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有两道大题,考试时长4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 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C. 物质的运动与状态 D. 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 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门捷列夫 B. 达尔文 C. 拉瓦锡 D. 牛顿
3. 化学学习中,我们获得结论的最重要依据是
A. 老师的结论 B. 同学的结论
C. 网上查到的结论 D. 分析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
4. 下列仪器中不可加热的是
A. 试管 B. 烧杯 C. 量筒 D. 蒸发皿
5.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向量筒中倾倒溶液 B.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
6. 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 水 B. 澄清石灰水 C. 食盐水 D. 糖水
7. 实验时若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A. 用嘴吹灭 B. 用书扇灭 C. 用水冲灭 D. 用湿抹布扑灭
8.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
B. 酒精灯的火焰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C. 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必须先熄灭酒精灯
D. 试管装好液体后,立即将火焰固定在试管中液体的中下部加热
9.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变化是
10. 下图中,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和存放酒精灯的方法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11.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状态、颜色发生了变化 B. 有发光、放热现象
C. 有其他物质生成 D. 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12.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 高温夏天轮胎爆炸 B.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D. 水变成水蒸气
13.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酒精燃烧 B. 铁丝生锈 C. 水果腐烂 D. 冰块融化
14. 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 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 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C. 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 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15.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 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B. 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液滴
C. 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
D. 容器内壁的水是晶莹透亮的水滴
16.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块状的固体一般用药匙取
B. 用完试剂后,把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C. 为了避免浪费,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D. 用药匙取用食盐后,再用同一药匙直接取用碳酸钠粉末
17. 正确量取8.5 mL的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
①5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18. 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铜是紫红色固体
B. 金刚石在自然界硬度最大
C. 氮气常温下是气体
D. 铁钉易生锈
19. 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使用胆矾做原料。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 制法 B. 物理性质 C. 化学性质 D. 用途
20. 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B.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
C.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D.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40分。
1. 写出下列常见元素的元素名称或符号
元素名称
镁
铝
硫
氯
元素符号
H
N
O
Na
2. 判断下列事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并将相应选项字母填入后面对应的空格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1. 水变成水蒸气
5. 食物变质
2. 酒精挥发
6. 纸张燃烧
3. 潮湿的衣服被晒干
7.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4. 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8. 石灰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
3. 下列仪器中,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用于给物质加热的是___________;用于固定和夹持仪器的是___________;用于过滤或添加液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_。
①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量筒 ④漏斗
4. 根据实验内容选择最恰当选项完成下列实验记录(填写字母)
(1)用试管将水加热至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2)如图所示,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有:
A.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B. 水沸腾变成蒸气
C.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凝结成无色液滴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石灰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5. 判断下列操作或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实验室中鉴别食盐和蔗糖时可以尝一尝
(2)用量简量取100mL沸水
(3)若取用无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拿
(4)用10mL量筒量取6.25mL蒸馏水
(5)用药匙将粉末药品撒入试管中
6. 请你根据下列三幅图所给的信息,完成表格内的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图①
探究蜡烛火焰不同部位的温度高低
把小木条横放在火焰中
图②
火焰上方罩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图③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白烟可燃,蜡烛复燃
7. 某同学用胆矾配制成硫酸铜溶液,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观察现象,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1)用___________(填仪器序号)取一块胆矾
①药匙 ②纸槽 ③镊子 ④滤纸
_______色的固体
(2)用___________(填仪器序号)将胆矾研磨成粉末状
①烧杯 ②研钵 ③蒸发皿 ④锥形瓶
固体变成________色粉末
(3)取少量胆矾粉末溶于水制得硫酸铜溶液
_______色的溶液
(4)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___________,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
8. 节日庆典,五彩缤纷的气球是少不了的装饰品。过去用来填充气球的气体是氢气,因为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氢气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但由于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大量使用氢气充气球存在爆炸的隐患。因此,现在改用氦气替代氢气填充气球。请你猜想,这一“替代”说明氦气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应该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C
A
B
D
D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D
B
B
D
D
A
D
二、填空题
1.
名称
氢
氮
氧
钠
镁
铝
硫
氯
元素符号
H
N
O
Na
Mg
Al
S
Cl
2.
1.
2.
3.
4.
5.
6.
7.
8.
A
A
A
A
B
B
B
B
3. ③②①④
4.
实验序号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1)
BD
(2)
AC
5. ①(×) ②(×) ③(×) ④(×) ⑤(×)
6.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图①
木条与外焰接触部分变黑
图②
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否有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图③
探究白烟是否可燃
7. 某同学用胆矾配制成的硫酸铜溶液,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观察现象,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1)用 ③ (填仪器序号)
蓝 色
(2)用 ② (填仪器序号)
固体变成 蓝 色粉末
(3)
蓝 色的溶液
(4)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滴加过量氢氧化钠后,溶液变为无色。
8. 密度比空气小,不具有可燃性。