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妙笔生花》教案湘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妙笔生花》教案湘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7-24 08:2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妙笔生花》(湘美版2014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中锋侧峰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变化的乐趣,能用所学笔法墨法创作一幅水墨荷花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初步感知,深入体会,独立创作等环节,初步尝试运用中锋侧锋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浓淡干湿等水墨画基本技法表现花卉,欣赏感受水墨画的独特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之情。
重 点:学习中锋侧峰的轻重缓急,感受水墨画浓淡干湿的韵味
难 点:运用中锋、侧锋的笔法和墨色的变化,创作一幅有趣味的水墨花卉
教 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示范引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宣纸等用具
课 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彩墨游戏》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在“玩”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已经了解的水墨画基本表现方法完成具有具体要求的一幅水墨花卉。
学情分析: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国画知识,通过对《彩墨游戏》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毛笔再宣纸上作画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表现欲望较强,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对用笔和用墨的具体方法不够清晰,在对墨色的把握上较为拙手。
教 学 过 程
学 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2分钟)
大家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恩,谢谢你的分享,你讲的又认真又仔细。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神笔马良的电影片段,大家看完后把最吸引你的地方给大家分享一下。
恩,因为小马良的善良肯吃苦,神仙爷爷给了他一只神奇的笔,可以把想画的东西变成现实,虽然我们不能做到,但是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画笔画出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美术课堂,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初步体验 (3分钟)
大家请拿出第一张纸,将笔在笔洗里沾水,把多余的水刮掉,用笔尖蘸墨汁,分别将笔垂直于纸面和斜侧于纸面画几组线条,然后小组内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一会找同学给大家分享。开始吧!
我看大家都画好了,哪一组的小朋友最积极,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发现吗?
嗯,看来你们都是爱观察的孩子!
认识中锋侧锋(3分钟)
(出示图片,中锋侧峰的握笔知识)
就像大家说的一样
中锋:执笔端正,笔锋垂直于纸面,所画线条圆润、工整
侧峰:执笔偏侧,倾斜于纸面,大刀阔斧的挥洒,会产生干笔,散峰或飞白
师:还可以变换线条的方向,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中锋或轻或重、或快或慢地画出不同的用笔方式,笔墨效果就会不一样。
深入感知(3分钟)
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有意思?尝试表现一下,大家再画一次,会不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大家都画的不错,都掌握了这两种用笔的基本方法,那么在实际绘画中他们到底是怎么运用的呢?
找出画有中锋侧锋用笔的画面
老师这里有一幅画,看看大家的火眼金睛能不能找到不同的用笔方法,你能找出两两种不同的用笔方法吗?
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以荷花为例,叶子占了画面上比较大的位置,我们用大笔侧锋可以快速的表现出叶子的姿态,显得轻松自然;叶梗和花梗用中锋一笔画出,不拖泥带水,能体现出力量感,荷花的轮廓和叶筋小笔中锋勾出,再画出水草芦苇就构成了一幅荷花图。
通过大家动手操作,我们发现了不同的用笔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笔法,在我们的中国画里,笔墨是分不开的,或用墨的干湿浓淡,或用笔的轻重缓急,他们的互相结合就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水墨效果
认识用墨的干湿浓淡(3分钟)
那我们继续回到刚才那一幅画,谁来给大家说说在这幅画里哪里体现出了用墨的干湿浓淡?你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变化呢?
不同的墨色能产生前后的空间感和虚实变化,前面的叶子用墨浓重,后面的叶子用墨清淡,我们通过和不同水分的调和可以产生焦浓重淡请的不同的墨色变化,这就是墨分五色。
你能尝试画出浓淡干湿的变化吗?用第二张纸试试吧。
教师示范(5分钟)
大家掌握了用笔和用墨的方法,看了大家的练习,老师也跃跃欲试了,下面老师就用今天大家学到的知识画一幅荷花图,在老师画的时候大家要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用笔用墨的
尝试作业(15分钟)
看了老师的画,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创作一下?
看来大家也按捺不住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要体现出不同的用笔和用墨方法,等大家完成我们将举行一场拍卖会,看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大家开始吧
课件循环展示作品
评价拓展(5分钟)
我们的小画家们完成了吗
请同学们说一说
1、哪些地方运用了中锋、侧锋的用笔方法?
2、哪些地方有焦浓重淡请的墨色变化?
3、你最喜欢哪副作品?
老师鼓励评价
总结拓展(1分钟)
同学们,讲究笔墨是我们中国绘画特有的特点,他是状物言志传情达意的技巧,千年来它传承者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未来,它更需要我们大家去继承和发扬,我们下节课继续来体验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1)询问学生有没有看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入本课学习。
(2)大屏幕播放动画短片《神笔马良》,并提出问题
教师语言简单总结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板书课题《妙笔生花》。
1、安排学生准备纸笔,讲解方法注意事项,让学生初步体验毛笔用法。
2.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出示图片并讲解中侧锋知识点,教师示范具体方法,让学生有清晰的认识。
板书中锋、侧锋。
指导学生再次体验
纠正拿笔方法。
课件展示一幅作品,组织学生先观察在讨论。提醒学生在这幅画中找到不同用笔方法。
提问学生,让学生表述各自发现。
3.先让学生自主总结、学生相互补充、展示,教师引领梳理作品中的不同用笔效果。
总结笔墨结合的特点,介绍中国绘画的用笔用墨。

回顾作品,适时提出疑问,在这幅作品中,哪里体现出了用墨的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能产生什么样的不同效果?
教师示范墨色变化
板书 焦浓重淡清
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和不同的水分调和可以产生墨色的变化,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想法。
教师示范完成一幅完整作品,在示范过程中讲解具体画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总结并示范,结合具体绘画过程,让学生对直观感受一幅作品的完成。
布置作业要求
在作品中要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用笔方式。
在作品中要体现出墨色的变化
作品大胆,完整。
教师巡视指导,对于掌握不好的学生再一次指导示范,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作品,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结评价的方式全面展示学生作品,对完成不很好的学生语言鼓励。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打动学生,完成本课情感目标,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完以后简单介绍,说一说最吸引你的地方。
按照老师安排的方法,学生尝试使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正斜粗细不同的线条,体验不通用法表现的效果。
1.明确学习活动要求,先自主完成,然后在老师提示下进入小组讨论,探讨问题。
2.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并汇报自己的发现。
学生用不同的用笔方法再次体验,牢固认识各种效果。
(1)结合具体的作品,说说在这幅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用笔,哪些地方是侧锋用笔。
(2)在教师引导下分享自己的发现。
学生观察作品,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不同的墨色是怎样出现的,有什么方法,他们能表现出什么样的效果。
用第二张宣纸体验不同水分调和墨汁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观察教师绘画过程,体会不同用笔用墨在绘画中的表现。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作业。
小组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一评我最喜爱的作品。
视频导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第一次尝试,让学生多毛笔用法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体会不同用法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通过讨论发现不同用笔可以带来不同效果。
通过再次体验,让学生清晰认识不同的用笔方法,牢固掌握用笔方法。
结合具体作品,能让学生多各种用笔在绘画中的具体表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下一步自主完成作业打下基础。渗透中国绘画的基础知识。
通过作品让学生发现不同的墨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并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体会墨分五色。
通过教师示范一幅完整的作品,让学生对如何用笔用墨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体会,为学生自主作业做铺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课堂上完成一幅作业,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的掌握情况。
评价环节是本节课出彩的地方,通过说一说评一评的方式,全面展示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创作,完成本课的教学难点,实现堂堂清。
完成本课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完成一幅趣味水墨荷花图,要体现出中锋侧锋用笔和墨色的浓淡变化
板书设计

妙笔生花

用笔:中锋 侧锋
用墨: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请
课后作业
了解中国绘画历史,欣赏优秀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尝试临摹一幅简单的齐白石作品。
教学反思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深入体会——教师示范——完成作业——评价展示——拓展延伸”几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活动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整堂课教学流程比较流畅,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完成看作业这一环节,学生能够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充分理解并能完成一幅作品,我认为达到了预期效果,拓展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对我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但是在对学生基础水平的把握上还有欠缺,导致个别学生没有能够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克服,认真备教材、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