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第七章第三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课件(17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第七章第三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课件(17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7-24 11:24:56

文档简介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和方法,明确学习正面双手垫球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同时,使学生在学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团结协作的精神。真正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第七章第三节。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也是接发球和防守中常用的技术。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这一内容,所以对此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根据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和运动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高中阶段继续学习,把教材重点放在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对培养排球运动的兴趣上,并通过排球技术的学习,发展学生跑、跳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力量、灵敏性,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本节课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单元教学的第二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着重垫球技术中的击球点和击球手臂的正确姿势。教师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本课通过问题的设计及教师的引导,诱导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探究、合作练习,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动作质量,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年级为高一年级,男女生同班上课。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他们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较强,表现欲、好奇心强,而且对体育活动热情较高。绝大多数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该班同学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对新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上节课的排球教学,我发现该班同学在学生过程中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也善于交流、思考,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各有差异,对排球垫球的掌握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在练习中学生手臂击球部位的准确性和击球技术正确姿势的把握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移动垫球,直接影响了学生技术的发挥。所以本课结合了视频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更直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采用启发、模仿、创新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学重点:垫球时击球点、击球部位的掌握
教学难点:插、夹、蹬、提、送连贯完成,协调用力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5%以上学生基本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要领,并能掌握垫球时全身协调发力,提高击球的质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逐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六、教法、学法
教法:讲解通过启发教学、设置疑问、视频、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分组练习、观摩评价、竞赛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点。
学法: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模仿学练习,分组练习,探讨尝试,体会垫球动作,在互帮互学中进行学习。
七、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热身导入
1、课堂常规
2、准备活动
3、专项练习
1)徒手模仿
学生随教师做原地徒手模仿完整的垫球动作,加强动作要领。
2)移动步伐(并步、跨步)+模仿击球
热身阶段采用移动步伐作为预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多样的移动步伐,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
(二) 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
1、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及正确的动作形象和概念,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建立正确动作表象。
3、练习方法
1) 一抛一垫练习,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加强学生沟通能力。
2)一抛一垫(+摸地)练习,学生体会降低重心,插入球下。
3)一抛一垫(+跑动摸网)练习,提高移动速度,使学生体会重心的转换。
4、展示阶段通过学生相互观察、相互评价,巩固技术。
5、分组讨论,探索移动垫球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尝试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6、素质练习,加强学生的力量素质和协作意识。
7、接力比赛,活跃课堂气氛,在比赛中加强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恢复身心
放松阶段充分拉伸上肢与下肢韧带,放松身心。
八、场地器材, 预计课的效果
播放器一台、20个排球, 两个排球场。
预计学生平均心率100——135次/分,运动密度60%左右。
85%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50%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教学内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5%以上学生基本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要领,并能掌握垫球时全身协调发力,提高击球的质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逐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重、
难点
?重点:垫球时击球点、击球部位的掌握
?难点:插、夹、蹬、提、送连贯完成,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及要求
时间








一、课堂常规
二、热身活动
1、慢跑
穿插滑步
2、徒手操
三、专项练习
1、徒手模仿
2、移动步伐(并步、跨步)+模仿击球
1、宣布本课内容任务、教学目标
2、强调安全意识
1、教师带领学生热身跑
2、提示要领
3、边示范边喊口令
1、提示要领
2、口令指挥
3、及时提示要领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了解本课内容和目标
1、学生按要求跟随教师进行热身跑
2、随教师指挥做好热身操
1、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学生模仿教师动作做练习
3、及时纠错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组织:
1、成一路纵队绕场行进
2、四列体操队形
要求:
1、队伍整齐,精神面貌好
2、积极参与,主动学练
3、快速反应,移动迅速
4、做到“夹、蹬、提、送”
2


6


2




互动,自





价?
一、复习垫球技术
1、观看视频
2、一抛一垫练习
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垫球(3米左右)
3、一抛一垫(+摸地)练习
4、一抛一垫(+跑动摸网)练习
5、探索移动垫球的方法(四人一组)
二、素质练习
俯卧撑+拨球+推球
三、团队接力比赛
1、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观看视频
2、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要领
3、示范和讲解各种练习方法
4、教师检查学生学习动作情况,纠正错误动作
5、组织学生展示与评价
6、提示要求,让分组讨论
1、教师和学生示范
2、提出要求
3、组织学生练习
1、讲解比赛方法,组织小组进行接力比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1、了解问题
2、分组观看视频
3、回答问题
4、观察教师示范,了解各种练习方法
5、进行练习,及时纠错
6、展示、交流、评价
1、了解练习方法
2、参与练习
1、各组进行接力比赛
2、相互鼓励、加油
组织:
1、分组观看
2、四列体操队形
要求:1、学生重点体会“蹬、送”以及全身的协调用力
2、注意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击球要有一定的高度
3、击球力量不要过大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前后两人一组
组织:四路纵队
要求:1注意安全
2、遵守规则
3


5


3


4


7


5


5






一、放松——深呼吸二、小结讲评。
三、收拾器材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和要求,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2、对本次课点评与激励
3、宣布下课
1、跟老师一起放松
2、进行自评与互评
3、主动归还器材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放松充分,认真听讲评
6


预计心率
预计学生平均心率100——135次/分
运动密度60%左右
本课小结
课件17张PPT。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学科:体育与健康 年级:高一 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摘要 一、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材内容
五、教学目标
六、教法学法
七、教学过程
八 、场地器材, 预计课的效果一、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和方法,明确学习正面双手垫球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同时,使学生在学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团结协作的精神。真正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第七章第三节。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也是接发球和防守中常用的技术。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这一内容,所以对此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根据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和运动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高中阶段继续学习,把教材重点放在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对培养排球运动的兴趣上,并通过排球技术的学习,发展学生跑、跳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力量、灵敏性,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单元教学的第二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着重垫球技术中的击球点和击球手臂的正确姿势。教师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本课通过问题的设计及教师的引导,诱导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探究、合作练习,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动作质量,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年级为高一年级,男女生同班上课。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他们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较强,表现欲、好奇心强,而且对体育活动热情较高。绝大多数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三、学情分析 该班同学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对新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上节课的排球教学,我发现该班同学在学生过程中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也善于交流、思考,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各有差异,对排球垫球的掌握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在练习中学生手臂击球部位的准确性和击球技术正确姿势的把握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移动垫球,直接影响了学生技术的发挥。所以本课结合了视频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更直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采用启发、模仿、创新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学重点:垫球时击球点、击球部位的掌握
教学难点:插、夹、蹬、提、送连贯完成,协调 用力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5%以上学生基本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要领,并能掌握垫球时全身协调发力,提高击球的质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逐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六、教法、学法 教法:讲解通过启发教学、设置疑问、视频、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分组练习、观摩评价、竞赛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点。
学法: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模仿学练习,分组练习,体会垫球动作,在互帮互学中进行学习。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热身导入
1、课堂常规
2、准备活动
3、专项练习
1)徒手模仿
学生随教师做原地徒手模仿完整的垫球动作,加强动作要领。
2)移动步伐(并步、跨步)+模仿击球
热身阶段采用移动步伐作为预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多样的移动步伐,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二) 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 3、练习方法 1) 一抛一垫练习,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加强学生沟通能力。 2)一抛一垫(+摸地)练习,学生体会降低重心,插入球下。 3)一抛一垫(+跑动摸网)练习,提高移动速度,使学生体会重心的转换。 (二) 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 4、展示阶段通过学生相互观察、相互评价,巩固技术。 5、分组讨论,探索移动垫球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练习一 练习二 6、素质练习,加强学生的力量素质和协作意识。 7、接力比赛,活跃课堂气氛,在比赛中加强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恢复身心 放松阶段充分拉伸上肢与下肢韧带,放松身心。八、场地器材, 预计课的效果 电脑四台、20个排球, 两个排球场。
预计学生平均心率100--110次/分,运动密度35-40%。
85%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50%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谢 谢 指 导!《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评测练习
本课采用“模仿—对比-练习—展示—评价—巩固加强—探讨尝试”的学练流程,由易到难,逐层深入。首先注重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加强学生的移动垫球,发展协调、灵敏素质。最后在团队合作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身体移动与全身的协调用力,增强教学效果。这些方法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1、徒手模仿
学生随教师做原地徒手模仿完整的垫球动作,加强动作要领。
2、移动步伐(并步、跨步)+模仿击球
热身阶段采用移动步伐作为预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多样的移动步伐,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
3、一抛一垫练习,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加强学生沟通能力。
4、一抛一垫(+摸地)练习,学生体会降低重心,插入球下。
5、一抛一垫(+跑动摸网)练习,提高移动速度,使学生体会重心的转换。
6、展示阶段通过学生相互观察、相互评价,巩固技术。
7、分组讨论,探索移动垫球的方法,尝试练习,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6、素质练习,加强学生的力量素质和协作意识。
7、接力比赛,活跃课堂气氛,在比赛中加强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