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019·7·20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3)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重点:
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特征;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商周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难点: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含义、作用及其特点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重难点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 ,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旧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时间区段概念。所谓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旧石器时代特征:
会使用和制作简单工具;群居生活,进行渔猎和采集;北京人和元谋人学会用火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新时期时代:
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磨制石器为主,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7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新石器时代特征: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2.发明了陶器;
3.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试分析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特点?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禅让制:禅让(拼音:shàn ràng)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两则材料均选自《礼记》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王位世袭制的看法。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原始社会“选贤与能”“天下为公”;夏朝以后王位世袭,“天下为家”。需要注意的是,夏朝的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从材料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血缘关系已经成为王位继承的重要依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三)商周时期基本政治制度
宗法制:
在夏商周时期,血缘关系不仅是王位继承的依据,而且是统治集团政治权力分配的标准,这种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被称为宗法制。宗法制产生于夏代,经商代的发展,到西周时期已经相当完备。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其形成了怎样的宗法关系?如何认识宗法制下的这种宗法关系?
(2)阅读课本归纳宗法制的作用与目的。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课本知识,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分封制的特点及其作用?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四)商周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1)发达的青铜冶炼业
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冶炼技术和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商周时期,青铜器形体巨大,庄重雄奇,纹饰细腻优美,工艺精湛,世界罕见。教材中的司母戊方鼎就即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它说明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中国于1995年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就是仿司母戊方鼎铸造的。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2)工商食官制度
"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课堂小结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文明的重要阶段,以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其中西周时期最为完备。西周通过建立体系严密的分封制度,实现了对广大疆域的控制,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代王朝地方政治制度的创新提供了借鉴。而宗法制则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族观念也成为我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影响至今。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