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4.1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4.1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5 10: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9页第4~7题,第9题。
教材分析
三位数加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重点,更是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量的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等,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可能出现的几种题型之后,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进行练习的。相信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专项练习、对比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巩固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学会说算理。
2、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知识,并养成验
算的学习习惯。
2、通过“改一改”寻找、分析错误的原因,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走一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体会方案
的合理性。
2、用活习题,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以后学习简便运算积
累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知识,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学习习惯。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以后学习简便运算积累经验。
六、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台
七、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要和老师解决一些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练习题。所以今天我们的课题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练习课)》(课件出示)。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口算
指名说得数。
用自己喜欢的题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想一想:怎样笔算“645+285”这一题。
师:笔算就是要列竖式计算,那么怎么列竖式呢?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竖式已经列好了,要从哪位计算呢?
生:个位。
师出示课件,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计算。
指名说算理,全班说算理。
师:我们算得对不对呢?
生:对。
师:怎样证明是对的?
生:验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算一算: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475+126= 986+114= 697+235=
学生在学习卡上完成,一个小组做一题。
指名到展示台展示。
改一改: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连一连: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
让学生先做;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说出“前位凑9、后位凑10”的规律。
开一开。
提示学生利用“连一连”的知识口算不动笔计算。
走一走。
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先找到小君可能的行走路线,再让学生说一说哪条路最近。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行走路线的合理性。
拓展训练。
学生先做,再指名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归纳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八、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练习课)
前位凑9,后位凑10。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中不足的有以下几方面:
教学中设计内容过多,时间把握不够好,没有完成“走一走”这一环节。
鼓励性语言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指令不清,比如说:最后一排坐着两个学生,我却说请最后面的那位同学说一说,结果两个同学一起站起来了。
我设计了前测题和后测题,前测题已经让学生做了,但是没有利用好。
板书“十位和百位的和是9,个位的和是10。”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