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越中览古李白学习目标了解怀古诗及相关知识
熟读并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在疏通句意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感情的手法余秋雨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什么是怀古咏史诗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 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一):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
现实的不尽人意常常使诗人亲临旧地或回想史实时,触景生情, 感念物换星移、物是人非,慨叹昔盛今衰,独抒思古之幽情。
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如 :
刘禹锡《石头城》 (二) 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这类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借古事、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如:
杜牧《泊秦淮》(三)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关照自我,畅诉衷肠。在鉴赏这类诗词时就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才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背景介绍: 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而写下的。
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本诗写的就是这件事。朗诵
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重点词语解释勾践破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锦衣:华丽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就演化为“衣锦还乡”一语。
鹧鸪:鸟名。文意疏通: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回来,战士们回来时都身穿着鲜艳华美的衣服.如花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现在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讨论:
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义士还家尽锦衣镜头一
消灭了敌人,洗雪了国耻,战士们都凯旋归来。
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赏赐,所以不再穿铁甲,而穿锦衣
“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宫女如花满春殿镜头二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
花朵儿一样的美人,
站在宫殿,拥簇着他,
侍候着他。越王将过去卧薪尝胆的往事忘得干干净净。
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的气氛!
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只今惟有鹧鸪飞结句突然一转,写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
“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蕴涵着对勾践的嘲讽和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感慨。讨论(1)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 第四句是什么关系?(2)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3)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所写景物为作者的推测想像之景,极力渲染出当时的热闹繁华, “只今惟有鹧鸪飞”为眼前景,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比较阅读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比较: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都用了对比手法。但《越中》一首,着重在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来抹杀之,从而转出主旨。《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小结:忘记过去,陶醉于胜利,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对比 战士尽锦衣
宫女满春殿
惟有鹧鸪飞昔日繁华——
今日凄凉——表达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感慨。石 头 城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比较阅读《越中览古》与《石头城》比较二者思想感情的不同侧重以及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