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3.1 温度 熔化和凝固(课件+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0】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 3.1 温度 熔化和凝固(课件+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24 13:29:29

文档简介

3.1 温度 熔化和凝固
一.选择题
1.(2019?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
C.海波的熔点是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3.(2018?上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
A.25℃ B.33℃ C.37℃ D.42℃
4.(2017?百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5.(2018?湘西州)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A.方法a B.方法b C.方法c D.c三种方法都对
6.(2017?柳州)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8.(2017?兰州)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9.(2018?铁岭)下列四幅图片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

A.土地干涸 B.制作雪糕 C.水被烧开 D.干冰变小
10.(2018?镇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雾的形成 B.河道结冰 C.冰冻衣服晾干 D.露珠的形成
11.(2018?赤峰)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 玻璃 沥青 B.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12.(2019?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
C.海波的熔点是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13.(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14.(2015?长春)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冰 C.松香 D.石蜡
15.(2019?苏州)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16.(2018?永州)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修建“草砂路“,使道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种非晶体物质一沥青,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
A. B.
C. D.
17.(2019?泰安)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河道冰雪消融 B.夏天,山间云雾蒸腾
C.秋天,花草凝结露珠 D.冬天,草木挂满白霜
二.填空题
18.(2019?连云港)质量相同的0℃冰比0℃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19.(2018?河池)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2018?广西)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1.(2018?西宁)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__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放出”)。
三.实验探究题
22.(2017?广州)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
1
2
3
14
89
79
69
16
90
80
71
18
91
81
72
20
91
82
74
(1)如图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球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________%。
(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
________
(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________。
23.(2019?桂林)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________(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岀了熔化图象,如图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________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选填“乙”或者“丙”)。
24.(2019?辽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__。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________。
(3)第22min时B试管中的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12min到第l6min,蜂蜡的内能________(填“增加”或“不变”)。
25.(2019?云南)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________。实验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经历了________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________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_______晶体可以继续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2019?奉贤区二模)上海地区夏天的最高温度一般不会高于(  )
A.0℃ B.20℃ C.37℃ D.42℃
2.(2019?虹口区二模)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
A.0℃ B.10℃ C.40℃ D.100℃
3.(2019?青岛模拟)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0℃
C.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100℃
D.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通常用水
4.(2018?根河市模拟)图中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叙述都正确的是(  )
A.11℃、﹣16℃ B.9℃、﹣16℃ C.9℃、﹣4℃ D.11℃、﹣4℃
5.(2019?仙游县一模)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38℃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38℃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38℃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38℃
6.(2019?临沂一模)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下列现象与合金液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薄雾飘渺 B.露珠晶莹
C.霜打绿叶 D.滴水成冰
7.(2019?新宁县模拟)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以上都可以
8.(2019?都江堰市模拟)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液态 D.乙物质在2﹣4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9.(2019?华蓥市模拟)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塑料 B.玻璃 C.海波 D.松香
10.(2019?包河区一模)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B.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一直增大
C.甲物质在第5分钟和第7分钟的内能大小相等
D.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都不断增大
11.(2019?吉林二模)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A.冰雪消融 B.白雾茫茫 C.霜打枝头 D.滴水成冰
12.(2019?宁德模拟)北方冬天某地气温降到﹣20℃,此地湖面冰的表面的温度是________,与水接触的冰的下面温度为________。
13.(2019?绵阳模拟)一支未标刻度的温度计,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4cm,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4cm,若将它放入40℃的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是________cm;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先将甲投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5℃,将甲取出,接着把乙放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5℃,则甲的比热容________乙的比热容(选填“<”、“>”或“=”)。
14.(2019?甘州区二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是不能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9
﹣117
﹣95
80.5
沸点/℃
357
78
111
218
15.(2019?柳南区模拟)在温度为0℃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层碎冰块。此时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0℃,如果把一块冰扔到杯中,过一会,这块冰的体积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减小。
16.(2019?临沂模拟)写出正确的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顺序________。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d.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
e.取出温度计。
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17.(2019?皇姑区二模)小明探究冰水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物质
融化时间(min)

5

3
(1)如图甲,他将碎冰装入试管,并未用酒精灯加热,而是直接放在空气中受热,是因为这样可以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而且冰温度升高速度比”水浴法” ________(“快”或“慢”)便于观察实验的现象和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根据图象乙发现第0﹣5min内比第15﹣20min内温度升高得快,这是因为在0﹣5min这段过程中物质的________较小;
(3)另一组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60g的冰和萘,用________的酒精加热(“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图丙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相同”或“不同”)的。
3.1 温度 熔化和凝固
一.选择题
1.(2019?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
C.海波的熔点是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答案】C
【解析】(1)由图象可知,海波从第5分钟开始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50℃,约到第8min时熔化完成,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8min﹣5min=3min,故AB错误,C正确;(2)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选C。
【点评】此题通过考查海波的熔化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特点的掌握,并能够从熔化图象中总结出相关信息,考查了学生对熔化图象的综合分析。
2.(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C
【解析】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分析图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210℃,甲没有熔点,故B错误;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选C。
【点评】该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识图的关键是找出图象中的水平线段,凡有水平线段的,说明该物质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对应的是熔点。
3.(2018?上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
A.25℃ B.33℃ C.37℃ D.42℃
【答案】C
【解析】由物理常识可知,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人的正常体温,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4.(2017?百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答案】B
【解析】0℃的冰与0℃的水状态不同,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6℃表示温度比0℃低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线6摄氏度。故B正确;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错误;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故D错误。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温度的物理意义、单位读法、常见温度值及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5.(2018?湘西州)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A.方法a B.方法b C.方法c D.c三种方法都对
【答案】B
【解析】由图知:a俯视读数会偏大,c仰视读数会偏小,b读数时,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正确。选B。
【点评】与温度计有关的习题的考查都是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如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读数、正确使用等,容易解答。
6.(2017?柳州)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此选项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此选项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此选项正确。选D。
【点评】在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7.(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答案】C
【解析】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38℃;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8.(2017?兰州)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答案】C
【解析】体温计1℃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0.1℃,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故A错误;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B错误;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正确;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不能进行连续测量,故D错误。选。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体温计的分度值、读数,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最好和实验室温度计对比记忆。
9.(2018?铁岭)下列四幅图片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

A.土地干涸 B.制作雪糕 C.水被烧开 D.干冰变小
【答案】B
【解析】土地干涸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制作雪糕,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正确;水被烧开;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C错误;干冰变小,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错误。选B。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0.(2018?镇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雾的形成 B.河道结冰 C.冰冻衣服晾干 D.露珠的形成
【答案】B
【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体发生液化现象,故A不合题意;B.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故B符合题意;C.冰冻衣服变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故C不合题意;D.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故D不合题意。选B。
【点评】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并掌握物体变化识别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2018?赤峰)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 玻璃 沥青 B.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答案】【解析】
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不符合题意;
蜡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铝是晶体,有熔点,故B不符合题意;
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C符合题意;
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和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D不符合题意。
选C。
【点评】本题考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关键是要知道非晶体没有熔点。
12.(2019?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
C.海波的熔点是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答案】C
【解析】(1)由图象可知,海波从第5分钟开始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50℃,约到第8min时熔化完成,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8min﹣5min=3min,故AB错误,C正确;(2)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选C。
【点评】此题通过考查海波的熔化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特点的掌握,并能够从熔化图象中总结出相关信息,考查了学生对熔化图象的综合分析。
13.(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C
【解析】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分析图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210℃,甲没有熔点,故B错误;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选C。
【点评】该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识图的关键是找出图象中的水平线段,凡有水平线段的,说明该物质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对应的是熔点。
14.(2015?长春)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冰 C.松香 D.石蜡
【答案】B
【解析】沥青、松香、石蜡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都属于非晶体;冰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
15.(2019?苏州)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答案】B
【解析】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晶体在熔化前后以及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该物质的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不是冰,故D错误。选B。
【点评】观察晶体与非晶体图象要学会看关键点,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16.(2018?永州)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修建“草砂路“,使道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种非晶体物质一沥青,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沥青是非晶体材料。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C是晶体;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和下降,故B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D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D正确。选。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常见题目。
17.(2019?泰安)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河道冰雪消融 B.夏天,山间云雾蒸腾
C.秋天,花草凝结露珠 D.冬天,草木挂满白霜
【答案】A
【解析】春天,冰雪消融,固态冰变成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放热,故C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二.填空题
18.(2019?连云港)质量相同的0℃冰比0℃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答案】熔化;保持不变。
【解析】0℃的冰变成0℃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所以0℃的冰效果会更好。
【点评】此题结合冰、水实例考查学生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理解与应用,要会结合物态变化特点分析解答,体现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19.(2018?河池)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非晶体;增大。
【解析】由图知,该物质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所以该物质为非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非晶体有关的信息。
20.(2018?广西)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不变;晶体。
【解析】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海波是晶体。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
21.(2018?西宁)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__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放出”)。
【答案】熔化;吸收。
【解析】固态的冰块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所以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三.实验探究题
22.(2017?广州)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
1
2
3
14
89
79
69
16
90
80
71
18
91
81
72
20
91
82
74
(1)如图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球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________%。
(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
________
(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________。
【答案】(1)14;80;(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3)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液态水蒸发很慢,湿衣服很难晾干。
【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10℃以上第4条刻度处,温度为14℃;由表格中信息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且示数差为2℃时,空气湿度为80%;(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示数由14℃升高到20℃,相对湿度由69%升高到74%,说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3)由资料可知,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液态水蒸发很慢,湿衣服很难晾干。
【点评】本题结合干湿温度计考查分析数据的能力和相对湿度对生活的影响。
23.(2019?桂林)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________(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岀了熔化图象,如图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________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选填“乙”或者“丙”)。
【答案】(1)碎冰块;(2)不变、固液共存、晶体;(3)丙。
【解析】(1)体积较大的冰块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很好的与冰块接触,而碎冰块能很好的包裹住温度计玻璃泡;故选择碎冰块。(2)从丙图象来看,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熔点(48℃)不变,熔化过程物体处于共存状态;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有无固定的熔点;从图中来看,该冰跟海波熔化时都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冰跟海波都是晶体。
(3)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海波的熔点是48℃;故海波的熔化图象是丙。
【点评】该题考查了晶体熔化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过程与晶体熔化图象。
24.(2019?辽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__。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________。
(3)第22min时B试管中的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12min到第l6min,蜂蜡的内能________(填“增加”或“不变”)。
【答案】故答案是:(1)﹣4;(2)温度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3)不能,不变。
【解析】(1)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看示数在0℃的上方还是下方,然后注意温度计最小分度值,最后进行读数;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刻示数在0℃以下,且最小分度值是1℃,故读数是:﹣4℃。(2)晶体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由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所以在加热时,水温度上升比较慢;(3)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烧杯的水处于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在98℃不变,把试管内的水加热到98℃时候不再放出热量给试管内的水吸收,所以试管内的水无法沸腾;
第12min到第l6min,蜂蜡已经与烧杯中的水达到热平衡状态,无法继续吸热,故蜂蜡的内能不变。
【点评】该题考查了沸腾的知识,与液体沸腾过程必须满足的条件。
25.(2019?云南)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________。实验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经历了________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________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_______晶体可以继续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答案】(1)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采用水浴法;(2)48;5;小于;(3)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吸收。
【解析】(1)如图所示,实验采用了水浴法给试管内物质加热,并且用搅拌器不断搅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晶体受热均匀,但是实验装置试管内的物质没有全部在水面以下,会影响实验效果;(2)晶体在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如图乙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48℃,熔化从第5min开始到第10min结束,总共持续了5min;
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固态时的图象的倾斜程度要大于液体时图象的倾斜程度,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固态时的温度变化大,吸热能力差,所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3)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试管内晶体的熔点,两者存在温度差,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点评】本题考查熔化和凝固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1.(2019?奉贤区二模)上海地区夏天的最高温度一般不会高于(  )
A.0℃ B.20℃ C.37℃ D.42℃
【答案】D
【解析】人体正常体温接近37℃,上海地区夏季虽然高温炎热,最高气温甚至接近体温,但一般不超过42℃。选D。
【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气温、体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2.(2019?虹口区二模)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
A.0℃ B.10℃ C.40℃ D.100℃
【答案】D
【解析】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摄氏度规定的掌握,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3.(2019?青岛模拟)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0℃
C.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100℃
D.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通常用水
【答案】A
【解析】温度计下端有一个玻璃泡,玻璃泡里装的是液体,当接触温度高的物体时,玻璃泡里的液体受热体积膨胀,液体就沿细管上升;当接触温度低的物体时,玻璃泡里的液体遇冷体积缩小,液体就沿细管下降。所以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正确;摄氏温标是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故B错误;摄氏温标是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故C错误;因为水在0~4℃时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此范围的温度不能正确测量,同时温度过低水结冰时,还可能胀破温度计,故D错误。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标的规定,属于识记性内容,相对容易。
4.(2018?根河市模拟)图中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叙述都正确的是(  )
A.11℃、﹣16℃ B.9℃、﹣16℃ C.9℃、﹣4℃ D.11℃、﹣4℃
【答案】C
【解析】由图知:甲温度计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以上,所以温度为9℃;乙温度计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以下,所以温度低于0℃,为﹣4℃,故C正确、ABD错。选C。
【点评】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
5.(2019?仙游县一模)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38℃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38℃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38℃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38℃
【答案】C
【解析】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38℃;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6.(2019?临沂一模)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下列现象与合金液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薄雾飘渺 B.露珠晶莹
C.霜打绿叶 D.滴水成冰
【答案】D
【解析】由“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可知,合金液由液态变成固态,此过程是凝固过程。薄雾飘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符合题意。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的凝固现象,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7.(2019?新宁县模拟)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以上都可以
【答案】B
【解析】黑龙江省漠河的最低气温达到﹣52.3℃,酒精在﹣117℃时才会凝固,因此,是可以使用的;而水银和煤油分别在﹣39℃和﹣30℃已经凝固,因此不能选用水银和煤油温度计,故B正确。选B。
【点评】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内容,从中获取正确而有用的信息,并能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照,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对比。
8.(2019?都江堰市模拟)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液态
D.乙物质在2﹣4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答案】D
【解析】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也就不能确定6﹣10min内甲物质的状态,故ABC错误;乙物质在整个过程都是吸热的,所以2﹣4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D正确。选D。
【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9.(2019?华蓥市模拟)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塑料 B.玻璃 C.海波 D.松香
【答案】C
【解析】(1)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石英、食盐、冰、固态的酒精等。故选项C正确;(2)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沥青、玻璃、松香、橡胶、塑料等。故选项D错误。选。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要熟悉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对这一类的知识点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加积累。
10.(2019?包河区一模)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B.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一直增大
C.甲物质在第5分钟和第7分钟的内能大小相等
D.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都不断增大
【答案】B
【解析】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由图象可知,甲物质是晶体,乙是非晶体,故A错误;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B正确;甲物质从第4分钟开始熔化,第8分钟熔化结束,甲物质在第5分钟和第7分钟的温度相同,但内能大小不相等,第7分钟大于第5分钟的内能,故C错误;物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一直升高,所以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在不断增大,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这段时间内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不变,故D错误。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1.(2019?吉林二模)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A.冰雪消融 B.白雾茫茫 C.霜打枝头 D.滴水成冰
【答案】A
【解析】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滴水成冰是水由液体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不合题意。选A。
【点评】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注意分清,是中考的热点。
12.(2019?宁德模拟)北方冬天某地气温降到﹣20℃,此地湖面冰的表面的温度是________,与水接触的冰的下面温度为________。
【答案】﹣20℃;0℃。
【解析】因为气温是﹣20℃,河面上的冰也是﹣20℃,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冰的下表面是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的认识和了解,也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条件的了解。
13.(2019?绵阳模拟)一支未标刻度的温度计,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4cm,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4cm,若将它放入40℃的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是________cm;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先将甲投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5℃,将甲取出,接着把乙放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5℃,则甲的比热容________乙的比热容(选填“<”、“>”或“=”)。
【答案】12;<。
【解析】(1)当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4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24cm,两者之间的水银柱长度为L=24cm﹣4cm=20cm,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是=0.2cm;当水温为40℃时,相对于0℃,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40℃×0.2cm/℃=8cm,所以水银柱的长度为4cm+8cm=12cm;(2)由题可知,甲、乙两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都是降低5℃,根据Q=cm△t可知,两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达到热平衡时,甲物体升高的温度:△t甲=t水﹣5℃﹣t0,乙物体升高的温度:△t乙=t水﹣5℃﹣5℃﹣t0,可见,△t甲>△t乙,根据c=可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点评】(1)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2)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公式的运用,如何找到甲、乙两物体升高的温度大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4.(2019?甘州区二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是不能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9
﹣117
﹣95
80.5
沸点/℃
357
78
111
218
【答案】热胀冷缩;酒精;酒精。
【解析】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萘的熔点是80.5℃,因此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
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95℃;固态甲苯的温度在﹣95℃以下,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117℃,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
【点评】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温度计的原理及不同物质之间熔点和沸点高低的比较,比较简单。
15.(2019?柳南区模拟)在温度为0℃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层碎冰块。此时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0℃,如果把一块冰扔到杯中,过一会,这块冰的体积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减小。
【答案】(1)等于;(2)不会。
【解析】(1)在温度为0℃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层碎冰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2)如果把一块冰扔到杯中,由于室温是0℃,当冰达到熔点0℃时没法继续吸热,不会熔化,所以冰的质量不会减少。
【点评】该题考查晶体熔化时候的温度特点,与晶体熔化的条件。
16.(2019?临沂模拟)写出正确的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顺序________。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d.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
e.取出温度计。
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答案】badcfe。
【解析】根据给出的操作步骤可知,合理的操作顺序为:b.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d.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adcfe。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能够根据测量的具体要求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17.(2019?皇姑区二模)小明探究冰水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物质
融化时间(min)

5

3
(1)如图甲,他将碎冰装入试管,并未用酒精灯加热,而是直接放在空气中受热,是因为这样可以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而且冰温度升高速度比”水浴法” ________(“快”或“慢”)便于观察实验的现象和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根据图象乙发现第0﹣5min内比第15﹣20min内温度升高得快,这是因为在0﹣5min这段过程中物质的________较小;
(3)另一组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60g的冰和萘,用________的酒精加热(“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图丙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相同”或“不同”)的。
【答案】(1)慢;(2)比热容;(3)相同;不同。
【解析】(1)冰的熔点为0℃,装有碎冰(颗粒较小的冰块)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比水浴法的吸收时间要长,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该物质在第0﹣5min和第15﹣20min吸收热量相同,质量相同,在第0﹣5min升温快,在第15﹣20min升温慢,也就是第0﹣5min温度变化大,比热小,此时物质是固态;第15﹣20min温度变化小,比热大,此时物质是液态;所以该物质固态(冰)比热小于液态(水)比热容;(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60g的冰和萘,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根据表格中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点评】图象题是初中物理实验题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读取图象的能力也是初中物理中最重要的实验技能之一。温度﹣﹣时间图象是热学中最常见的图象,读取时要把握的关键是既要学会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同时还要能把握关键的温度点和时间点,最后要能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课件18张PPT。3.1 温度 熔化和凝固 中考一轮复习3+2 全国版1.温度表示物体的 ;热的物体温度 ,冷的物体温度 。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符号是 规定:把在1标准气压下 的温度为0℃, 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为
℃。人的正常体温是 ℃,我国最低气温是 ℃。2-1-c-n-j-y一、温度低冷热程度高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 冰水混合物 沸水137-52.3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 和 。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液体中,当不能碰到容器的 或容器的 。
(3)读数时,待温度计的示数 再读数,且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
中,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 。一、温度量程分度值全部浸入 底壁稳定 液体相平量程5.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的常见的三种状态。在一定 下,物质在各种状态间的 叫做物态变化。
6.物质从 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过程要 热,凝固过程要 热。
7.固态分为 和 。晶体熔化过程要不断 ,温度 。例如冰、海波、各种 是晶体。晶体熔化时的 叫做的熔点。晶体有固定的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要不断 ,温度不断 ,没有固定的熔化 ,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二、熔化和凝固金属条件变化固态变成液态固吸放液非晶体 吸热不变晶体温度吸热升高温度熔点 熔点8.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 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 并且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是达到 并且 。
9.晶体熔化过程 热,温度 ;凝固过程 热,温度 。非晶体熔化过程 热,温度 ;凝固过程 热,温度 。
10.熔化图像横轴时间的本质表示物质 热,纵轴表示 。晶体低于熔点,吸热温度 ,处于 态;等于熔点,吸热温度 ,可以是 态、 态或
共存状态。高于熔点,吸热温度 ,处于 态。二、熔化和凝固温度相同熔点吸热凝固点放热吸熔点不变放不变吸上升放下降吸温度升高固不变液 固液液固升高考点一:温度例1(2019?湘西州)如图所示为温度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解析】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6.9℃。36.9变式跟进1(2019?兰州)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解析】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36.8℃。36.8变式跟进2(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1)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水银,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2)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甲温度计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A考点二:熔化和凝固例2(2019?绍兴)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解析】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A变式跟进1(2019?襄阳)下列现象或过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  )
A.滴水成冰
B.秋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隆冬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霜
D.冰雪消融
【解析】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正确。 D变式跟进2(2019?阜新)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该物质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图乙是酒精沸腾时的图象,由图象信息可以知道,酒精温度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固液共存大不能【解析】(1)读图甲可知,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故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读图甲可知,0~4min与8~12min的时间相等,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前者升高了8℃,后者升高了4℃,说明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3)由图乙知酒精的沸点位78℃,沸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小于水的沸点,所以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1. (2019?怀化)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96由图知,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0”在“9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96℃。2. (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正常人体的温度在35℃-42℃之间,所以乙是体温计。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热胀冷缩乙可以3. (2019?长春)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B水结冰的过程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4. (2019?鄂州)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C由图象可知,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固体的熔点是0℃,此过程中物质正在熔化,是晶体,故C正确。5. (2019?鄂州)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C由图象可知,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固体的熔点是0℃,此过程中物质正在熔化,是晶体,故C正确。感谢欣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