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上化学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九上化学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25 09:1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巩固练习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B.???????????????C.???????????????D.?
2.下列四个图标是绿色食品标志的(?? )
A.????????????B.????????????C.????????????D.?
3.下面是一些常用危险品的标志,盛放乙醇的外包装上应贴的标志是(?? )
A.??????????????????????????????B.??????????????????????????C.??????????????????????????????D.?
4.用酒精灯加热盛有水的纸杯底部,纸杯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
A.?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B.?纸不是可燃物 C.?纸杯没有和氧气接触???????????????????????????????????????????D.?加水后,纸的着火点降低了
5. 吉林“6?3”火灾中,消防官兵使用了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
A.?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B.?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灭火原理是(?? )
A.?降温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B.?移除可燃物??????????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D.?隔绝空气或氧气
7.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橡胶老化?????????????????????????????B.?食物腐烂?????????????????????????????C.?铁生锈?????????????????????????????D.?木材燃烧
8.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铁生锈???????????????????????????????B.?酿酒???????????????????????????????C.?蜡烛燃烧???????????????????????????????D.?食物腐烂
9.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C.?隔绝空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0. 下列试剂瓶应有 标志的是(?? )
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
二、填空题
11.常用灭火材料有水,泡沫灭火器,沙子等,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用沙子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________?.家用煤炉中的蜂窝煤有12孔、14孔,甚至16孔等多个品种,你认为孔道越________?(填多、少)燃烧越充分.理由是________?
12.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请回答: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________?,包括事例(2)________? (填序号) (2)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而过氧化钙 (CaO2)与过氧化钠类似也能与水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B、图书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天然气泄漏,迅速开灯查找泄漏点 D、电器着火,迅速________?.
三、解答题
14.当走过大庆油田时,你发现长久不熄灭的巨大“火炬”,“火炬”产生的黑烟飘向空中。其实那是为处理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燃气而造成的。看到这一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请从能源和环境两个角度谈谈你的观点。
四、实验探究题
15.在今年五校“庆元旦 贺新年”联欢晚会上,戴校长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1)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2)【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提出猜想】
①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②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③________。
(3)【实验验证】

(4)CO2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一种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五、综合题
16.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①②③为火柴头,位置如图所示,其中③表面覆盖细沙。
(1)点燃酒精灯②比①温度先达到着火点后,观察到②比①先燃烧,原因是________。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17.根据问题填空:
(1)通过图1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但这个实验不能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原因是________.
(2)图2中A、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若B、C同样证明此条件,并且时间短现象明显,可以向烧杯C中最好加入固体、液体为________(填序号)
①Na2CO3(粉末)??? HCl(稀)?????? ②NaOH(粉末)???? HCl(稀)
③大理石(块状)? HCl(稀)?????? ④大理石(块状)? H2SO4(稀)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A
3.【答案】 C
4.【答案】 A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 C
9.【答案】 D
10.【答案】C
二、填空题
11.【答案】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或空气;多;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
12.【答案】移除可燃物(或隔绝氧气);①⑥(或②③④);2CaO2+2H2O=2Ca(OH)2+O2↑
13.【答案】A;切断电源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能源角度:①将燃气储备输送,直接供给生产、生活的能源;②对燃气加工处理,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③将燃烧放出的热量应进行综合利用。 环境角度:①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造成空气污染;②燃烧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容易造成温室效应。
四、实验探究题
15.【答案】(1)与氧气隔绝 (2)可能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引燃了棉花 (3)不成立;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向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Na2O2;用手触摸瓶壁,瓶壁温度升高 (4)2Na2O2+2CO2=2Na2CO3+O2
五、综合题
16.【答案】(1)②比①温度先达到着火点 (2)①燃烧,③不燃烧
17.【答案】(1)要有可燃物 ;水分蒸发后,温度达到着火点,棉花也燃烧
(2)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