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4 《蜀相》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4 《蜀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5 21:1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谜面:凿壁偷光。(猜人名)
谜面:八戒的兄长长得俊(打一历史人物)
谜面:老太太点街灯(打一历史人物)
诸葛亮
蜀相杜甫诵读提示:
1、读准字音,把握诗歌的节奏。
(七律句式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诵读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诵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
2、把握诗的感情基调,读出情感。
一读:初步感知(1)柏(bǎi)森森
(2)空好(hǎo)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读:披文入情
读出故事七嘴八舌 关于诸葛亮大家都了解多少呢? 事迹:
三顾茅庐
隆中献策
辅佐刘备开国

白帝城托孤
辅佐刘禅继位匡济艰危
北伐身故五丈原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的形象: 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事件:
三顾茅庐
隆中献策
辅佐刘备开国

白帝城托孤
辅佐刘禅继位匡济艰危
北伐身故五丈原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的形象:
受到君主的信任与重用
拥有济世雄才并得以施展
感念君恩,忠心报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终究事业未竟
 杜甫虽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同时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知人论世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有治国安帮之才
济世之志
得君主重用
抱负得施展
却终究事业未竟满腹才华,
胸怀壮志,
却才不得用借“古 ” 咏“怀”诸葛亮“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同病相怜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2、对比衬托型 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 再读,读“语不惊人死不休” 赏析诗歌的前两联,哪些字词经过作者的精心雕琢极富表现力?或者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颔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松柏象征坚贞不屈、高洁的品格杜甫在夔州时写了一首《古柏行》的诗,专门描写孔明庙前的一颗老柏树。其中有这么两句:“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际会,犹遇合。意谓由于刘备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树才长得这般高大 )(西周政治家召伯,外出巡视,在一棵棠梨树下休息,有人向他讼诉,召公当即进行判断处理。他这种爱民行为深受人们爱戴,过后,人们看到这棵棠梨树就好像看到召伯,把这棵树看成是召伯的象征,把它保护起来,不舍得砍伐,并纷纷歌咏以示怀念。)《诗经》里《甘棠》篇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bá)”松柏森森象征着人民的爱戴 松柏象征坚贞不屈、高洁的品格松柏森森象征着人民的爱戴 衬托诸葛亮的伟大崇高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柏森森颔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青草自绿,无人光顾只见满院萋萋碧草荒凉黄鹂好音,无人倾听闻数声呖呖黄鹂荒凉尽 皆尽 皆柏森森——衬托诸葛亮的伟大崇高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荒凉
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寻 蜀相 ——丞相
直呼其名——丞相
称呼表达尊敬仰慕之意“寻”字,表明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表现了诗人的急欲瞻仰武侯祠的心情,尊敬仰慕之意不言而喻
叙事抒情:赞颂了诸葛亮,表达了对诸葛亮敬仰之情。
借古咏怀 :抒发了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身世之悲。写——
诗圣加冕的颁奖词,
书写我心目中的杜甫 他,生于唐朝,亲眼目睹了安史之乱,用他如椽的巨笔和现实的态度,留存下一段腥风血雨的记忆,他的诗因此被尊为“诗史”。
他,来自民间,亲自体验了流离之苦,以他沉郁的诗风和忧民的情怀,确立了他在诗坛的巅峰地位,他本人因此被尊为“诗圣”。
他,心系苍生,慨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胸怀天下,高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