么要加水呢?将碳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干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如图乙),立即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没有熄灭。用棉花封住管口,静置约半小时后再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可见,水在本模拟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湖州)科学课上,老师告诉学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少的方向进行。
②了解到某些难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
【实验取证】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分析讨论】(1)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加入少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AgC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得出结论】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A组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合反应实现的是( )
A.Fe→Fe3O4 B.Fe→FeS C.CuO→Cu(OH)2 D.CO2→CO
2.小乐在完成了图Ⅰ所示的两个实验后,将两次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为确定混合废液中碱性物质的成分,她取了一定质量的混合废液过滤,并向滤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Ⅱ所示的图像。则混合废液中的碱性物质是( )
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 D.氢氧化钙、碳酸钠
3.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只有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2016?绍兴)现有10克CuO和ZnO的混合物,下列实验方案,不能确定CuO质量分数的是( ?)。
A.将混合物与足量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B.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质量的增加值
C.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D.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剩余固体质量
5.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6.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 Q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含有BaCl2C. 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 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7.(2016?金华)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称取15g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g克和无色溶液。
Ⅱ.Ⅰ中所得4.3g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g。
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第Ⅲ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某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5?金华)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③将混合物C、D倒人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先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中考?绍兴)将质量为44.4克含有少量NaCl的纯碱晶体(Na2CO3·nH2O)样品,平均分成A、B、C三份,进行如图实验(Na2CO3受热不分解)。?
(1) 将A样品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分离出来的方法是_____。?(2) A样品中与BaCl2溶液反应的Na2CO3的质量是_____克。?(3) B样品中含有结晶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4) 化学式Na2CO3·nH2O中n是多少?(5) 对C样品的操作结束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01%)
课后作业
B 组
1.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ag。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B.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D.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2.(2018?绍兴柯桥六校联考一模)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3.小陈在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并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以下信息与曲线符合的是( )
A.a点至d点,溶液pH逐渐增大 B.b点溶液中溶质有3种
C.c点溶液中溶质是NaCl D.c点至d点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4.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B
检验烧碱溶液和纯碱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值
取样,加澄清石灰水
C
比较Cu和Fe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加入盐酸中,观察
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观察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通入炽热的CuO粉末
通入O2,燃烧
5.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1)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
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6.(2018?宁波)为测定CuCl2和Fe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人足量的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AgCl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与含有杂质的废铁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计算:???
(1)表中第三组实验的m值为________。???
(2)第________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原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7.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置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
8.有一包质量为 10 克的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 10 克白色粉末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并过滤,获得 5.33 克白色固体和无色溶液。
②在获得的 5.33 克白色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如图甲所示,固体逐渐减少并产生无色气体, 固体质量变化与滴加稀盐酸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③向①获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质量与滴加氯化钡溶液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原 10 克白色粉末固体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
(2)求出步骤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质量及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3)判断原 10 克白色粉末固体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及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盐与化学肥料 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备课人:________ 备课时间:2019年 月 日
课 题
1.7盐与化学肥料
第 次课
教学目标
理解盐的概念,观察常见的盐晶体;
了解碳酸钠、碳酸钙、食盐等常见盐类的存在、性质及其用途;
3.使学生掌握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4.了解常见盐的溶解性,掌握利用复分解反应及盐的溶解性制取、提纯、鉴别某些盐的方法;
5.了解化肥、复合肥的概念,知道铵态氮肥的制法及鉴别方法,了解化肥中N、P、K元素的作用;
6.通过碱和盐的性质实验,认识常见盐的性质,学会硫酸根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重难点
化学肥料,常见盐的性质及制取、复分解反应;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个人修改记录
一、检查作业,评讲错题,解答疑问
二、知识梳理
1、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氯化钠
它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有咸味的固体,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⑴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
⑵酸+盐→酸+盐
⑶盐+碱→新盐+新碱(参加反应的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于水)
⑷盐1+盐2→新盐1+新盐2(参加反应的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对维持人体体液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烧碱、氯气、盐酸、漂白粉、纯碱等,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农业上的选种等用途。
碳酸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钙
它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还可作人体补钙剂。
碳酸氢钠
俗名小苏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用作发酵粉,可治疗胃酸过多等。
硫酸铜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俗名蓝矾或胆矾,是蓝色晶体,加热时能失去结晶水。而硫酸铜是白色固体,能溶于水,水溶液是蓝色,具有毒性。
1、制波尔多农药(含硫酸铜和氢氧化钙)。
2、用白色的硫酸铜来检验水的存在。
3、不能用铁桶盛装波尔多液
2、部分盐的鉴别
碳酸盐(CO32-)的鉴别──用盐酸和石灰水
如: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
盐酸盐(Cl-)的鉴别──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如:AgNO3 + NaCl = AgCl↓+ Na NO3
硫酸盐(SO42-)的鉴别──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如:K2SO4 + BaCl2 = BaSO4↓+ 2KCl??
铵盐(NH4+)的鉴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或与熟石灰研磨
如: 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
2NH4Cl + Ca(OH)2 = CaCl 2+ 2H2O + 2NH3↑
3.盐可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盐,常见的可溶性盐有K+、Na+、NH4+等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常见的不溶性盐有硫酸盐中的BaSO4、盐酸盐中的AgCl和大部分的碳酸盐。
4.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5.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发生条件是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6.有些盐是天然存在的,有些盐是化学方法制取的。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他发明的制碱方法被誉为“侯氏制碱法”。
7.化学肥料是用矿物、空气、水等做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
8.含有氮元素的称氮肥。含有磷元素的称磷肥。含有钾元素的称钾肥。化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称复合肥料。
9.氮肥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等。钾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长期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因此通常需要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三、典型精析
【例1】(2016?宁波)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m1:m2=3:7 B.m1﹣△M1<m2﹣△M2
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例2】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Mg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H2O溶解;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⑤蒸发;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⑦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A、②①③⑥④⑦⑤ B、②①⑥③④⑦⑤ 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③④⑤⑦
【例3】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含有硝酸钙、碳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钙 B.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钾C.营养液章一定含有碳酸钾 D.营养液中可能由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组成
【例4】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A )
A.甲:熟石灰;?? 乙:稀盐酸 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解析:由鉴别的流程可以看出:NH4HCO3、NH4Cl、KCl三种物质加入试剂甲两种铵盐放出氨气,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说明加入的是一种碱;两种铵盐加入乙后碳酸氢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碳酸氢根离子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则乙是一种酸。
A、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熟石灰是碱,稀盐酸是酸,故A正确B、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甲乙均不符合,故B错误;C、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乙不符合,故C错误;D、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甲乙均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答案】A
【例5】将等质量的CaCO3(块状)和Na2CO3(粉末),分别浸入一定量10%盐酸和10%硫酸溶液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CaCO3一定没有剩余 B.消耗HCl与H2SO4的质量比为73:98
C.消耗CaCO3与Na2CO3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产生水的质量不相等
四、能力训练
考点一、盐
1.(2018?嘉兴)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B )
A. ①?Mg B. ②?MgCl2 C. ③?H2SO4 D. ④?Mg(OH)2
2.(2018?台州)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D? )
A. B.
C. D.
3.(2016?杭州)向一定质量的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的是( D )
4.(2015?杭州)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碳酸钠在水中能直接解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减小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5.(2018?杭州)某化工厂利用含有1%~2%BaCO3的废料制取BaCl2(废料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和稀盐酸、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其部分流程如下:
滤渣必须经过充分洗涤,确保其中Ba2+含量达到规定标准才能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检验Ba2+的试剂可用__硫酸__,洗涤滤渣的主要目的是_将附着在滤渣上的氯化钡溶液回收。
6.(2018?湖州)高锰酸钾是初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小明和小丽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升高,反应加快。
(1)根据这些资料,小明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小明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
(2)小丽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做了如下实验:
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试管,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2支试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答案:
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
减少反应过程中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生成的硫酸锰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 ? ?。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 ? ?(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
酸或过氧化氢
(3)CaCO3、BaCO3,
8.(2017?宁波)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能分解,它分解后产物是什么?小科进行了探究。
【猜想】Mg(OH)Cl分解后产物可能有:Mg、MgCl2、MgO、HCl气体、H2O、Cl2。
老师告诉他产物就是上述猜想中的其中几种,并提示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一】取少量的Mg(OH)Cl放入大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过程中观察到足量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沉淀不再产生,大试管口也没有液滴形成,管内有固体剩余,无其他现象。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有????气体,无其他气体。
【实验二】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
【实验三】再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
【结论】Mg(OH)Cl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
【实验一】HCl
【实验二】Mg
【实验三】MgCl2
【结论】
(2017?宁波)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_______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_。
(4)求表中m的值。
答案:(1)一、二 (2)5:1 (3)105.5 (4)1.94
10.(2016?湖州)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俗称为苏打的碳酸钠后,得知它还有一个俗称为小苏打的“兄弟”,这个“兄弟”的性质是否和它相似?它们之间能发生转化吗?
小明查阅了资料,将相关信息整理如表:
俗名
苏打 纯碱
小苏打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构成微粒
Na+ CO32-
Na+ HCO3-
溶解度(常温)
21.5g
9.6g
两者的转化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1)用试管取适量NaHCO3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目的是__比较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碱性的强弱_。(2)在研究Na2CO3与NaHCO3转化时,小明觉得Na2CO3转化为NaHCO3过程中,由于NaHCO3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实验吧,实验会告诉你答案。”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起初无明显现象,继续不断地通入CO2,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这让小明很疑惑:NaHCO3溶于水,为什么还有白色沉淀呢?小明经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3)在小明同学的带动下,兴趣小组又对NaHCO3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现两“兄弟”既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个性。从微观角度分析,造成两“兄弟”不同个性的原因是_酸根离子不同。
考点二 化学肥料、复分解反应
1.(2015?绍兴)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施钾肥可免其倒伏,他应施加的化肥是(C)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2.(2018?台州)图甲是一个“火山爆发”模型。将碳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C6H8O7)干粉倒入火山模型内,火山模型内没有动静,慢慢注入水,两者就会剧烈反应(3NaHCO3+ C6H8O7=C6H5O7Na3+3H2O+3CO2↑),“火山”就会爆发出来。
(1)自然界中的火山是_______变动的表现。
(2)这个模拟实验为什么要加水呢?将碳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干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如图乙),立即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没有熄灭。用棉花封住管口,静置约半小时后再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可见,水在本模拟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壳;(2)使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加快反应速度
3.(2017?湖州)科学课上,老师告诉学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少的方向进行。
②了解到某些难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
【实验取证】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分析讨论】(1)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加入少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AgC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得出结论】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1)加入过量的氯化钠能保证将银离子全部沉淀,故填:使银离子全部沉淀;
(2)碘化钾能与白色氯化银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和氯化钾,故填:KI+AgCl=AgI↓+KCl;
(3)因为氯化银能转化生成碘化银,说明碘化银的溶解能力小于氯化银,故填:小于。
A组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合反应实现的是( C )
A.Fe→Fe3O4 B.Fe→FeS C.CuO→Cu(OH)2 D.CO2→CO
2.小乐在完成了图Ⅰ所示的两个实验后,将两次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为确定混合废液中碱性物质的成分,她取了一定质量的混合废液过滤,并向滤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Ⅱ所示的图像。则混合废液中的碱性物质是( C )
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 D.氢氧化钙、碳酸钠
3.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D )
A.只有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现有10克CuO和ZnO的混合物,下列实验方案,不能确定CuO质量分数的是( C?)。
A.将混合物与足量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B.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质量的增加值
C.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D.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剩余固体质量
5.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C?)。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6.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 Q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含有BaCl2C. 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 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7.(2016?金华)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称取15g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g克和无色溶液。
Ⅱ.Ⅰ中所得4.3g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g。
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第Ⅲ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某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溶于酸,依据剩余沉淀的质量计算硫酸钠和氯化钡的质量,依据溶解的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钡和碳酸钠的质量,所以
(1)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硫酸根离子;
答案:(1)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硫酸根离子;
(2)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
或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钡
或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
8.(2015?金华)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③将混合物C、D倒人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先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碳酸钠、氯化钠;(2)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9.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加热;(2)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3)不严谨。反应后剩余的碳酸钾没有除去。
10.(中考?绍兴)将质量为44.4克含有少量NaCl的纯碱晶体(Na2CO3·nH2O)样品,平均分成A、B、C三份,进行如图实验(Na2CO3受热不分解)。?
(1) 将A样品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分离出来的方法是_____。?(2) A样品中与BaCl2溶液反应的Na2CO3的质量是_____克。?(3) B样品中含有结晶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4) 化学式Na2CO3·nH2O中n是多少?(5) 对C样品的操作结束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01%)
答案:
过滤
5.3
9
10
4.26%
B 组
1.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ag。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B.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D.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2.(2018?绍兴柯桥六校联考一模)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A.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3.小陈在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并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以下信息与曲线符合的是( A )
A.a点至d点,溶液pH逐渐增大 B.b点溶液中溶质有3种
C.c点溶液中溶质是NaCl D.c点至d点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4.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C )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B
检验烧碱溶液和纯碱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值
取样,加澄清石灰水
C
比较Cu和Fe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加入盐酸中,观察
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观察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通入炽热的CuO粉末
通入O2,燃烧
5.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1)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
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答案:
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
无
能
6.(2018?宁波)为测定CuCl2和Fe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人足量的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AgCl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与含有杂质的废铁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计算:???
(1)表中第三组实验的m值为________。???
(2)第________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原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12.8 (2)四 (3)93.3% (4)15.9%
课后作业
7.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置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
答案:
【讨论与分析】
(1)CaO + H2O = Ca(OH)2?
(2)CaCO3
(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Na2CO3;NaCI;NaOH
(5)Ca(OH)、CaCO3
8.有一包质量为 10 克的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 10 克白色粉末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并过滤,获得 5.33 克白色固体和无色溶液。
②在获得的 5.33 克白色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如图甲所示,固体逐渐减少并产生无色气体, 固体质量变化与滴加稀盐酸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③向①获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质量与滴加氯化钡溶液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原 10 克白色粉末固体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
(2)求出步骤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质量及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3)判断原 10 克白色粉末固体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及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硫酸铜或CuSO4
(2)10.95%
(3)碳酸钙3克、氯化钡2.08克、硫酸钠2.84克、氯化钠2.0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