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1识别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材料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合金常见的金属材料一、金属的性质
1.金属与非金属的物理性质比较2.常见的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2)合金:是指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_____(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上是合金,____就是一种最常见、应用较广的合金。金属钢5与氧气反应与盐反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酸反应金属的防腐与除锈金属活动顺序置换反应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4.金属的化学性质(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铜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镁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铝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5.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氢元素),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2)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活动性越强。ZnCu6.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的锈蚀与周围环境里___、____等物质的作用有关,也与金属内部的_____有关。
(2)金属防锈蚀的常用方法:涂油漆、抹油、置于干燥的环境中(内放干燥剂)。 结构水空气10有机物的用途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合成材料有机物概念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定义:一类含___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除外),大多含C、H、O、N等元素。
2.几种简单的有机物(写化学方程式)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碳3.一些有机物的特性与用途4.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纯净物物质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有机化合物碱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的冶炼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物质的转化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2.可溶性碱可由相应的氧化物和水反应得到,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化合态游离态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碱式碳酸铜绿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小液滴生成直接排到空气中,应收集起来或点燃还原反应还原性还原剂有气泡产生,且鸡蛋壳不断地上下浮沉2.物质转化的规律(11条线)
①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②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如:Ca→CaO→Ca(OH)2→CaCO3 如:C→CO2→H2CO3→Na2CO3
③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④酸+碱→盐+水
如:2Na+Cl2 ==点燃=2NaCl 如:HCl+NaOH===NaCl+H2O
⑤盐+盐→新盐+新盐
如:NaCl+AgNO3===AgCl↓+NaNO3
⑥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⑦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SO2+2NaOH===Na2SO3+H2O
⑧酸+盐→新酸+新盐 ⑨碱+盐→新碱+新盐
2HCl+CaCO3===H2O+CO2↑+CaCl2 2NaOH+CuCl2===Cu(OH)2↓+2NaCl
⑩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金属+酸→盐+氢气
Fe+CuSO4===Cu+FeSO4 Fe+2HCl===FeCl2+H2↑
[注意] (1)盐跟金属的反应,要求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______,由于盐跟金属的反应一般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不符合要求。
(2)盐与盐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除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外,其反应物必须________。可溶气体、水或沉淀都可溶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1.材料发展的历程:石器→陶器→________→铁器→合成材料→新型材料。
2.新型材料: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青铜器1、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不正确的是 ( ? )
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生锈,所以古代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至今
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能磨损铝的表面
因为铁易生锈,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
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2、为了验证镁、铜两种金属活动性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应该选择( )
A. 稀硫酸 B. 硫酸镁溶液 C. 氯化钠溶液 ?????D. 植物油
第二章经典例题1、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不正确的是 ( ?D )
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生锈,所以古代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至今
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能磨损铝的表面
因为铁易生锈,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
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2、为了验证镁、铜两种金属活动性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应该选择( A )
A. 稀硫酸 B. 硫酸镁溶液 C. 氯化钠溶液 ?????D. 植物油
第二章经典例题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B. 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 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4、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B. X、Y、Z依次可能是Mg、Zn、FeC.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Z、Y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Z>X>Y
第二章经典例题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B. 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 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4、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B. X、Y、Z依次可能是Mg、Zn、FeC.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Z、Y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Z>X>Y
第二章经典例题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B. 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 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4、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B. X、Y、Z依次可能是Mg、Zn、FeC.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Z、Y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Z>X>Y
第二章经典例题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
A. 金刚石、生石灰、熟石灰、胆矾 ?????B. 水银、干冰、冰水混合物、纯盐酸C. 苛性钠、水、双氧水、洁净的空气 ??D. 臭氧、氯酸钾、浓硫酸、波尔多液6、( )第二章经典例题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B )
A. 金刚石、生石灰、熟石灰、胆矾 ?????B. 水银、干冰、冰水混合物、纯盐酸C. 苛性钠、水、双氧水、洁净的空气 ??D. 臭氧、氯酸钾、浓硫酸、波尔多液6、( D )第二章经典例题7、右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8、第二章经典例题7、右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B )8、第二章经典例题9、图示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若方法1中的X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换,则X是 (填化学式)
(2)写出方法2的化学方程式 。
(3)铜片A铜片B,铜片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mA,mB,mC,其中方法1和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mA,mB,m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 第二章经典例题9、图示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若方法1中的X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换,则X是 H2 (填化学式)
(2)写出方法2的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 。
(3)铜片A铜片B,铜片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mA,mB,mC,其中方法1和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mA,mB,m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mA=mB>m 。 第二章经典例题10、小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 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措施是 。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_ _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 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 (填写化学性质)。第二章经典例题10、小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 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措施是__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Fe+2HCl=FeCl2+H2↑ _。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_ 4.64 _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 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_还原性_(填写化学性质)。第二章经典例题本节作业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