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石潭记》常考知识盘点及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10《小石潭记》常考知识盘点及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4 10:1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石潭记
常考知识点



1.资料链接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2.文章中心概括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作品中写鱼,既写了鱼的悠然自得,也表现了作者的喜悦心情;写溪水和溪岸,通过“斗折蛇行”、“犬牙差互”的比喻,“明灭可见”的描写,以及动静相融的笔法,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溪身和溪流的特点。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古今异义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古义为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今义指允许,许可

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小生:古义为年轻人,后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③乃记之而去。
去:古义为离开,今义为往。


(2)一词多义
①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久居 (可以,能够)
②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跟随)
③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④乐:心乐之 (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快乐)
(4)词类活用
①形容词作动词
心乐之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凄神寒骨
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②名词作状语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斗折蛇行
斗:像北斗星一样。
(5)重要句子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铭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太阳光直照水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石头上。
④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互相逗乐。
⑤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文看不见。
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⑦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译文:因为小石潭的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够长时间停留。
(7)问题探究
①简要分析选文第二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答:第二段写景采用了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
②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意在表现作者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③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的结论。
答:①位置偏僻②竹树藤多,少有人来游玩③作者对环境的感受。
④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谪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典型题精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4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2.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3.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3)《小石潭记》      
(4)《观第五泄记》      
4.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悄怆幽邃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模拟测试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似 与 游 者 相 乐     
(2)今天下三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心乐之      
(3)潭中鱼可百许头      
3.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山不加增
B.以其境过清 以塞忠谏之路也
C.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真无马邪
D.乃记之而去 宋之地方千里
4.翻译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两段多次出现“乐”,联系文段分析比较,柳宗元的“乐”与欧阳修的“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注释】①渴(hé):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庥(xiū):竹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民桥其上      
(2)逾石而往,有石泓      
(3)北堕小谭      
(4)卷石底以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
其侧皆诡石怪木 安陵君其许寡人
然卒入于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典型题精选
一、1.(1)同“彻”,穿过,透 (2)像犬牙(像狗的牙齿) (3)快走 (4)景象(景观)【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澈,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观,动词活用为名词,景象。
2.(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候关键词要落实,“凌神寒骨”“悄怆幽邃”是课本注解的重点,“凄”“寒”都是使动用法,“悄怆幽邃”应两字一译,译为“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3.(1)清 (2)伟(奇)【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内容的理解。【甲】文一、二段都体现了水“清”的特点,可提取“水尤清冽”中的“清”作答。【乙】文可提取“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中的“奇”作答。
4.表达了作者被贬滴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情感主旨的理解。“凌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小石潭记》中直接表达思想情感的句子,可知,它表达的情感是孤独凄凉的。第二篇根据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可知,表达的情感是对美景奇景的赞美。
【乙】译文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有的坐在岩石上,有的斜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二、1.(1)大约 (2)忧伤的样子
2.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斗”和“蛇”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一样”“向蛇一样”。
3.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借景抒情,是指借景物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选文中作者眼前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为其内心“悄怆”。【解析】此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解答本题,要联系作者被贬柳州的背景,结合文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等语句,答出作者被贬时的抑郁忧伤之情。

模拟测试
一、1.(1)似/与游者相乐 (2)今/天下三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可以根据意思来断句,(1)好像和游者互相逗乐。“好像”,副词,停顿,意味着“似”后停顿。(2)当今天下分为三国。当今,时间副词,“近”
2.(1)向西、往西 (2)认为……快乐(对……感到快乐) (3)大约
3.A 【解析】A.均为转折副词,但是。B.介词,因为;连词,接词,以至于。C.代词,它的;语气词,难道。D.代词,它;助词,的。
4.(1)(那小溪)像北斗那样曲折,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或时隐时现)。
(2)喝醉了能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落实关键词,(1)“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2)“……者,……也”,判断句,翻译时要翻译出来。
5.相同:都借山水之乐来排遣遭贬后心中的郁抑。不同:甲文是看到小石潭后的惊喜,是个人短暂的快乐,(以“乐”写忧,其情感主调是凄苦的);乙文作者表达的是与民同乐(在他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和乐,他也以此为乐)。【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内容情感的理解。【甲】写“乐”是看到小石潭后的惊喜,但快乐转瞬即逝,可以看到“凌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的个人情感是孤独、凄凉。【乙】描写与民同游山水,同喜同乐。

二、1.(1)搭桥,架桥(2)越过,经过(3)落入(4)弯曲,翻卷
2.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与理解。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既然这样。B.代词,它的;语气助词,表期许;C.介词,到;D.介词,从;连词,如果。
3.(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可,大约;许,左右、上下。(2)其巅,树梢;韵,悦耳的声音。
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潭水清冽,水声悦耳。【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内容的理解。甲文写水,“有泉幽幽然”写出了泉水的幽深;“清深多倏鱼”写泉水的清澈;“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等语句写泉水的鸣声响亮而多变。乙文写水,“如鸣佩环”写水声悦耳;“水尤清冽”直接介绍潭水的清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