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四章《生命之源——水》化学九年级上粤教版4.3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的总质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提 出 问 题1、铁和硫酸铜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3、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分 组 实 验表 达 交 流有亮红色物质生成
天平平衡实验现象表 达 交 流实验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天平平衡表 达 交 流生成白色沉淀
天平平衡实验现象表 达 交 流生成蓝色沉淀,天平平衡有亮红色物质生成,天平平衡生成白色沉淀,天平平衡得 出 结 论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参加反应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了变化,而总质量却不变呢? 思 考 一微观:原子的 、 和 不变宏观:元素的 和 不变种类 质量播放思 考 二通电思 考 二一定改变: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可能改变:分子数目通电拓 展 迁 移如图:将两端缠绕等质量铜丝的玻璃棒平衡吊起,给一端的铜丝加热数分钟后,发现该端变黑下沉这种现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如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所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气态物质时,我们应该在 装置中进行实验。 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这种现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密封的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5g盐与10g水混合得到15g盐水
B.氯酸钾加热分解后,试管内固体药品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
C.湿衣服晾干后,其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
D.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40mlB(化学变化)专 题 突 破专 题 突 破2、在A + B C + D反应中,5克A和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 8克3、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后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有哪些 。
2gB、C、D专 题 突 破专 题 突 破 4、某可燃物X在适量的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符号表达式如下图所示,由此判断该可燃物X中一定含有 元素。碳、氢专 题 突 破 5、 某可燃物X在适量的氧气中燃烧后,生成 二氧化碳和 水,其符号表达式如下图所示,由此判断该可燃物X中一定含有 元素。4.6g8.8g5.4g碳、氢、氧 6、下图形象表示了CO( )与O2 ( )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CO2 ( )时,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则参加该反应的CO、O2和CO2的个数之比为 。专 题 突 破2:1:27、某化合物(用“X”表示化学式)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X + 5O2 == 4CO2 +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
A.C2 H 4 B.C2H5OH
C.C2 H 2 D.C6 H6O
C专 题 突 破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拓 展 延 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C △m +8 -28 0 +2024拓 展 延 伸乙→甲+乙回 顾 总 结感 悟 学习实践中的付出与收获也是守恒的,没有不计收获的付出,更没有不计付出的收获!所以,我们要想在学习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收获(生成物总质量),就必须得踏踏实实的付出更多的努力(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课 后 作 业1、完成《同步练习》中的课后作业部分;
2、思考 :水通电分解的反应表达式为:
H2O H2 +O2 ,该反应表达式无法体现化学反应中各原子个数不变,你认为该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