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同步练习(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同步练习(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23 20:34:55

文档简介

《氧化还原反应》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复印机工作时产生臭氧,臭氧的浓度过高时对人体有害。臭氧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反应为:2KI+O3+H2O==2KOH+I2+O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O3在反应中被氧化为O2
B. 1molO3在反应中得到4mol电子
C. KI在反应中被还原为I2
D. KI在反应中被氧化为I2
2.含氯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含氯洁厕灵(主要成分HCl)混用可能会造成中毒,其原因是:NaClO+HCl= Cl2↑+NaCl+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Cl是还原产物
B. NaClO只含有离子键
C. 当释放(标况下)2.24L Cl2时,一定有6.02×1022个氯分子扩散到室内
D. 使用消毒液时滴加食醋可加快作用发挥,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ClO-+CH3COOH=HClO+CH3COO-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一定是不同物质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 某元素从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硫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6HNO3(浓)→H2SO4+6NO2↑+2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6
B. 每产生2.24升NO2转移电子0.1NA个
C. 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D. 氧化性:HNO3(浓)>H2SO4
5.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X是氧气
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C6H12O6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 C6H12O6与X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置换反应
6.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 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二、填空题
7.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元素被还原;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是还原产物,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
8.有以下反应方程式:
A.CuO+H2/Cu+H2O
B.2KClO3/2KCl+3O2↑
C.Cl2+2NaOH/NaCl+NaClO+H2O
D.2FeBr2+3Cl2/2FeCl3+2Br2
E.MnO2+4HCl(浓)/MnCl2+Cl2↑+2H2O
F.2NaBr+Cl2/2NaCl+Br2
G.2H2S+SO2/3S↓+2H2O
H.HgS+O2/Hg+SO2
按要求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序号填入相应括号内:
(1)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还原( )
(2)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 )
(3)同一种物质中一种元素氧化另一种元素( )
(4)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5)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6)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9.(1)已知氯气通入热的苛性钠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3Cl2+6NaOH=5NaCl+ NaClO3+3H2O
①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把此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消耗106.5gCl2,则生成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l2+6NaOH=5NaCl+ NaClO3+3H2O
10.(1)根据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
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当有2molHNO3被还原时,转移 mol电子
(2)配平下列方程式
NO2+ H2O= HNO3+ NO
Cl2+ NH3= NH4Cl+ N2
KMnO4 + HCl = MnCl2 + Cl2↑ + KCl + H2O
参考答案
1.D
【解析】2KI+O3+H2O=2KOH+I2+O2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O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A、O元素化合价降低,则O3在反应中被还原,故A错误;B、1molO3在反应中得到2mol电子,故B错误;C、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KI在反应中被氧化,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2.D
【解析】A、NaClO、HCl中的Cl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1价,根据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的规律可知,+1降低到0价,-1价升高到0价,即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Cl2,NaCl不是还原产物,A错误。B、 NaClO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Cl和O之间的共价键,B错误。C、标况下2.24L Cl2的分子个数为6.02×1022,但有部分Cl2溶于水,故不可能有6.02×1022个氯分子扩散到室内,C错误。D、消毒液消毒是根据较强的酸制取较弱的酸的原理, ClO-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从而可以杀菌消毒。醋酸酸性大于碳酸,加入醋酸发生ClO-+CH3COOH=HClO+CH3COO-,反应的速率比与碳酸反应更快,故可加快消毒液作用的发挥,D正确。正确答案为D
点睛:在分析化合价变化时,部分学生误认为+5价的氯元素降低到-1价的氯元素,从而将NaCl看做还原产物而得到错误结论。对于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必须遵循价态归中的规律: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即高价降低后的化合价不能低于低价升高后的化合价,最多升高后的化合价与降低后的化合价相等。
3.D
【解析】分析:A.氧化剂、还原剂可能为同种物质;
B.非金属单质可能为还原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时,可能被氧化或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可能变为金属阳离子。
详解:A.氧化剂、还原剂可能为同种物质,如氯气与NaOH的反应中,氯气失去电子也得到电子,A错误;
B.非金属单质可能为还原剂,如C与水蒸气的反应中,C为还原剂,B错误;
C.某元素从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时,可能被氧化或被还原,如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S,C错误;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可能变为金属阳离子,如铁离子得到电子转化为亚铁离子,D正确;
答案选D。
4.D
【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S的化合价升高,S作还原剂,HNO3中N的化合价降低,HNO3作氧化剂,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1,故A错误;B、没有指明条件是否时标准状况,因此无法计算NO2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根据反应方程式,消耗6molHNO3生成1molH2SO4,随着反应进行,酸性逐渐减弱,故C错误;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HNO3(浓)为氧化剂,H2SO4为氧化产物,因此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H2SO4,故D正确。
5.D
【解析】分析:A.根据转化过程图,结合光合作用的反应,推断储存能量的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生成物;
B.推断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葡萄糖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光合作用需要光,二者结合分析反应中能量转化;
C.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和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物质X为氧气,A正确;
B.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该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因此说,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中。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B正确;
C.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6H12O6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正确;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两种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不属置换反应,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化合物的定义、置换反应的定义等知识,难度不大,做题时一定要理清思路找准知识点。
6.B
【解析】A.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故A错误;B.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故B正确;C. 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也可作还原剂,故C错误;D.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也可以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难点是选项C、D,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有正有负,所以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既可以被还原,也可以被氧化。
7. 稀HNO3 Cu 铜 氮 Cu(NO3)2 NO 1∶4
【解析】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被氧化,Cu为还原剂,Cu(NO3)2是氧化产物;部分N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HNO3是氧化剂,NO是还原产物。当有8molHNO3参加反应时,有2molHNO3被还原,表现氧化性,有6molHNO3化合价未发生变化,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1∶4。
根据上述分析,答案为:稀HNO3;Cu;铜;氮;Cu(NO3)2;NO;1∶4。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HNO3中的氮元素是+5价,NO中氮元素是+2价,Cu(NO3)2中氮元素是+5价,所以硝酸部分体现氧化性,部分体现酸性。
8.(1)A (2)F (3)B (4)C (5)G (6)D、H
【解析】(1)中单质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化合物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只有A符合。
(2)中单质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化合物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F符合。
(3)中同一种物质中不同元素化合价有的升高,有的降低,KClO3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故B符合。
(4)中同一种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即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
(5)中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H2S与SO2反应中中-2价硫化合价升高到0价,中+4价硫化合价降到0价,G符合。
(6)在D中Fe、Br、Cl均有化合价变化,在H中Hg、S、O均有化合价变化。
9.(1)Cl2 3Cl2+6OH-═5Cl-+ClO3-+3H2O;0.5mol
(2)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①反应3Cl2+6NaOH=5NaCl+ NaClO3+3H2O 中,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变化,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反应中还原剂是Cl2;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6OH-═5Cl-+ClO3-+3H2O;③n(Cl2)=106.5g÷71g/mol=1.5mol,氧化产物为NaClO3,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
(2)反应3Cl2+6NaOH=5NaCl+ NaClO3+3H2O中有5个氯原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为-1价,得5×e-,有1个氯原子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为+5价,失5e-。
10.HNO3;Cu(NO3)2;6
(2)3、1、2、1;3、8、6、1;2、16、2、5、2、8
【解析】(1)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产物为Cu(NO3)2 HNO3 被还原,作氧化剂;反应转移6e----2molHNO3(被还原),当有2molHNO3被还原时,转移6mol电子(2)配平方程式: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的原则进行配平:3NO2+1 H2O= 2 HNO3+1 NO; 3 Cl2+8 NH3= 6 NH4Cl+1 N2 ; 2 KMnO4 + 16 HCl =2 MnCl2 + 5 Cl2↑ + 2 KCl +8H2O;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
1.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NaNO2。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A. +5 B. +4 C. +3 D. +2
2.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FeCl2+Cl2=2FeCl3
B. ICl+H2O=HCl+HIO
C. SiO2+2C/Si+2CO↑
D. 2Na+O2/Na2O2
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B. Cl2+2KBr= Br2+2KCl
C. Cl2+ 2NaOH=NaCl+ NaClO+ H2O
D. 2H2O+2Na=2NaOH+H2↑
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H4HCO3/NH3↑+CO2↑+H2O
B. Na2O+H2O═2NaOH
C.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D. 2H2O/2H2↑+O2↑
5.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得到的电子数越多,其氧化性越强
B.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C. 某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则它一定被氧化
D. 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Fe2O3+3CO/2Fe+3CO2?的反应类型是
A. 置换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7.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为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9.在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中,氧化产物是
A. C B. H2SO4 C. CO2 D. SO2
10.某些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既能体现氧化性又能体现还原性,下列不属于此类粒子的是
A. Fe2+ B. H2O2 C. Al D. N2
11.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H2SO4+2NaOH=Na2SO4+2H2O
B. 3Cl2+6KOH=5KCl+KClO3+3H2O
C. 3H2O2+2KCrO2+2KOH=2K2CrO4+4H2O
D. 3CuS+8HNO3=3Cu(NO3)2+2NO↑+3S +4H2O
12.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A. 3Fe+4H2O(g) /Fe3O4+4H2
B. 2Na2O2+2H2O=4NaOH+O2↑
C. 2F2+2H2O=4HF+O2
D. Cl2 + H2O ? HCl + HClO
1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Fe+CuSO4=Cu+FeSO4
B. NH4HCO3/NH3↑+H2O+CO2↑
C. 4Fe(OH]2+O2+2H2O=4Fe(OH)3
D. 2Na2O2+2CO2=2Na2CO3+O2↑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D.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15.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B. 一定存在着电子转移
C. 一定存在着元素化合价变化
D. 一定有单质参加反应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D
6.B
7.A
8.B
9.C
10.C
11.A
12.A
13.D
14.C
15.D
《氧化还原反应》培优练习
1.将16.8 g铁和0.3 mol Br2充分反应,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 a mol 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
B. 当a=0.4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C. 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3+):c(Br-):c(Cl-)=l:1:3
D. 当02.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3+Br2
D.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3.某磁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xS(S为一2价),既含有Fe2+又含有Fe3+。将一定量的该磁黄铁矿与100mL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注:矿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单质2.4 g、FeCl2 0.425 mol和一定量H2S气体,且溶液中无F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0 mL的盐酸中HC1物质的量浓度为7.5 mol/L
B. 生成的H2S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C. 该磁黄铁矿Fex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 1
D. 该磁黄铁矿中FexS的x=0.85
4.硒元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延年益寿、抗衰老、抗癌的作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广东陆续发现大片富硒土壤,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分布面积之广,位居全国前列,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硒单质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可通过与浓H2SO4反应生成SeO2 以回收Se。在回收过程当中涉及到两个化学反应:①Se+2H2SO4(浓)=2SO2↑+SeO2+2H2O;②2SO2+SeO2+2H2O=Se+2H2SO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eO2、H2SO4(浓)、SO2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SO2
B.①中SO2 是氧化产物,SeO2 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②中SO2 是氧化剂,SeO2 是还原剂
D.反应①中每有1 mol SeO2 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5.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
完成下列填空:
Ⅰ.在用KMnO4酸性溶液处理Cu2S和CuS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MnO+Cu2S+H+―→Cu2++SO2↑+Mn2++H2O(未配平)
②MnO+CuS+H+―→Cu2++SO2↑+Mn2++H2O(未配平)
(1)下列关于反应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
c.生成2.24 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
d.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Mn2+>Cu2S
Ⅱ.在稀硫酸中,MnO和H2O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H2O2-2e-===2H++O2↑
还原反应:MnO+5e-+8H+===Mn2++4H2O
(2)反应中若有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
(3)已知:2KMnO4+7H2O2+3H2SO4===K2SO4+2MnSO4+6O2↑+10H2O,则被1 mol KMnO4氧化的H2O2是______mol。
Ⅲ.高锰酸钾溶液与硫化亚铁有如下反应:10FeS+6KMnO4+24H2SO4===3K2SO4+6MnSO4+5Fe2(SO4)3+10S+24H2O
(4)若上述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8 g,则硫元素与KMnO4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数目为________个。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试题分析:n(Fe)=16.8g÷56g/mol=0.3mol,n(Br2)=0.3mol,由反应2Fe+3Br2═2FeBr3可知,反应后Fe过量,在溶液中进一步发生Fe+2Fe3+=3Fe2+,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0.3molFe2+和0.6molBr-,A.当a=0.1时,氯气不足,因Fe2+的还原性大于Br-,只发生2Fe2++Cl2=2Fe3++2Cl-,反应后Fe2+还有剩余,A正确;B.当a=0.45时,首先发生2Fe2++Cl2=2Fe3++2Cl-,此时Fe2+完全反应,消耗0.15molCl2,剩余0.3molCl2,进一步发生2Br-+Cl2═Br2+2Cl-,又知Br-为0.6mol,则二者恰好反应,所以总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B正确;C.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首先发生2Fe2++Cl2═2Fe3++2Cl-,此时Fe2+完全反应,消耗0.15molCl2,又知Br-为0.6mol,Br-有一半被氧化,则反应0.3mol,由方程式2Br-+Cl2═Br2+2Cl-,可知消耗0.15molCl2,则共消耗0.3mol氯气,则c(Fe3+):c(Br-):c(Cl-)=0.3mol:0.3mol=0.6mol=1:1:2,C错误;D.当0<a<0.15时,氯气不足,溶液中存在Fe2+和Fe3+,由电荷守恒可知2c(Fe2+)+3c(Fe3+)+c(H+)=c(Cl-)+c(Br-)+c(OH-),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知识
【名师点晴】该题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较大,解答本题时注意根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答题时注意体会。
2.D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①②③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l2,故A错误;B.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的左边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右边的氧化剂,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右边的还原剂,可以知道Co2O3>Cl2>Fe3+,故B错误;C.根据②2Fe2++Br2=2Fe3++2Br-,可以知道,氧化性Br2>Fe3+,所以Cl2+FeBr2=FeCl2+Br2是错误的,故C错误;D.③在Co2O3+6HCl=2CoCl2+Cl2 ↑+3H2O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所以当1molCo2O3参加反应时,2molHCl被氧化,故D正确;本题的答案选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3.D
【解析】试题分析::n(S)=2.4g÷32g/mol=0.075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n(Fe3+)=0.075mol×(2?0)/(3?2)=0.15mol,则n(Fe2+)=0.425mol-0.15mol=0.275mol,所以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0.275mol:0.15mol=11:6,则A.盐酸恰好反应生成FeCl20.425mol,根据氯原子守恒得c(HCl)=0.425mol×2/0.1L=8.5mol/L,A错误;B.根据氢原子、氯原子守恒得n(H2S)=1/2n(HCl)=n(FeCl2)=0.425mol,V(H2S)=0.425mol×22.4L/mol=9.52L,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0.275mol:0.15mol=11:6,,C错误;D.FexS中n(S)=0.075mol+0.425mol=0.5mol,n(Fe)=0.425mol,所以n(Fe):n(S)=0.425mol:0.5mol=0.85,所以x=0.85,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计算
【名师点晴】根据反应过程中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进行计算,根据氢原子守恒计算硫化氢体积,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计算量较大,难度较大,注意守恒法的灵活应用。
4.A
【解析】
试题分析:A、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①H2SO4是氧化剂,SeO2是氧化产物H2SO4>SeO2;②SeO2是氧化剂,SO2还原剂,因此有SeO2>SO2,氧化性H2SO4(浓)>SeO2>SO2,故正确;B、①中SO2是还原产物,SeO2是氧化产物,故错误;C、SO2是还原剂,SeO2是氧化剂,故错误;D、①化合价Se由0→+4价,生成1molSeO2转移电子4mol,故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5.
(1)d
(2)6.02×1023
(3)2.5 
(4)0.1NA(或6.02×1022)
【解析】
试题分析:(1)a.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2价,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有S、Cu,故a正确;
b.锰元素化合价降低,从+7价降低为+2价,Cu2S元素化合价都升高做还原剂,1molMnO4-得到5mol电子,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2价,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1molCu2S失去8mol电子,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故b正确;
c.生成2.24LL(标况下)SO2时,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的Cu2S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Cu+~Cu2+~e-; S2-~SO2~6e-;
1 1 1 6
0.2mol 0.2mol 0.1mol 0.6mol
所以电子转移共0.8mol,故c正确;
d.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Mn2+<Cu2S,故d错误。
故选d;
(2)由H2O2-2e→2H++O2↑可知,反应中若有0.5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5×2×NA=NA。
故答案为:NA;
(3)反应2KMnO4+7H2O2+3H2SO4→K2SO4+2MnSO4+6O2↑+10H2O中,2molKMnO4可氧化5molH2O2,
生成的6molO2中,有5mol为H2O2被氧化生成,有1mol为H2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则1mol KMnO4氧化的H2O2是2.5mol。
故答案为:2.5;
(4)反应中固体质量变化为:FeS→S,固体质量变化为铁元素的变化;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8g,
参加反应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8g
56g/mol
=0.05mol,即被氧化的FeS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被高锰酸根离子氧化的硫元素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2=0.1mol,电子数目为:0.1NA。
故答案为:0.1N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遵循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若将电子守恒规律应用于解题,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计算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守恒法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守恒法包括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等。在进行解题时,如何选择并应用上述方法对于正确快速地解答题目十分关键。首先必须明确每一种守恒法的特点,然后挖掘题目中存在的守恒关系,最后巧妙地选取方法,正确地解答题目。① 在溶液中存在着阴阳离子,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所以可考虑电荷守恒; 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电子的转移,通常考虑电子守恒。③在某些复杂多步的化学反应中可考虑某种元素的守恒法;④在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涉及到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可考虑质量守恒法。就本题而言(1)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计算;(4)反应10FeS+6KMnO4+24H2SO4→3K2SO4+6MnSO4+5Fe2(SO4)3+10S+24H2O中,反应前后固体变化为:FeS→S,固体减少的质量实际上是铁元素的质量,据此计算出铁的物质的量及转移的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