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导学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导学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23 17:34:37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司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
重点: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及其文明的象征——金字塔
难点:古埃及国家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原因
自住导学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
南北。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概况: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统一后,经历了古王国时
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在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强大的军
事帝国。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
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3.文明成就:古埃及在天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象形文
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
二、金字塔
4.概述: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
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
5.地位: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
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级础训练
知识点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文明是
(C)
A.“印度河的赠礼”
B.“幼发拉底河的赠礼”
C.“尼罗河的赠礼”
D.“底格里斯河的赠礼”
2.埃及的历史悠久,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

(A)
A.约公元前3100年
B.约公元前3500年
C.约公元前4000年
D.约公元前2500年
3.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后经历的三个时代不包括
D
A.古王国时代B.中王国时代C.新王国时代D.罗马帝国时代
4.下列不能反映古埃及文明的是
(B)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太阳历
D.木乃伊
5.古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根
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这
成就属于下列哪一方面
(B)
A.数学
B.天文学
C.医学
D.建筑
知识点2金字塔
6.下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B)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7.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的
用途是
(D)
A.教堂B.寺院C.神庙D.陵墓
知识点3法老的统治
8.在古埃及,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是指(C
A.神之子
B.木乃伊
C.国王
D.征服者
2222
课后提升
1.小伟一家计划到某国旅游,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国
度,他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了“尼罗河”“金字塔”
“法老”等关键词。请判断他们将要去的国家是
(A)
A.埃及B.印度C.希腊D.伊拉克
2.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如果我们要研
究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的历史,需要借助
的文字是
(A)
A.象形文字
B.字母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3.以下对下图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一
象征
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
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4.有关古埃及的说法正确的有
(A)
①古埃及文明以灌溉农业为特色②在公元前
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③古
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是法老④公元前6世纪埃及
被阿拉伯人所灭,持续了近4000年的古埃及文明
被伊斯兰文明代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综究创新
5.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地中海



图二
(1)图一所示地区诞生的古代文明古国是哪一国?
有句名言说该国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反
映了什么?
古埃及。尼罗河沿岸优良的自默地理环境为
古埃及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如要条件。
(2)图二所示为该地区的文明标志,它是什么?它
的用途是什么?
金字塔。作为国王的陵墓。
(3)该地区使用的文字是什么?这种古老的文字对
后世有什么影响?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在古埃及使用了儿千
年,对后来拼音字母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

(4)“埃及文明即使在最繁荣的时期也追求神秘和
封闭,甚至追求不可理解性,结果只能故步自
封,终于难以为继……埃及的古文明,基本上已
经遗失……”上述材料摘自《千年一叹》,请你结
合材料谈谈应如何正确对待古代文明成果
应珍视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扣大研究与保护
力度;不能故步自封,应该扣强同世界各国间
的交流合作,促进文明共同进步。(只要意思
相近即可)
(共15张PPT)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
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难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表现及影响
自导学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位置:两河流域位于西亚,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大体上是以今天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概况: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
中心的小国。约在公元前2400年,实现初步统
、古巴比伦王国
3.建立:古巴比伦王国在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
中下游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并且实行君主
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4.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内容: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
等级。还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6.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
传统源远流长。
级围础训练
知识点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
国度是
(A)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2.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B)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2400年
C.公元前1800年
D.公元前538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板,以带有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
刻压在泥板上留下文字。该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
知识点2古巴比伦王国
4.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下列
既是两河流域最重要的奴隶制国家,又是西亚文明
典型代表的是
(C)
A.阿卡德王国
B.苏美尔王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乌尔第三王朝
知识点3《汉谟拉比法典》
5.《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
法典。它出自
(A)
A.声巴比伦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希腊
6.堪称为两河流域的骄傲,终成为古代东方宝贵的法
律文化遗产,在人类法律文明演化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该文明成就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马可·波罗行纪》
C.《一千零一夜》
D.《荷马史诗》
2222
佛后提升
1.两河流域是指哪两条河
(D)
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黄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下图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请你判断,该法典应该是用哪种文字刻写的
(C)
A.象形文字
B.拉丁字母
楔形文字
D.甲骨文
3.小明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块黑色石柱文物,上面镌刻
了282条铭文。解说员说这些铭文就是世界上已
知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你认为这一文物
应该出自
(A)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恒河、印度河流域
4.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正确的是
(D)
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是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
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A.①③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究创新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年12月至1902年1
月,J·摩尔根指导的法国考古队在
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以阿卡德语
镌刻的《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石碑
由三块黑色玄武岩合成,高2.25米,、
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石碑上部是
太阳神、正义神沙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
(高0.65米、宽0.6米)。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
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楔形文字是垂直书写的。
法典中部分铭文(法典第66至100条)在古代就被
磨损
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
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
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
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奴隶如果不
承认他的主人,只要主人拿出他是自己奴隶的证
明,这个奴隶就要被割去双耳。法典甚至规定奴隶
打了自由民的嘴巴也要处以割耳的刑法。属于自
由民的医生给奴隶主治病,也是胆战心惊的。因
为,如果奴隶主在开刀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被剁
掉双手
(1)汉谟拉比为什么要制定这部法典?
汉谟拉比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2)这部法典保存下来有什么历史意义?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
典,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
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重要依据。
(3)法典由哪三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内容包合雇
佣、租祖赁、交换、借贷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4)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中,我们能否看出这
部法典的实质?
这部法典的条文都是保护奴求主对奴隶的所有
权,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5)如果你是古巴比伦的律师,是否可以用这部法
典为奴隶进行辩护?为什么?
不能。因为它只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共16张PPT)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
重点: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难点:佛教产生的原因及传播
自国导学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位置:古代印度位于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概况: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
前18世纪。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华
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3.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
姓制度”。
4.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把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等级婆罗门,第二
等级利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5.概况: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产生了佛教,其创立者是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6.教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传播: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中囯,
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
寨等国
级础训练
知识点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来自中亚,侵入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D)
A.希腊人
B.苏美尔人
C.波斯人
D.雅利安人
2.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B.是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C.此时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
D.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城市之
知识点2森严的种姓制度
3.如下图反映的古代文明诞生于
(C)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拥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
里开着一家棉布店,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
认为这户人家属于的等级是
(C)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知识点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的诞生可以追溯到
(B)
A.公元前5世纪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
6.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印度等级制度的内容是
A.消除欲望
B.忍耐顺从
C.众生平等
D.因果报应
7.佛教主要反对哪一特权等级
(A)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22221
后提升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从高到低的顺序
排列为
(B)
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2.印度奴隶社会等级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利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阶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别
3.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公元
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众生平等”
等信息,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下
列哪一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4.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c A
朝鲜
中亚→>中国→日本
越南
印度
东南亚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
究创新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农村,种姓制度则比较根深蒂固,人们
依然可以根据衣着、举止、语言用词甚至头饰等来
判断人们的种姓,而高种姓的人与低种姓的人之间
来往不多。
材料二种姓制度这棵“参天大树”虽然已经开始
腐烂崩溃,但倒下的速度却十分缓慢。现实情况也
的确如此。在目前印度政治和经济生活中,高种姓
出身的人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行政大权。
《印度种姓制度的现状》
(1)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古代印度哪一外族的入
侵有关?
雅利安人
(2)材料一中提到的“高种姓”和“低种姓”共有四个
等级的划分,请你说出其名称。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结合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印度种姓
制度的现状。说出几千年来种姓制度的存在对
印度有何影响。
现状:在现在的印度,种姓制度仍狀存在,还
存在着高低种姓之间不相往来、不通婚姻的状
况,高种姓仍掌握国家大权。(符合题意即
可)影响:种姓制度的存在,激化了社会矛
盾,并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成为印度发展的障碍。(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