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同步精练
1.2 1.3 酸性物质和常见的酸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A. H2CO3 B. NaHCO3 C. SO2 D. Ba(OH)2
2.碳酸钠俗名纯碱,向纯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下列关于纯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纯碱属于碱 B.纯碱属于酸 C.纯碱溶液呈碱性 D.纯碱溶液呈酸性
3.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白醋、澄清石灰水(碱性),只用一种指示剂就能简单区分它们,这种指示剂是(D)
A. 蓝色石蕊试纸 B. 红色石蕊试纸 C. 无色酚酞试液 D. 紫色石蕊试液
4.用酒精浸泡木槿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木槿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
B. 能使木槿花的溶液显绿色的一定是碱
C.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木槿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 木槿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5.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时趋于正常。下列与描述情况最接近的图像是(B)
/ /
6.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 )
溶液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
A. 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7.根据右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HCl分子在运动
C. Y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Y烧杯内没有生成新物质
8.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D )
/
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下列试剂能区分蒸馏水和自来水的是(D)
A. 无色酚酞试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10.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
/
11.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硫酸中氢离子化学性质的是(C)
A.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B.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用稀硫酸除铁锈
12.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A)
A.Zn B.Cu C.K2SO4 D.NaOH
13 草酸是一种酸,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是一些蔬菜(如菠菜)和草本植物(如秋海棠、芭蕉等)中常有的成分,它在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请根据所学酸的性质推测,草酸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或用途是(D)
A. 能用于除铁锈 B. 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C. 能用于除水壶内的水垢 D.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14.衣服沾上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A)
A. 白醋 B. 酱油 C. 酒精 D. 洗洁精
15.将一杯稀盐酸分成质量相等的四份,然后向这四份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经过充分反应,除了未反应的固体外,都形成氯化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加入( A )
A.Zn B.ZnO C.Zn(OH)2 D.ZnCO3
16.向装有50克稀硫酸的小烧杯中,缓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下图是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B)
/ /
17. 在鸡蛋清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由此可知,鸡蛋清的pH在pH试纸标准比色卡的区域可能是(D)
/
18. 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B )
/
在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 10%的稀盐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加入10 g碳酸钙,在右盘的烧杯中加10 g混合物,待烧杯中固体物质完全消失后,天平保持平衡,则该混合物可能是( D )
A.碳酸钠和碳酸钙 B.碳酸氢钠和碳酸镁
C.碳酸氢钾和碳酸钠 D.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20. 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A)
/
A.硫酸钠 B.碳酸钠 C.盐酸 D.氯化钠
填空题
1.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处。
/
(1)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乙(填“甲”或“乙”)。
(2)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HCl气体挥发。
(3)把浓盐酸稀释后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4)打开浓盐酸瓶盖会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2.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氯化氢分子之间的间隔。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H+,/Cl-,/Fe2+。
/
3.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酚酞试液滴入了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的颜色变红了。她觉得很奇怪,又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重新取一洁净的试管和纯净的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1。
实验二:分别测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铁、硝酸钾溶液的pH,实验结果纪录如下:
盐
K2CO3
NaCl
CuSO4
Na2SO4
FeCl3
KNO3
pH
10
7
4
7
3
7
她还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了如下信息:
①酸和碱都有强弱之分,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碳酸、醋酸等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是弱碱。
②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强酸跟弱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弱碱盐,强碱跟弱酸反应生成的盐叫强碱弱酸盐,强酸跟强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强碱盐。
③2KOH+H2CO3===K2CO3+H2O NaOH+HCl===NaCl+H2O
Cu(OH)2+H2SO4===Cu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Fe(OH)3+3HCl===FeCl3+3H2O KOH+HNO3===KNO3+H2O
(1)小明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2)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并不是所有的盐都显中性,有的盐显酸性,有的盐显碱性。
(3)由实验二和查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强酸弱碱生成的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生成的盐显碱性,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等。
4.小强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 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 g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 g,并绘制下图。
/
(1)10 g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g。
(2)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_。
(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b点表示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1)2.65 (2)1.1 (3)HCl、CaCl2
(4)解:设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2NaCl+CaCO3↓
106 100
x 5 g
= x=5.3 g
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0 g。
b点表示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0 g+10 g=30 g。
答:图像横坐标中b点表示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30 g。
/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同步精练
1.2 1.3 酸性物质和常见的酸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H2CO3 B. NaHCO3 C. SO2 D. Ba(OH)2
2.碳酸钠俗名纯碱,向纯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下列关于纯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纯碱属于碱 B.纯碱属于酸 C.纯碱溶液呈碱性 D.纯碱溶液呈酸性
3.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白醋、澄清石灰水(碱性),只用一种指示剂就能简单区分它们,这种指示剂是( )
A. 蓝色石蕊试纸 B. 红色石蕊试纸 C. 无色酚酞试液 D. 紫色石蕊试液
4.用酒精浸泡木槿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木槿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
B. 能使木槿花的溶液显绿色的一定是碱
C.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木槿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 木槿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5.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时趋于正常。下列与描述情况最接近的图像是( )
/ /
6.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溶液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
A. 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7.根据右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HCl分子在运动
C. Y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Y烧杯内没有生成新物质
8.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
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下列试剂能区分蒸馏水和自来水的是( )
A. 无色酚酞试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10.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
11.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硫酸中氢离子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B.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用稀硫酸除铁锈
12.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
A.Zn B.Cu C.K2SO4 D.NaOH
13 草酸是一种酸,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是一些蔬菜(如菠菜)和草本植物(如秋海棠、芭蕉等)中常有的成分,它在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请根据所学酸的性质推测,草酸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或用途是( )
A. 能用于除铁锈 B. 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C. 能用于除水壶内的水垢 D.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14.衣服沾上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 )
A. 白醋 B. 酱油 C. 酒精 D. 洗洁精
15.将一杯稀盐酸分成质量相等的四份,然后向这四份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经过充分反应,除了未反应的固体外,都形成氯化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加入( )
A.Zn B.ZnO C.Zn(OH)2 D.ZnCO3
16.向装有50克稀硫酸的小烧杯中,缓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下图是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 /
17. 在鸡蛋清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由此可知,鸡蛋清的pH在pH试纸标准比色卡的区域可能是( )
/
18. 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
在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 10%的稀盐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加入10 g碳酸钙,在右盘的烧杯中加10 g混合物,待烧杯中固体物质完全消失后,天平保持平衡,则该混合物可能是( )
A.碳酸钠和碳酸钙 B.碳酸氢钠和碳酸镁
C.碳酸氢钾和碳酸钠 D.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20. 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 )
/
A.硫酸钠 B.碳酸钠 C.盐酸 D.氯化钠
填空题
1.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处。
/
(1)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
(2)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把浓盐酸稀释后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打开浓盐酸瓶盖会出现白雾,这是因为 。
2.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 。
/
3.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酚酞试液滴入了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的颜色变红了。她觉得很奇怪,又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重新取一洁净的试管和纯净的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1。
实验二:分别测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铁、硝酸钾溶液的pH,实验结果纪录如下:
盐
K2CO3
NaCl
CuSO4
Na2SO4
FeCl3
K/NO3
pH
10
7
4
7
3
7
她还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了如下信息:
①酸和碱都有强弱之分,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碳酸、醋酸等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是弱碱。
②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强酸跟弱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弱碱盐,强碱跟弱酸反应/生成的盐叫强碱弱酸盐,强酸跟强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强碱盐。
③2KOH+H2CO3===K2CO3+H2O NaOH+HCl===NaCl+H2O
Cu(OH)2+H2SO4===Cu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Fe(OH)3+3HCl===/FeCl3+3H2O KOH+HNO3===KNO3+H2O
(1)小明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 。
(2)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 。
(3)由实验二和查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
4.小强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 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 g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 g,并绘制下图。
/
(1)10 g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g。
(2)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_。
(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b点表示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