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物质的转化: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导学案
学科
科学
学生姓名
年级
九
任课 老师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教学内容:2.5.2物质的转化: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考 点:通过观察硫磺与铁粉的反应实验、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实验,理解某些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及金属氧化物与碱之间的转化反应。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
过程
课前交流,了解学生上次课的复习情况
知识梳理
1.取少量铁粉放在白纸上,再取少量硫磺和铁粉混合,用磁铁接近混合物,铁粉被吸出。将混合物放进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实验表明: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2.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搅拌后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液变红。这实验表明:某些金属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碱。
例题精讲
【例1】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露置于空气中纯净的生石灰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转化为B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B . 如无浓硫酸,则粉末B中CaO质量测定值偏小
C . 粉末B中CaCO3的质量为5克
D . 粉末B中CaO的质量为16.6克
【例2】用H2和CuO反应的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①检验氢气纯度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热CuO进行反应,其主要目的是______.②与CuO反应前,应将制取的H2通过图B所示装置,其中所盛的试剂是______.(2)实验中,测定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计算生成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要求有计算式)______?
?
实验前
实验后
CuO和玻璃管总质量
65.6g
59.2g
CaCl2和U形管的总质量
100.8g
108.0g
(3)下列情况下,对实验测定结果一定没有影响的是______(填序号)①相对CuO而言,H2是过量的;②CuO粉末中含有不与H2反应的杂质;?③反应中部分CuO变成Cu2O;④干燥剂CaCl2有部分失效;⑤用固体NaOH代替CaCl2做干燥剂.
=
当堂检测:
1.下列对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归纳和总结,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不一定有单质产生 B.只有酸才能和金属反应
C.碱能跟一切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盐和盐反应不一定有沉淀产生
2.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
3.在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分数相同的10g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经充分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锌 B.氧化锌 C.氢氧化锌 D.碳酸锌
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所示),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所示的是(?)?
5.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
A.Cu、CuO、Cu(OH)2???? B.C、CO、H2CO3
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
6.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基本反应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A . H2 B . H2CO3 C . CH4 D . KOH
7.部分含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它们都可以与稀硝酸反应?
B. 转化①是氯化钙溶液中的钙被置换出来
C. 转化⑥中加入的物质类别可以是氧化物、盐?
D. 转化③和④都可能是放热反应
8.【嘉兴】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Cl2。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四种反应物,其中不能通过与稀盐酸反应制得MgCl2的是()。A.Mg B.MgO C.Mg(OH)2 D.MgSO4
9.A、B、C、D、E分别是氧化铁、铁、氧气、一氧化碳、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用五个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已知A在B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与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A和E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C.D和C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 D.在上述五个反应中,只有D和E发生的这个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10.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与物质间的反应制造出新的物质,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Cl 2 →Cu B.Ba(OH) 2 →NaOH C.H 2 SO 4 →HCl D.NaNO 3 →NaCl
11.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 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12.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13.【嘉兴】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
请回答有关问题: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假设_____成立,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能否支持假设三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现将3克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称得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克,则原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金华】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聪在帮助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甲 乙
(1)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了甲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点燃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应__________(填“先通气体”、“先加热”),加热过程中发现黑色CuO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uO固体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根据甲图装置出现的现象,写出混合气体所有的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评价与改进:小聪认为上述实验方案有缺陷,通过讨论,增加了乙图中的3个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对方案作了改进并进行实验,将混合气体先通过乙图中连接的装置后,再通入甲图装置,实验中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甲图装置中实验现象与(1)相同。请你写出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_________→甲图装置(填装置编号)。(3)交流与讨论:通过对改进实验的现象分析,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课堂检测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 道 成绩
教学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内容□
课后巩固
作业 题 巩固复习 预习布置
老师
课后
赏识
评价
老师最欣赏的地方:
老师想知道的事情:
老师的建议:
2.5.2物质的转化: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导学案
学科
科学
学生姓名
年级
九
任课 老师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教学内容:2.5.2物质的转化: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考 点:通过观察硫磺与铁粉的反应实验、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实验,理解某些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及金属氧化物与碱之间的转化反应。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
过程
课前交流,了解学生上次课的复习情况
知识梳理
1.取少量铁粉放在白纸上,再取少量硫磺和铁粉混合,用磁铁接近混合物,铁粉被吸出。将混合物放进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实验表明: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2.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搅拌后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液变红。这实验表明:某些金属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碱。
例题精讲
【例1】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露置于空气中纯净的生石灰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B?)
A转化为B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B . 如无浓硫酸,则粉末B中CaO质量测定值偏小
C . 粉末B中CaCO3的质量为5克
D . 粉末B中CaO的质量为16.6克
【例2】用H2和CuO反应的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①检验氢气纯度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热CuO进行反应,其主要目的是______.②与CuO反应前,应将制取的H2通过图B所示装置,其中所盛的试剂是______.(2)实验中,测定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计算生成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要求有计算式)______?
?
实验前
实验后
CuO和玻璃管总质量
65.6g
59.2g
CaCl2和U形管的总质量
100.8g
108.0g
(3)下列情况下,对实验测定结果一定没有影响的是______(填序号)①相对CuO而言,H2是过量的;②CuO粉末中含有不与H2反应的杂质;?③反应中部分CuO变成Cu2O;④干燥剂CaCl2有部分失效;⑤用固体NaOH代替CaCl2做干燥剂.
(1)①凡是可燃性气体都能与空气混合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加热前先要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故答案为: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②为防止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影响最后的结果,故通入前应先干燥,根据装置需选用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硫酸(2)据题意及质量守恒定律,知道玻璃管与氧化铜的质量差是水中氧的质量,而U形管与氯化钙的质量差是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减氧的质量即为氢的质量.故答案为:氧、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m(O):m(H)=(65.6g-59.2g):[(108.0-100.8)-(65.6g-59.2g)]=8:1(3)由(2)的算式可以看出氢气的量及氧化铜是否变成氧化亚铜对于结果无影响,而②的杂质如果是能与氧化铜反应的物质则对结果会有影响,失效的氯化钙会对水的吸收不充分,使结果不准确,用氢氧化钠做干燥剂时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结果不准确.故选:①③
当堂检测:
1.下列对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归纳和总结,正确的是( D )
A.置换反应不一定有单质产生 B.只有酸才能和金属反应
C.碱能跟一切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盐和盐反应不一定有沉淀产生
2.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C)。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
3.在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分数相同的10g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经充分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
A.锌 B.氧化锌 C.氢氧化锌 D.碳酸锌
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所示),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所示的是(?A?)?
5.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C )
A.Cu、CuO、Cu(OH)2???? B.C、CO、H2CO3
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
6.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基本反应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C?)。
A . H2 B . H2CO3 C . CH4 D . KOH
7.部分含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 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它们都可以与稀硝酸反应?
B. 转化①是氯化钙溶液中的钙被置换出来
C. 转化⑥中加入的物质类别可以是氧化物、盐?
D. 转化③和④都可能是放热反应
8.【嘉兴】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Cl2。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四种反应物,其中不能通过与稀盐酸反应制得MgCl2的是( D?)。A.Mg B.MgO C.Mg(OH)2 D.MgSO4
9.A、B、C、D、E分别是氧化铁、铁、氧气、一氧化碳、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用五个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已知A在B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D?)
A与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A和E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C.D和C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 D.在上述五个反应中,只有D和E发生的这个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10.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与物质间的反应制造出新的物质,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D?)
A.CuCl 2 →Cu B.Ba(OH) 2 →NaOH C.H 2 SO 4 →HCl D.NaNO 3 →NaCl
11.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A??)
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 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12.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1)盐(2)放热
13.【嘉兴】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
请回答有关问题: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假设_____成立,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能否支持假设三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现将3克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称得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克,则原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不含有氧化亚铜,假设一成立.故填:一.若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仍有红色固体,不能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铜,因为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也能够生成铜.故填:不能.(2)故填:Cu和Cu2O.14.【金华】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聪在帮助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甲 乙
(1)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了甲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点燃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应__________(填“先通气体”、“先加热”),加热过程中发现黑色CuO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uO固体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根据甲图装置出现的现象,写出混合气体所有的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评价与改进:小聪认为上述实验方案有缺陷,通过讨论,增加了乙图中的3个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对方案作了改进并进行实验,将混合气体先通过乙图中连接的装置后,再通入甲图装置,实验中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甲图装置中实验现象与(1)相同。请你写出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_________→甲图装置(填装置编号)。(3)交流与讨论:通过对改进实验的现象分析,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课堂检测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 道 成绩
教学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内容□
课后巩固
作业 题 巩固复习 预习布置
老师
课后
赏识
评价
老师最欣赏的地方:
老师想知道的事情:
老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