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啦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界的雨的成因。
2、会做雨的成因的模拟实验。
3、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推想自然界中雨的成因。
4、体会到与人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自然界的雨的成因。
教学难点:
会做雨的成因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玻璃片、试管夹、烧杯、水等。
教学过程:
1、导人。
(1)谈话:下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请大家想一想,下雨前卉雨申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2)提问:你是否想过这拌一个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想了想、说一说。)
2、做雨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1)教师演示:雨的成因模拟实验。
(2)提出实验要求:小组分工合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交流实验现象。
(5)小组讨论:实验申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6)集体交流讨论结果。
3、推想自然界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1)分小组讨论:请你们联系上面的实验现象讨论,自然界的雨是怎样形成的,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2)集体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3)比较:我们的结论与实验前的想法一致吗?
《4)出示有关雨的形成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
4、总结与拓展。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课外探究,关于风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如海风、陆风、山谷风等,请你们回家查找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