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通过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台阶,本课开始就创造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月饼”,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平均分”,为认识几分之一做好铺垫。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难点:理解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写有分数的卡片。学生:每人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 。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讲述: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屏幕,用比手势来告诉老师。
4个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个?学生比手势
2个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个?学生比手势
1个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个?学生疑惑
师: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生1:半个不好比手势了。
师: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可以表示呢?
预设:生:0.5
给予表扬。揭示课题: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设计理念: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愉快的投入到探究学习之中)
二、自主学习, 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师:我们再一起看看分月饼的过程,把这1个月饼平均分成了 ---份,这样的一份也是一半,这一半就可以用来表示。
师:那这一半呢?
生:也用表示。
师:板书,强调书写顺序,生跟着书空。
2、引导学生认知分数的意义和读写:-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是总份数,叫做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一份,叫做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学生边读边写。
引导学生把分的过程完整的叙述(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月饼的。强调“平均分”)
3、动手操作
(1)用你手中的其中一张纸片,试着折出它的,并用斜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你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相互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其所表示的意义。
(3)汇报成果: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理念: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时,通过折一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为下一步的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
(二)探索新分数
教师:按照所表示的意义,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利用手中剩下的材料,发现一个新的分数。
学生操作。
展示作品。
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
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要给予鼓励。
(三) 小结归纳
同学们真厉害!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发现,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分,其中的任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理念:组织学生活动,通过折、涂、看、说、写等活动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
三、课堂检测,拓展深化(课件显示)
1、填一填,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3、拓展练习(提示:用不同的标准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分数)
(设计理念: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理念: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作业布置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用分数来表示的问题呢?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好吗?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
像这样的数 读作:二分之一
读作: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