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实用表格教案-4.4比较水的多少|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用表格教案-4.4比较水的多少|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23 23:45: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内容
《比较水的多少》
教材版本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
设计说明:
这一单元教材编排将有关“水”的学习放在有关“空气”的学习之前。也就是学习“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同时,要为和“空气”进行比较学习做好准备。
“比较水的多少”这一课的科学概念目标是“水有一定体积,可以测量”,主要活动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比较水的多少”这一实际问题,引发冲突“如何表述水的多少”,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现测量工具的产生过程。也为后续学习空气体积打下基础。
通过前3课的学习,学生已有的科学概念:水有颜色、气味、流动性以及形状(没有固定形状)等方面的性质特征。不能忽视的是三年级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学过长度单位,没学过面积(三年级上数学课第四单元?),没学过体积(五上数学课第四单元)。
由此可见,学生对于体积、底面积没有认识,如果只是让学生学会使用量筒和认识毫升这个单位,而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体积测量”的科学概念,那么学生的科学能力除了使用量筒技能之外没有得到发展。因此,本课没有强化技能的训练也没有基础地教授“体积”,而是要在学生通过活动和一系列思维冲突经历科学概念的发展,从“水没有固定形状”到“水占据一定空间”,感知“水有一定体积”,通过量筒能测量水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水(液体)有一定的体积,可以测量。
2、过程与方法:亲历“比较水的多少”的科学探究过程。会选择用更方便的方法:同一容器比。知道用量筒测量比较会标准化、更精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课题
(3分钟)
1、两个同样容器、不同水位的水。
提问:你能通过观察,判断出哪个瓶子的水多吗?
2、两杯不同容器、相同水位的水。
提问:现在你还能观察比较出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吗?
两杯不同容器、不同水位的水
提问:现在呢?还能观察比较出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吗?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到底哪个瓶多,没有定论,不能确定,产生冲突。
二、实验探究
(一)方法选择
(5分钟左右)
?
?
?
?
(二)操作交流
(20分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认识量筒(10分钟)
1、确定到底哪个瓶里的水多。
提问:既然观察解决不了问题,那么除了观察,我们还有其他的科学方法来比较水的多少吗?
还需要哪些材料?你们有几种方法?
2、小组讨论后方法汇报,并板书。
(选择两个同样容器、同一容器、称重……)
提示:比较两个不同容器、不同水位的水的多少,从操作简便、节省材料方面考虑,选用怎样的方法合适?
3、提供一些实验材料,请每个小组想办法进行比较实验。
(1)实验记录单一(投影)说明。
?/
(2)实验提示。
(3)组长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4)主要交流1号瓶比2号瓶多多少水的表述
a、用自己的方式表述。
如多一点点、多一段……
b、用长度单位来表述(用尺子测量)。
教师介入:有个比较明确的数据,表述更科学。
提问:用尺子测量是以划刻度的方式测量水面高度的,如果想有个更方便的测量工具,可以怎么办?
尺子与杯子合一更方便。
(5)再次测量,得到数据。
板书各个小组的数据
提问:长度单位适合表述水的多少吗?
影响我们数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请几个小组展示测量用的杯子(各不相同)。
教师介入:请学生关注,杯子的大小(底面积)如何影响水的高度。(同样多的水,底面积大的,水面低;底面积小的,水面高。)
提问:水的形状发生变化了吗?
????? ?水的占据空间的多少发生变化了吗?
一定量的水的形状会变化,但占据的空间大小不变。
教师介入:我们把水占据的空间称为水的体积。
长度单位无法表示占据空间的多少,即无法表示体积多少。
(6)讨论:不同瓶子中的“一样多的水”该怎么表示量有多少?
提示:回忆生活中,我们是怎么描述饮料、矿泉水的多少的呢?
用毫升进行表述。毫升——液体体积单位。
?
【出示量筒】
1、量筒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与我们自己划刻度的杯子不同的是,它是按规定了标准的1毫升是多少来划刻度的,能比较精确地测量出水的多少。
教师介入:量筒就是一种统一标准的,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它的刻度数值以毫升为单位。
2、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
3、尝试用量筒测量比较两瓶水的多少,并用毫升进行表述。
/??
从引入开始,“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是一个贯穿于整个探究过程的主题活动。
?
?
?从本节课目标的角度看,是希望学生继续关注“水”的形状特征,提出“比较水的多少”是需要有同一标准的容器为前提。
?
?
记录各组的表述方式
分析这样表述存在的问题,提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教师介入表明如何更科学表达的一种观念。
?
?
让学生体验遇到问题不断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水的多少”是立体的,并希望把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水的体积”转化。
?
?
教师介入阐述必要的概念。并没有从严格的体积定义出发教学,但从空间层面上认识了“体积”概念,作为一个初步认识。
?
?
?
?引入毫升
?
?“尝试”使用量筒的意义比“掌握”量筒的使用更有价值。
?结果也许有偏差,但比之前更精确了。
也可请学生说说现在有偏差的一些原因。
四、?拓展迁移
比较量筒和量杯
(视时间而定)
?
量筒是一个标准的测量工具,它能改变形状吗?
2、出示量筒和量杯。观察刻度线有什么区别?
提问:为什么刻度间的距离不一样
刻度虽不一,但标准仍然统一。
学生能意识到测量工具只是要规定了水的体积。测量的容器形状变化,刻度随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